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宁交轩 记者 王瑞)家住鼓楼区,骑电动自行车在建邺区违法,以往只能前往建邺区交警大队窗口或者路口交通岗亭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10 月 26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管部门获悉,为了方便群众,从 10 月份起,违法行为人在收到警方通知短信后,在主城区所有交警大队的岗亭和窗口,都可以处理任意路口路段的电动自行车违法。值得一提的是,少数电动自行车骑行人员为了逃避违法查处,竟然在车牌上做起了 " 手脚 ",还有一些骑行人员违法后心存侥幸,长时间不进行交通违法行为的处理。对此,交警部门提醒,对于拒不接受处理的,不但面临追处,而且一旦发现此类车辆仍在路面骑行,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依法扣留车辆。
△ 市民因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接受处罚
违法处理不便?
南京主城区实现跨区域处理
为了有效压降因违法行为导致的交通事故隐患,南京交警近年来由现场执勤与非现场抓拍相配合,对电动自行车重点违法进行严格查处。10 月 26 日上午,在南京玉桥市场附近路口交通岗亭,不少市民陆陆续续前来处理电动自行车交通违法行为。" 昨天晚上收到的短信,闯红灯了,以前从来没有过,以后一定注意。" 市民刘女士告诉记者,自己都不记得什么时候闯的红灯,收到短信就前来岗亭处理了,确认了违法照片,自己确实违法了,她当场缴纳了罚款,并接受批评教育。
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管部门获悉,近一个月来,南京市电动自行车非现场抓拍违法行为约有 4 万余起,按数量从多到少排列分别是不戴盔、闯红灯、逆行、走快车道、不按规定载人等违法行为。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从 2020 年 7 月起,南京交管部门在前期人脸识别抓拍的基础上,研发并投入使用了 RFID 号牌识别抓拍系统。这套系统主要基于 RFID 技术,即无线射频识别技术,安装该系统的电子警察可通过电子抓拍设备读取识别电动自行车号牌内的电子标签,从而识别车辆的身份信息。
RFID 系统对违法车辆的识别更加精准高效,即便是老式号牌同样逃不过 RFID 抓拍系统的天罗地网。除此之外,交管部门还在城区部分路段试点警用无人机对非机动车违法进行抓拍。警用无人机进行抓拍有效补充了固定电子警察的不足,特别是针对违法突出路段进行动态违法抓拍,从而基本实现城区道路的全覆盖。
值得一提的是,此前电动自行车骑行人违法,只能到违法发生地的交警大队窗口或者路口交通岗亭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较为不便。现代快报记者获悉,为了方便群众,从 10 月份起,违法行为人在收到警方通知短信后,在主城区所有交警大队的岗亭和窗口都可以处理任意路口路段的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换句话说,电动自行车违法行为在主城区已经实现跨区域处理。
违法不处理没事?
交警 " 敲门行动 " 上门追处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长期以来,南京交警利用电动自行车车牌内的 RFID 芯片射频认证技术对违法行为进行抓拍,由于抓拍精度高、追处力度强,部分驾驶人为了逃避处罚,开始对车辆号牌动起了歪脑筋。" 我们在日常查处中,经常发现有骑车人给车牌‘戴口罩’,还有的故意污损或者将车牌折断,认为这样就可以逃避处罚,其实这些都是无效行为。" 南京交警六大队郭鹏警官告诉记者,对于这样的违法当事人,交警部门除了可以通过人脸识别查处外,路面巡逻时,也会依法对车辆骑行人员进行严查,因此千万不要抱侥幸心理。
有的驾驶人或电动自行车主收到警方通知短信后,还抱有一定侥幸心理,认为就算不处理也没事。记者了解到,电动自行车骑车人交通违法行为被抓拍后,经后台审核确认,交管部门将向当事人发送违法处理短信,当事人需根据短信通知内容于三十日内对违法行为进行处理。每个月,交警部门都会对电动自行车违法当事人进行梳理,对于接近逾期的违法当事人,会通过电话再次通知提醒。此外,对多次违法当事人以及拒不前来接受处罚的将开展 " 敲门行动 ",携带电子设备和有效证据进行上门教育和处罚,规劝当事人遵守交通法律法规,告知其多违拒处可能产生的影响。今年 10 月以来,交警六大队已追处近 400 辆违法不处理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
根据《江苏省电动自行车管理条例》第四十三条第二款之规定,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应当将交通技术监控记录的道路交通安全违法行为信息通知电动自行车所有人,并告知其在三十日内接受处理。逾期不接受处理,电动自行车仍然上道路行驶,被发现后拒不接受处理的,公安机关交通管理部门可以扣留车辆。交警提醒,请广大市民和单位关注自用电动自行车登记信息,确认联系人和联系方式,如需更改信息请携带个人身份证和车辆行驶证前往南京车管所非机动车服务窗口办理。如因违法曝光而收到南京交警的通知信息,请尽快按要求前往岗亭或大队核对违法情况并接受处罚,防止因非机动车多次违法不处理而被路面查缉甚至扣留车辆。
(校对 胡涛)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