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0-27
快写人物 | 侯孝贤:边城煮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任谁也想不到,侯孝贤再次出现在热搜上,会是以这样的方式。

光影巨匠,国际上最负盛名的导演之一,无可争议的大师。而今却阿尔兹海默确诊,剧组已经解散,新作品后会无期。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厄,侯孝贤和家人却意外平静。家属的公开声明中写道:" 换个角度看,这段时间反而让我们家人之间朝夕相处,重新建立更亲密的关系,也恳请大家给予侯导与家人们平静生活的空间。"

这是典型的、传统的中国人的思维," 焉知非福 ",就和侯孝贤过去的电影一样:雕刻时光,书写边城旧梦,铸山煮海,拍摄最完美的镜头,最中国,也最世界。

68 岁那年,他站在领奖台上,告诉所有人,自己拍了这么久,整个过程中只有一个念头、四个字:" 心甘情愿。"

旧梦

" 阿哈 " 是广东梅县人,很小时他就被父母带到了台湾。

" 阿哈 " 是诨名,有江湖喝号的混不吝色彩,家里几个孩子,他是最野的一个。

偷钱。一年级时,他偷了妈妈五块钱去买糖,剩下来的藏在房子底下,结果事情败露,挨了顿毒打。

赌钱。过年时,他就泡在城隍庙," 摇三六 " 赌骰子,差不多到中午,自己的压岁钱就一干二净。

斗殴。他和朋友们造了一堆铁管、标枪、武士刀," 阿哈 " 的威名就是那会儿真刀真枪打出来的。

" 阿哈 " 崇尚侠义精神,不捣蛋时,他就跑到租书摊看武侠小说,新武侠的如金庸,旧武侠如济公传,都是学生时代接触的。

电影也是,那时候他 " 谈不上对电影有兴趣 ",但是 " 你不让我进去看,我就偏要进去看 "。他的趣味,多在剑戟片如《宫本武藏》、西部片如《荒野大镖客》、武侠片如《大醉侠》,快意恩仇。

有一天," 阿哈 " 毕业了,他突然发现,没人再敬他这个诨名。在他工作的销售计算机的商店里,人们只会叫他的本名——侯孝贤。

穿西装、打领带,见人就递名片,这个叫侯孝贤的年轻人,每天迎来送往,忙忙碌碌。

一个偶然,他误打误撞,误入电影圈,做了一名场记。

在电影行业,他的任侠性格,还有读过的那些书起了大作用。1975 年,他写了自己第一个剧本《桃花女斗周公》。

" 桃花女 " 是古典题材,宗元杂剧,电影体裁又类似仙侠,这刚好对了侯孝贤的胃口,与他过去的积累互文,奇幻之感在他笔下淋漓尽致。

可那些毕竟都是别人的作品。真正带有侯孝贤印记的电影,出现在上世纪八十年代以后。

打通侯孝贤 " 任督二脉 " 的人,叫沈从文。

边城

1983 年,侯孝贤拍摄《风柜来的人》。

过往,侯孝贤拍电影,多是本能大于理论。在和一群电影人的聚会中,其他人侃侃而谈,聊方法论,聊电影史,聊电影界的最新动态,唯有侯孝贤无所适从。

侯孝贤说:" 我本来会拍的,被他们一讲,不会拍了。"

编剧朱天文出现,给了他一本关于沈从文的书,对,写《边城》的文豪沈从文。

侯孝贤回忆,他读完这本书后感动莫名,书中客观而不夸大的观点让人感觉,阳光底下不再悲伤,再恐怖的事情,都能以人的胸襟和对生命的热爱将它包容。

导演看世界的态度,就是他拍电影的方法。

从《风柜来的人》开始,他开始寻找一种更深沉的悲伤,不带渲染,不带批判,将生老病死放置于阳光之下,如同住在边城的少女和狗,一尘不染地来,一尘不染地走。

1985 年,他拍《童年往事》,他拍乡愁,他拍 " 阿孝啊,不要紧,你长大了就有办法了 "。

1986 年,他拍《恋恋风尘》,他拍青春,他拍 " 哥,阿公说这是缘分不能勉强 "。

1993 年,他拍《戏梦人生》,他拍生活,他拍 " 表演中的木偶就像人们,所以木偶剧也像生活 "。

" 我在‘知道’和‘不知道’之间有一种平衡感,在这部电影之前,我并不知道自己在干什么,拍完这部电影之后,我有时觉得‘太清楚自己在做什么了!’ " 这是沈从文给开的窍。

即使是很多年后,侯孝贤依然会重读沈从文的传记,并把它推荐给儿子。

他一度想把这本书拍成电影,后来他发现太困难了。" 沈从文那个时代离当下已经很远了,不管是当时人们的样子,还是观念。"

侯孝贤还坦言,自己心中一直非常想拍,但是又没有成行的故事,是关于沈从文的夫人,也就是张兆和的。" 那种中国家庭的结构,那东西我非常想拍,但我知道非常难。"

煮海

聊侯孝贤,绕不开《悲情城市》,这部巨作,至今仍是华语电影史上一座难于逾越的高峰。

业界有这样评价:" 就像是一个才华横溢的微型图画家,神奇地绘制了一幅巨型油画。"

风起云涌的历史交叉点,十几个角色,各种语言、方言、口音纵横交织,娓娓道来一部意难平的史诗。

故事讲述了四个兄弟的人生起伏。在日本占领时期,老大是地方帮派,老二是随军医生,老三是翻译,老四是失聪的照相爱好者。

后来剧变降临在这个家族头上。

老大悉心耕耘的势力,在政商勾结的设局中剔除;老二成了时局最早的牺牲品;老三被引诱、抓捕并残害至疯;老四难免受到牵连,不知所终 ……

戏中人历尽磨难,戏外侯孝贤的拍摄,也并非一帆风顺。侯孝贤后来回忆,因为拍摄这个片子,自己在后来患上了长期头痛的毛病。

当时,这部片子的执行,是几个年轻人,脾气不好。侯孝贤忍无可忍,毕竟少年时也是江湖中人,能动起手就不吵吵。

再加上总执行制片跟美术、副导演还有矛盾,剧组连着走了差不多十个人 ……" 那压力很闷,牙痛,头痛,第一次头痛痛到我没办法,打头!"

侯孝贤跟电影较劲的样子,很像那个古代传说中 " 煮海 " 的书生:

潮州儒生张羽与东海龙王之三女琼莲相恋。两人约定,中秋之夜在沙门岛相会。日子到了,老龙王舍不得闺女,放水淹岛。

张羽一筹莫展,结果此时有位仙女出现,教他用大铁锅煮海水,直至将海水熬干。龙王害怕,只能遂了张羽的愿。

2015 年,一本关于侯孝贤光影记忆的书出版,书名也叫 " 煮海时光 "。

侯孝贤曾评价这个故事说," 意涵是象征的,表示这个人个性执拗、非常固执。我觉得这样的固执蛮动人。"

隐娘

不可否认,侯孝贤的电影作品里 " 雄性 " 意识很强,但这不代表他不懂女人。

" 我对雄性的这种象征,这种力气、样子特别有兴趣。" 他曾在采访中多次谈到," 我觉得现在的男人越来越中性,今后女性一定会超过男性,这世界一定会改变的,绝对的。"

《刺客聂隐娘》是一部拍女性的电影。

饰演聂隐娘的舒淇,是侯孝贤的 " 御用 " 大女主。二十多年前,侯孝贤有意拍摄《千禧曼波》,那时他在电视广告上第一次见到舒淇。

" 我感觉她很吸引我,非常自在。" 于是侯孝贤就联系到舒淇试镜。

舒淇是很有个性的女演员,拍摄过程中一直带着 " 你是大导演又怎么样 " 的酷劲儿。侯孝贤回忆:" 整个片子,她好像都在跟我比剑术一样,她就是一定要做到,跟我较劲。"

" 后来戛纳放《千禧曼波》我带她去,她看了就傻了,她没有看过自己在银幕上什么样 …… 放完那天晚上,她回房,她说她对着镜子,一直流泪。那是她觉醒的一刻。"

如果说,《千禧曼波》是二十世纪末的《海上花》,那么《海上花》就是十九世纪的《千禧曼波》。

两部电影的故事不同,手法也相异,但提到的问题是一样的,作为电影发生的那个时代,最年轻、最时髦的那批女性,她们的失意与倦怠,迷失与救赎。

侯孝贤很执着于传递同一种女性形象——独立、自主、个性。他说,自己最欣赏的男性特质是刚强,女性的特质就是性烈。

这里还有一段趣闻。聂隐娘的另一位女主角是周韵,姜文之妻。当时角色还没敲定,阿城便带着侯孝贤去姜文家做客。

姜文本来就是个性很强的电影人,周韵在一旁作陪,气场也不落下风。" 我一看,就知道他们夫妻间的那种状态。她就是那种个性非常独立而且强的,是平等的。"

无心插柳,于是这个角色也定下来了。

余韵

《刺客聂隐娘》上映之后,反响剧烈。

第 52 届金马奖,这部片子拿下了最佳剧情片、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造型设计、最佳音效等等大奖。

第 68 届戛纳电影节,侯孝贤又凭借此片拿下了主竞赛单元最佳导演奖。这也是继王家卫、杨德昌之后,第三位获此殊荣的华语导演。

那一年,他说:" 拍电影是我的工作、我的梦想,也是我一辈子永远做不完的。"

想象不到的是,8 年之后,因为病情折磨,他不得不 " 食言 " 了。

最近几年,侯孝贤一直想做一部反映城市变迁的片子,他说,过去因为稻田灌溉的需要,有很多河道,后来随着时代变迁,河道变成了道路,很多保留下来的路名,其实原先都是河道的名字。

侯孝贤还说,河道还在,但因为被盖了起来,成了下水道,但仍在流动。想想若是河道里面有神,会感到多么的悲哀。

这就是那部未完成的《舒兰河上》。

侯孝贤借电影之口说自己," 一个人,没有同类 ",这句话后来也被人认为是他的电影通关秘诀。

孤独是真实的,但独行却未必准确,从影五十载,侯孝贤作品滋养了太多人。

贾樟柯说:" 在中国人的世界里,只有侯孝贤才能这样准确拍出我们的前世与今生。" 如果没有侯孝贤的解惑,就没有后来的《站台》。

泰国导演阿彼察邦分享,侯孝贤的电影 " 有种特别的力量,能将观众带到一个不同的世界、一个不同的放松状态,在那里我们可以暂时放下自己 "。

韩国的李沧东坦言,自己看完侯孝贤的作品,当即惊呼 " 这个导演怎么可能知道我的秘密 "。自此才开始接触电影。

还有日本的是枝裕和,更直白,他说:" 当然我们两个没有血缘关系,但我始终认为,我就是他其中一位儿子。"

这种影响力不止停留在电影界。当年在拍《风柜来的人》时,侯孝贤还提携了一个叫小李的年轻人,让他为这部电影写一首主题歌。

这个年轻人刚刚开始写歌,用他自己的话来说,正处在 " 狗屁不通 " 的阶段。但他还是应下来了,因为初生牛犊不怕虎。

时过境迁,曾经的小李也变成了老李。他叫李宗盛。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子扬 图源:视觉中国

(校对 胡涛 编辑 张宇)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