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体里藏了不少
爽点开关
▲图源:soogif
没有门槛
但又爽到飞起的
莫过于
1. 掏耳朵
▲图源:见水印
2. 抠肚脐
▲图源:Giphy
3. 挖鼻屎
只要有所 " 收获 "
都会让人瞬间神清气爽
以至于愈发着迷
甚至挖鼻孔时
都能练出一个丝滑小连招
1. 用食指挖取出 " 宝藏 "
2. 轻轻揉搓,精准弹射
一整套动作一气呵成
爽!
▲图源:小红书 " 胡子妹妹 "
可是你知道吗?
挖鼻孔的好处也就只有这一个爽
挖鼻孔一时爽
一直挖会泪千行
01
鼻屎咋来的?
为啥不能挖!
如果不考虑社交形象,大概没有人能拒绝 " 挖鼻屎 " 带来的舒爽,甚至会有人试图品尝 " 小零食 " 的滋味。
至于 " 小零食 " 的味道嘛,尝过的都说是咸的(我不知道啊,是朋友告诉我的)。
据说早在幼儿园里就有近半数的孩子都有吃鼻屎的经历。
小学更是抠鼻子的 " 高发期 ",以至于有着课桌下" 葡萄干 "的可怕传说。
从小挖到大,你现在告诉我不能挖?
别急,想要知道为啥会泪千行,我们就要先了解一下我们的鼻子。
鼻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鼻孔,是我们呼吸的起始部位。为了保证肺部呼吸畅通无阻,鼻腔就像一个空气净化器,对吸入的气体进行清洁过滤。
其中,我们的鼻毛主要负责过滤空气中较大的颗粒物。鼻腔黏膜分泌出的黏液,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鼻涕,则负责黏附较小的尘埃和微生物。
▲图源:太帅图库
而鼻屎,作为鼻腔黏液和空气颗粒物的混合,充满了皮屑、尘螨、细菌或其他病原体。
当吸入了不干净的空气时,鼻屎的颜色也会呈现深色。
不过,挖鼻子真正的可怕之处不只是有损形象,而是——
抠鼻子的过程中如果损伤了鼻黏膜、让病原体进入体内,才是更危险的事!
02
长期抠鼻子
一小伙感染 " 丹毒 "
近日,北京一位 33 岁小伙称因长期抠鼻子,致面部肿胀,就诊查出感染丹毒的视频引起热议。
▲图源:新浪微博
这让我立即从悠闲的抠鼻子变为紧张的抠鼻子,咋会这样呢?
据媒体报道,小伙一开始只是鼻子肿胀、淋巴结肿大,到社区医院检查后,被误诊为扁桃体发炎。次日,他的整个面部肿到眼睛睁不开,疼痛感明显,便赶紧到医院就诊,结果诊断为丹毒感染。
▲图源:中国网看点(微博视频号)
那丹毒是啥呢?和抠鼻子有啥关系?
丹毒虽以 " 毒 " 命名,却不是病毒感染引起的,也和中毒、毒气没啥关系。
因为它会使皮肤突然 " 鲜红成片,色如涂丹 ",故古人将其命名为 " 丹毒 "。
它由细菌引起的一种常见的急性非化脓性炎症性皮肤病,可影响皮肤表层、皮下组织内淋巴管及其周围软组织。
大多数是由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入侵皮肤粘膜的破损处所致,易发于小腿和面部。
起病较急,还会有寒战、高热、头痛、恶心等全身症状,继而局部出现边界清楚的水肿性鲜红斑,迅速向四周扩大,表面可出现水疱,有灼热疼痛感。
▲图源:腾讯医典
如果出现以上症状,一定要及时去医院皮肤科就诊。
因为严重的患者由于细菌扩散及毒素的作用,也可能发展为肾炎、心肌炎等。
诱发因素包括不良的生活习惯,饮食、作息不规律,长期酗酒,抵抗力低下等。
其中,足癣(也就是 " 脚气 ")、下肢湿疹、鼻炎、中耳炎是引起丹毒的主要诱因。
而发生在面部的丹毒,一般是由于经常的抠鼻子或者挖耳朵形成的鼻部或耳部炎症导致。
要知道,两侧口角及鼻根部三点连接所形成的三角形区域被称为" 面部危险三角区 "。
这个区域的血管丰富,不仅与口腔、鼻、咽喉、眼等部位相连接,最重要的是此处有不少血管通向颅内。
▲图源:丁香医生
因此,一旦鼻子三角区域发生感染,很容易将细菌、毒素等物质传播到颅内,引起颅内感染的情况,发生脑膜炎等,严重者可危及生命。
所以宝子们,不仅鼻子内部不能抠,
整个 " 危险三角区 " 的部分都需要注意!
长在这里的痘痘也不能轻易挤,日常保持面部清洁,当局部发生毛囊炎等炎症感染时,可以适当清洗面部,局部涂抹抗菌软膏,千万不要挤压!避免颅内感染的发生。
▲图源:网络
03
鼻子难受
不抠咋办?
喜欢抠鼻子,除了本身很舒爽和成就感外,鼻子难受也是元凶。
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
保持居住环境空气清洁,空气干燥时注意加湿;
不吸烟或避免接触二手烟环境;
避免宠物毛发引发的敏感;
雾霾外出佩戴合格的口罩等。
鼻腔干燥瘙痒时可以多喝水,或用水蒸气熏蒸鼻腔。
当你无法控制自己蠢蠢欲动的手指,你需要这样做——
首先,再忍忍,因为你的鼻屎鼻腔里的分泌物并不需要天天清理,因为鼻毛本身有一定自洁能力。
对于那些已经风干变得坚硬的鼻屎,你可以选择用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等它软化后,再用棉签进行清理,既优雅又安全卫生(注意别捅太深!)。
但是 …
如果你还是觉得用手抠鼻子最爽
(不自己上手没有灵魂)
那一定要先把手洗干净
挖鼻屎前的仪式感不能少
或者在指尖盖上干净的纸巾
最后
下手记得轻点儿啊
来源 / 深圳卫健委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