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包宏龙 记者 李娜)率先在全省建立市级综合执法数字化指挥平台,构建智慧执法的 " 超强大脑 ";在长江南通段首个洗舱站创新实现智能执法监督;竖起全省唯一的水上 " 红绿灯 ",让 " 卡脖航段 " 变 " 快速通道 "…… 日前,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执法改革 " 媒体行 " 活动走进南通,沉浸式体验南通交通综合执法改革的新做法新成效。
据介绍,在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的指导下,南通市交通综合执法支队积极探索交通运输智慧执法新路径,经过几年努力,目前已基本完成从 " 领导驾驶舱 " 到 " 超级指挥舱 " 的跃迁。今年 8 月 21 日,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数字化指挥平台正式上线。
站在指挥中心大厅,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指挥中心主任王鑫华介绍,这一平台不仅囊括了现行道路、水路、交通工程质量监督等 26 个业务平台数据以及交通系统的公路、航道相关数据,还在全省率先实现与公安交管管理数据共享共用等,与交通运输部船舶报港数据、网约车订单数据等融通。
" 应用这个系统后,进入南通境内的货车超载、非法网约车、黑车等非法违规运营,后台监测到后,会立即给司机发去预警信息。" 王鑫华表示,目前,一个立体化智慧化的交通综合执法指挥中心建设成功,初步实现 " 指令一门受理、任务一体派发、问题分类处置、执法协调联动、结果督办问效、最后办结归档 "6 环顺畅智慧执法的 " 最佳应用 ",并形成了省、市、县三级指挥调度体系,基本实现交通智慧执法 " 最优调度 "。
危化品船舶不洗舱无法运输不同品类货物。在被誉为万里长江 " 绿岛试点项目 " 的长江南通段首个水上洗舱站,运管三年来,已服务船舶 308 艘次,接收污水 13325 吨,对保护长江生态起到了重要作用。
南通市交通运输综合行政执法支队支队长季祥介绍,为提升港口企业安全水平,作为江苏省交通综合执法局创新危化品码头智能执法监督的一大举措,这里建设了危险货物码头智能视频监控系统,还研发投用了智能安全机器人,不仅将明火、可燃气体泄漏等扼杀在萌芽阶段,对人的行为安全规范也可以自动判别,大大提升了港口企业安全水平。
竖起全省首个水上红绿灯,加装红外超高报警、水位标尺、黑光摄像 …… 南通江河海汇聚,水运发达,随着一系列的航道及船闸工程启动,应用高科技设施设备进行施工水域交通管制及执法,有效保障了地方企业和船民的通行效率,维护了水上交通运输安全畅通、秩序稳定。
" 下一步,我们将在省局的指导之下,不断健全交通综合执法体制机制,深化交通综合执法新模式建设,为省交通综合执法改革贡献南通力量。" 季祥表示。
(苏交执法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