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张垚仟)10 月 27 日晚,作家邓安庆携新书《留灯》和作家李黎在南京先锋书店展开对谈,与读者分享了关于新书的具体内容和创作心得。
△ 邓安庆(左)与李黎(右)对谈
时隔六年,邓安庆的小说《留灯》问世。他将无时无刻储备的力量倾注在《留灯》的每一个人物中,用丰富的细节塑造出人物,拼接出一个完整的世界," 小说一点点地成形,人物在悠长的叙事中慢慢呈现出人生的轨迹,尝到人生的滋味 "。在新作中,邓安庆突破了一贯的写作风格,同时在题材上做出了新的尝试,将视野从乡土转移到了都市,更加聚焦于每个人物的成长和情感表达。
《留灯》收录了《幽慢》《留灯》《清水》《跟随》四篇作品,每篇故事单独成立,但连起来看,又像是描绘了一个人从小学、初中、高中到初入职场的成长经历,在时间和空间上推进进度和产生变化。
当李黎谈及书中逼近现实的情节时,邓安庆坦言其中不乏他的真实经历。《幽慢》里对母亲依恋又抗拒的心思敏感的小男孩,《留灯》里重男轻女家庭中被冷落被嫌恶的二女儿,《清水》中因为反抗学校制度而辍学的天才,均有真实的原型。
隐秘情感和细腻心理的书写需要作者拥有对现实生活的深刻洞察和成熟的写作水平,邓安庆 " 深入到这个人物的内心里面,以一种感同身受的方式,写人的各种微妙的情绪,既没有仓促,也没有泛滥,对细微事物的把握非常准确 "。
《留灯》不仅深入人的精神世界,还深刻描写了经济状况对人的刻画,代际关系中的温馨与隔阂,以及城乡差异之下,异乡漂泊之人的复杂情感。李黎认为," 这本书在某种意义上也算是一代人的成长历程和成长记录,很有代表性 "。主题的广泛性和情节的真实性反映了社会现实,使得这部作品对社会变迁和社会结构有更加深入的洞察,对身处其中的人有更深刻的理解和认识。
"《留灯》中的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窘迫,但每个人都努力地生活下去,‘我心里面还有一口气,我要好好活下去。’我虽然知道这很难,但我必须把气聚在心中,我不能把气撒了,不能麻木,这也是我对自己的期待。" 邓安庆自我剖析,他的文字就像《留灯》中的主人公一样,在自己的生活环境中像植物一样慢慢生长。规整的篇幅,极长的跨度,都在昭示着一个作家的气息在变长。一个作家的气息在变长,也就把自己写活了。
(出版社供图 校对 周露)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