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讯 人体心脏左心房处有个类似 " 小耳朵 " 的部分,被称为左心耳,别看它 " 个头 " 小,却是引起房颤患者缺血性卒中的重要源头。说起脑梗,很多人都会想到是大脑里的血管被堵了,但是有种脑梗非常特殊,它的 " 幕后真凶 " 一般人都想不到。
" 咱妈这次住院因为脑梗,医生却说是心脏有问题!我越想越不对劲,医生不会搞错吧!" 在医院走廊,一位小伙子打电话时这样说道。记者了解到,打电话的小伙子是刘女士的儿子,前不久,60 多岁的刘女士,在家突然左侧肢体无力,言语不清,来到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后行颅脑 CT 示大面积脑梗死,因就诊时间晚,失去了溶栓和介入取栓的机会,导致左侧肢体瘫痪。
医生结合既往持续性心房颤动病史,检查后发现刘女士虽然 " 病 " 在脑," 病根 " 却在心。心内二科副主任主治医师张檑向记者介绍道,刘女士的脑梗,是由房颤引起的,这种脑梗比普通的脑梗病情更加严重。常见的脑梗死多发于脑血管动脉粥样硬化病变的基础上,而刘女士的脑梗却是由于房颤引起的。房颤发生后,心房跳动不规则,血液在心房形成涡,流动减慢,血液中的凝血系统激活,在心房内壁(尤其是左心耳的位置)容易形成附壁血栓。这些血栓一旦脱落,可随血液送到全身各个部位,运送至脑血管,就会发生脑梗死,运送至下肢血管,就会发生下肢缺血性坏死,而房颤又有随时发作的风险,更加危险。
刘女士目前出现大面积脑栓塞并出现梗塞后脑出血转化病灶,另外评分为高栓塞风险。如果不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再次脑栓塞的可能性较大,如果长期服用,还担心脑出血的风险。为从根源上防止由血栓脱落引起脑卒中的发生,建议行左心耳封堵术,它能有效预防左心耳血栓的脱落,并且能免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和高昂的经济负担,同时还能省去抗凝药物需要经常性监测的麻烦。
刘女士及家属对抗凝药物的长期服用非常担心,一心想寻求杜绝抗凝药物的治疗方法。听了心内二科副主任张檑的建议后,家属都同意为刘女士行 " 左心耳封堵术 "。
经过充分的术前评估及准备,心内科团队在导管室等医护人员的通力协作下,共同为刘女士实施微创介入手术。在局部麻醉下,经右侧股静脉穿刺,穿刺房间隔至左房,送入长导丝至左上肺静脉,送入猪尾巴导管,调整鞘管和猪尾巴导管至左心耳 , 选择合适角度行左心耳造影。测量左心耳的开口直径及深度,选择合适封堵器。选择合适封堵器后,将左心耳封堵器送入左心耳内打开,行左心耳左房造影,未见渗漏,在 X 线透视下行手动牵拉试验,确认封堵器稳定后,释放封堵器。左心耳封堵器释放位置良好、固定盘及封堵盘稳定、无残余分流、对周围组织无影响,手术完美结束。
术后复查胸片及心电图未见异常,患者及家属对手术非常满意。张檑说到," 每个人的左心耳大小不同、因人而异,所以封堵器的大小也不一样,要准确测量出左心耳的大小,选择合适的封堵器才是手术的关键。"
左心耳封堵术是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继心脏射频消融术后的又一介入新技术,打破了内科疾病只能用纯药物治疗的传统方式,实现了从根源上防止由心房内壁血栓脱落引起的脑卒中发生,并且能免去长期服用抗凝药物带来的出血风险。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 " 左心耳封堵术 " 的成功开展,有效预防了中风及其他血栓性事件的发生,提高了房颤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了经济负担,为广大房颤患者提供了最佳治疗选择。
目前,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心内二科常规开展冠脉造影、冠脉球囊扩张、冠脉支架植入术,各种心律失常的射频消融手术,缓慢性心律失常的起搏治疗,心衰的起搏治疗,部分先天性心脏病如房缺、室缺、卵圆孔未闭等疾病的介入治疗,24 小时守护百姓 " 心 " 健康。
咨询服务电话电话:0538-5636233
宁阳县第一人民医院科普时间
左心耳封堵术
通过封堵左心耳来预防房颤时在左心耳内血栓的形成,从而降低房颤患者由血栓栓塞引发长期残疾或死亡的风险。同时,微创治疗方案可消除患者对长期口服抗凝治疗的依赖性,为患者提供治疗新选择。
经皮左心耳封堵术禁忌症
1. 左心房前后径>65mm。经 TEE 发现心内血栓 / 疑似血栓,严重二尖瓣进展性病变(例如二尖瓣膜面积<1.5cm²)或不明原因的心包积液>5mm 或急慢性心包炎患者;
2. 预计生存期<1 年的患者;
3. 需华法林抗凝治疗的除房颤外其他疾病者,合并尚未纠正的已知或未知高凝状态的疾病,如心肌淀粉样变;
4. 孕妇或计划近期受孕者、心脏肿瘤患者、30d 内新发脑卒中或 TIA 者、14d 内发生的大出血者;
5. 需要接受择期心外科手术或心脏机械瓣置入术后者。
【泰安日报社 · 最泰安全媒体 记者 : 王磊 通讯员 : 李峰】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