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人义举,彰显大爱。10 月 31 日上午,在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通灌院区,来自灌南县农商银行的职工马嘉岚进入造血干细胞采集室,经过近 3 个小时的采集,成功捐献了 203 毫升造血干细胞。他的善举,将使一名远在千里之外的白血病患者的生命得以延续。" 比中彩票还小的概率让我跟他配型成功,我感到是莫大的荣幸。" 至此,马嘉岚成为灌南县第 2 例、连云港市第 51 例、全国第 16296 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
△马嘉岚
当天上午 8 点多钟,在造血干细胞采集室,马嘉岚躺在床上,医护人员用血细胞分离仪抽血后,分离出造血干细胞,再回输到体内。一开始,马嘉岚还有一点紧张,但在身旁爱人潘元元的鼓励下,他慢慢放松了下来。
今年 35 岁的马嘉岚是灌南县农商银行一名职工,银行的工作非常繁忙,在工作之余马嘉岚喜欢运动。" 他为人正直,性格朴实,很有爱心。" 这是周围同事对他的评价。2015 年 4 月,马嘉岚在无偿献血的过程中留下血样,加入了中华骨髓库,成为一名光荣的造血干细胞捐献志愿者。
今年 8 月 7 日,正在上班的马嘉岚接到灌南县红十字会的电话,称他的造血干细胞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初步匹配成功,询问其是否愿意进行捐献并体检。
" 茫茫人海,血与血‘结缘’的概率,比买彩票中奖的概率还小,当时头脑中想象那名患者躺在病床上焦急等待的模样,心里感到一种莫名的责任感。" 接到电话后,马嘉岚毫不犹豫地同意了。
△成功采集完的马嘉岚
可是当他把消息告诉家人后,家人们有顾虑,担心捐献造血干细胞会伤害身体,也怕捐献过程会很痛苦。经过灌南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详细解释后,家人打消了顾虑,一致支持马嘉岚去捐献。
" 在那么小的概率情况下能够和陌生人配型成功,我老公和我们全家人都觉得这是一个很难得的缘分,莫大的荣幸。能够这样去拯救一条生命,我们是非常支持他的。" 马嘉岚的妻子潘元元说。
随后,马嘉岚历经初筛和再动员,高分辨、体检等程序,一切都很合格。10 月 26 日,马嘉岚住进了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血液内科,接受每天一次的动员剂注射。动员针注射给他带来了较为强烈的不适感,但依旧阻挡不了马嘉岚捐献的坚定决心,妻子的陪伴和鼓励给了马嘉岚温暖和信心。
△妻子的陪伴和鼓励助马嘉岚成功捐献
在注射了 6 天动员剂之后,10 月 31 日上午 8 时左右,马嘉岚终于等到了采集这一刻。医护人员为他成功进行穿刺引流、分离细胞,整个过程持续近 3 个小时。看到 203 毫升带着生命温度的造血干细胞悬液被送往专业检测机构,马嘉岚放心地松了一口气。
" 捐献造血干细胞能够救人一命,这是值得做的事情,以后如果再有这样机会,我还会义无反顾再捐献。" 马嘉岚坚定地说。
通讯员 殷开军 孙荪 魏善昭 现代快报 + 记者 王晓宇
(通讯员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