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11-02
小田并大田,低质变高产!兰州市十一个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完成近七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11 月 1 日,记者从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了解到,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我市通过 " 小田并大田、一企一基地 " 方式,有效解决了项目区耕地细碎化问题,降低了建设成本,促进了农业现代化耕种和规模化经营。截至 10 月 27 日,我市 11 个在建项目 7.91 万亩建设任务,完成 5.46 万亩,建设进度达 69% 以上,年底前完成全部建设任务。

今年,我市把高标准农田建设纳入全市重大项目工程管理,通过落实常态化巡查指导,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强力推进项目建设进度,形成了由农业农村部门牵头负责,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水利等相关部门密切配合的工作局面。通过新增建设和改造提升,集中力量建设旱涝保收、稳产高产、节水高效、集中连片、生态友好的高标准农田,明显提高了耕地质量、资源利用效率、抗灾能力和产出能力。在建设项目设计、项目施工等关键环节,我市组织相关专家和技术人员,深入项目建设现场,对项目 " 过筛子 ",把问题消除在萌芽状态,确保了项目的按期高质量完成。

在高标准农田建设中,永登县、榆中县、皋兰县创新发展思路,采取 " 先流转后建设、只到册不到户 " 办法,按照 " 稳定所有权,灵活使用权 " 的原则,通过 " 小田并大田 " 方式对项目区内土地进行流转,解决了项目区耕地细碎化问题。永登县通过推行 " 一企一基地 ",引进甘肃高地农业科技有限公司发展马铃薯种薯种植,使万余亩耕地从以前种植小麦和豌豆,亩均四五百元的旱塬收入,变成了年节水 35.5 万立方米、亩产 6000 斤的马铃薯种薯基地。同时,土地流转费由每亩 50 元提高到 300 元,当地务工农户 300 余人,人均工资达 1.2 万元,实现了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多赢局面。

据了解,永登县还积极探索实施高标准农田 "epc+o" 建设模式,在财政投入的基础上,将国有企业作为建设主体,统一流转土地、管护经营,首次成功申请高标准农田专项债券 1.2 亿元,申请政策性银行贷款 3500 万元,将亩均建设标准提高到 2900 元,高于当年全省建设标准近一倍,实现了单一投资向多元融资转变、低质农田向高产农田的转变。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张万宏

一审丨金露

二审丨值班主任 刘宇玮

三审丨值班总编 张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