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06
快快评丨天津助学金事件,学校通报“自说自话”没有说服力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一在读学生公开举报助学金被 " 挤占 ",引发舆论关注。举报称,班内困难生助学金评定时,他作为 " 孤儿 " 未获得,而评上的学生中有的平日有高消费行为。11 月 6 日,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发布有关情况通报:" 不存在国家助学金名额遭‘挤占’情况 ",举报的学生,大一、大二两个学年均获得二等国家助学金,大三学年综合评定拟获二等国家助学金。" 通报称,经调查,所涉及另两位同学的家庭和个人情况均符合困难生资助条件," 未发现材料作假的情况 ",未发现 " 渎职及滥用职权 " 问题。有关视频中指称的生活品为上述学生勤工俭学收入所购买或亲属所赠,其高消费行为经核查不属实。

学校回应并不能消除公众质疑,也难以让人信服。当事人也表示,对此次学校自查的调查结果并不认可,应该由第三方来进行调查。

此事之所以引发社会关注,是国家助学金分配,不仅关乎社会和教育公平,更关乎家庭困难学子能否顺利完成学业。国家助学金制度是对困难家庭学子兜底性和保障性资助。作为学生,举报者敢站出来提出质疑,这份胆量和正义感,应该得到尊重和呵护。对于调查结果敢于发声质疑更加难能可贵。

举报人称,自己被 " 针对 " 而搬离宿舍,还受到欺辱。他还提到,参加评选的同学中有人为非建档立卡等特殊家庭,所提供家庭困难证明材料为村委会开具。有人在日常存在购买多双 800 元以上名牌鞋、高配置版 iPad,每年都换高配置苹果手机等高价电子产品,有经常聚餐、旅游等高消费行为。这些情况是否属实,查起来不难。然而,学校仅以 " 未发现 "" 不属实 " 作为回应,缺乏有力的事实支撑。

更的关键是,学校作为助学金的评定主体,某种程度上属于被举报对象,由学校自己调查自己,并做出公开通报 " 自说自话 ",本身就很荒唐。退一步说,学校调查情况属实,但程序上的明显瑕疵,已经让调查沦为应付舆论的工具。因此,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应当回避,由主管部门纪委介入,邀请举报人和学生代表参与,针对具体的举报事项一一回应,用事实说话,这样的调查结果才能消除举报人的疑虑,让公众信服。

现代快报评论员 曹玉兵

(校对 周露)

相关标签

苹果手机 天津 举报 大学 纪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