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06
南京博物院,90岁生日快乐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钟山脚下,一座宏伟的建筑矗立,这里便是南京博物院。

11 月 6 日, 南京博物院迎来她的九十岁 " 生日 "。海内外博物馆界的大咖齐聚,为南博祝贺。

" 世界一流 "" 不输欧美 "、一座 " 规模宏大之现代博物院 "…… 南博的诞生承载着中国人的博物馆梦想,建院即不凡。

如今的南博,馆藏文物 43 万件,是公众心目中的网红打卡地。据统计,今年初到现在接待观众 415 万多人次。观众期待的南博南院也在积极推进中。

一座 " 规模宏大之现代博物院 "

踏进南博,仿佛一步步走在了时间简史上,历史在这里折叠。

20 世纪初,救国图存是中国最响亮的呐喊,学界渴望建立一座 " 规模宏大之现代博物院 " 开启民智。

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第一任理事长蔡元培

1933 年,堪称 " 学界泰斗、人世楷模 " 的蔡元培正式提出建设国立中央博物院。同年 4 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南京博物院前身)在南京成立。

《江苏文库 · 书目编》收录的《江苏地方文献志》记录了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概况。" 最初筹备处办公地位于南京北极阁。" 先后聘请时任国立中央研究所历史语言研究所所长傅斯年、考古组主任李济担任筹备主任,他们全情投入,拟定计划、筹集款项、兴建馆舍、征购藏品、接洽合作,以 " 不输欧美 " 的眼界追逐梦想,实践中国人的博物馆梦想。

徐敬直设计的国立中央博物院示意图

自然馆、人文馆、工艺馆三馆定名及聘定筹备专员公文

当时,国立中央博物院的规划中,拟综合中国近代地磁学、地质学、气候学、生物学、民俗学、考古学、历史学、语言学等学科成果,以 " 促进科学及文化之进步 " 为目标,建设自然馆、人文馆、工艺馆三馆。

宗旨为:提倡科学研究,辅助公众教育,以适当之陈列展览,图智识之增进。

1937 年,正在兴建的国立中央博物院馆舍

国立中央博物院的诞生是中国博物馆发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它代表着科学的思想比较完整地进入了博物馆。

当时以蔡元培先生为代表的一代学人,他们瞄准了 " 世界一流 ":一流的馆舍、一流的科研、一流的藏品 …… 南京博物院副院长王奇志说:" 一直到现在,我们还在为争创国际一流博物馆而努力。"

这些顶流学者,都曾是南博员工

蔡元培、傅斯年、李济、夏鼐、吴金鼎、尹焕章、曾昭燏、李霖灿、马长寿、梁思成、刘敦桢 …… 这些熠熠发光的名字,都曾出现在南京博物院工作人员名单中。

1943 年 11 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人员名录

王奇志介绍,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设立开始,就集中了当时全国最优秀的一批学者,考古学方面有李济、夏鼐、吴金鼎等,民俗学方面有李霖灿、马长寿等,古代建筑研究学方面有梁思成、刘敦桢等,他们都是当时各个学科的顶流。

四川彭山汉代崖墓考古主要发掘人员合影(左起 : 吴金鼎、王介忱、高去寻、冯汉骥、曾昭燏、李济、夏鼐、陈明达)

1943 年 11 月,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工作人员名单显示,人类学家、中国现代考古学家、中国考古学之父李济是当时筹备处主任,总理处务。学历为:清华大学毕业,美国哈佛大学人类学博士。郭宝钧为主任干事,学历为国立北平师范大学毕业;曾昭燏为专门设计委员,国立中央大学文学士、英国伦敦大学考古学硕士 ……

他们每一个都是学科中的佼佼者。李济曾经与梁启超、王国维、陈寅恪、赵元任四位大师是同事,还主持过殷墟甲骨的考古发掘。

国立中央博物院筹备处内迁线路图

在 " 七七事变 " 发生之前,李济就预感到了战争临近的威胁。他未雨绸缪,很早就开始安排布置文物的装箱工作,为文物迁移做准备。

如今,在南京博物院的文物库房里还可以看到七十多年前文物西迁时的木箱。岁月沧桑,木箱上的封条已破碎、风化,但封条上的字迹和印章却依然清晰可见。

两场大展和观众同 " 庆 "

1948 年 5 月,中央博物院首次举办的大型综合性历史文物展览。彼时,新落成的中央博物院陈列厅与故宫博物院共办 " 国立北平故宫博物院、中央博物院筹备处联合展览会 "。

国立南京博物院成立典礼

1950 年 3 月,国立中央博物院正式更名为国立南京博物院,明确了 " 东南地区物质文化史博物馆 " 的定位,辅导全国特别是东南五省历史类博物馆建设。

中国历史文物陈列展

1958 年,南京博物院举办 " 中国历史文物陈列 ",展出文物 5600 余件,这是南京博物院第一个大型通史陈列,内容以历史发展为线索,反映了古代文化的发展演进过程。

1999 年,南京博物院艺术陈列馆落成并对外开放,设立了珍宝、玉器、明清瓷器、书画、青铜、陶艺、漆艺、织绣等 11 个专题陈列馆。

现今,南博一院六馆," 大手笔 " 展览越来越多,越来越受观众的喜爱。

数据显示,到南博参观的观众,80% 以上是外地来的;年轻人占大多数,其中 20 岁— 39 岁之间的观众占 50% 以上。

90 岁生日,南博用两场大展和观众同庆。"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 "" 九十年春华秋实——南京博物院的珍藏 " 两大重磅展览,11 月 7 日正式对公众开放。

" 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 " 汇集了来自全国各地的考古出土、传世馆藏顶级玉器艺术品,约 600 余件(组),打造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

玦 小南山文化

" 九十年春华秋实—— 南京博物院的珍藏 " 展全景式再现南博从 1933 年到 2023 年,这 90 年的辉煌历史。展览以南博 90 年院史为线,以 40 余万件文物收藏史为纲,精心选取 90 组 242 件珍贵文物展出。

展厅中,景德镇官窑青花万寿纹瓷尊、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铜胎掐丝珐琅海棠式盆天竹衬菊花盆景、 掐丝珐琅双龙戏珠纹盘 …… 这些清宫旧藏都蕴含着吉祥如意的美好寓意,与南博迎来九十华诞的喜庆气氛相契合。

景德镇官窑青花万寿纹瓷尊

青花寿山福海纹香炉

南院工程正在积极推进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金蝉玉叶、青瓷羊尊 …… 这些网红冰箱贴最近非常火爆,社交平台上好多人 " 求代购 "。

芙蓉石蟠螭耳盖炉

实际上,这些貌美的冰箱贴都是南博文物的复刻。南京博物院有 43 万余件(套)藏品,其中镇院之宝就有 18 件。

南京博物院的文物上至旧石器时代,下迄当代,既有全国性的,又有江苏地域性的;既有宫廷传世品,又有考古发掘品,还有一部分来源于社会征集及捐赠,均为历朝历代的珍品佳作,可以说是一座巨大的中华民族文化艺术宝库。

金蝉玉叶

青铜、玉石、陶瓷、金银器皿、竹木牙角、漆器、丝织刺绣、书画、印玺、碑刻造像 …… 各种文物品类一应俱有,每一品种又自成历史系列,成为数千年中华文明历史发展最为直接的见证。

釉里红岁寒三友纹梅瓶

众多的文物中,来自清宫的南迁文物,最受关注。目前,南京博物院的特展馆内有部分展出。

铜胎掐丝珐琅海棠式盆天竹衬菊花盆景

很多网友关心,南迁文物有没有机会展出?王奇志告诉文脉君,由于场地、展览的主题等原因,目前确实还有很多南迁文物藏在深闺,没有得到充分的展示。下面南博将努力推进南院工程,争取通过南院工程的建设让南迁文物比较系统地走进观众,让观众了解这批藏品。

栉风沐雨九十载

春华秋实满庭芳

南京博物院,生日快乐!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顾炜 钱念秋、部分图片由南京博物院提供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