讲座主题:中山符号与南京城市轴线
孙中山先生是伟大的革命先行者,他在南京度过了一段引领中国历史走向的峥嵘岁月,并且最终长眠于南京这片热土。这段历史不仅是中国近代史的重要篇章,也是南京城市史中最为辉煌的时期之一。
今日南京的城市轴线,西北起自中山码头,沿中山北路至鼓楼,转南沿中山路抵新街口,折东沿中山东路出中山门,止于中山陵,最初是为 1929 年奉安大典所精心设计。
这些中山符号,已经深深融入这座城市的灵魂,也塑造了南京人独特的精神气质。
讲座信息
参与方式
" 中山符号与南京城市轴线 " 讲座学员群入口
南京南视觉美术馆官方微信号
南京南视觉美术馆官方公众号
讲座顾问
经盛鸿
经盛鸿,南大历史系研究生毕业,南师大学社会发展学院历史系教授。
先后任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研究学会副会长、江苏省委智库南京大屠杀与国际和平研究院研究员等。长期从事中国近现代史、中华民国史、日本侵华与南京大屠杀史、中共党史的教学与研究。曾在海内外出版《南京通史(民国卷)》(参著)、《中华民国文化史》(参著)、《中华民国史》(参著)等著作;发表《中华民族凝聚力透视》《论中国近代失去的机遇》《中国地理与中国抗日军事战略》《抗战初期震惊中外的南京日谍案》《1937 年 12 月侵华日军进攻南京的兵力与部署分析》《南京大屠杀期间的日本随军记者与作家》《侵华日军南京慰安所调查与研究》等论文 200 余篇。
电影《金陵十三钗》首席历史顾问、江苏省档案局 " 中国共产党在江苏档案史料开发研究中心 "、" 江苏近代民族工商业史料开发研究中心 " 学术顾问、江苏省广电局电视剧审查委员会专家库专家、南京市政协文史研究员。
讲座主持
卢彦名
卢彦名,南京大学历史学博士、哲学博士后,常州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讲师,从事近现代史与红色文化研究、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犹太大屠杀史与和平学研究。
近年来在《学海》《东南学术》《东北亚论坛》《河北学刊》《湖北社会科学》《理论界》《日本侵华史研究》《群众》等学术刊物发表论文多篇。出版有《灭绝的年代》等译著 6 部和译文 3 篇。
2016 年被评为南京市宣传文化系统第四批 " 五个一批 " 新闻社科理论人才。2016 年 3 月被聘为南京大屠杀史与国际和平研究院副研究员。
特邀嘉宾
曹恺
曹恺,当代艺术与电影的实践者与研究者,工作包括实验电影、录像艺术、纪录片、新媒体艺术等多个面向的创作、策展、研究性写作等。
近年来担任过英国纽卡斯尔华语独立影像资料馆顾问(2019-2023),北美青年国际电影节(西雅图)评委会主席(2021-2022),第三届费纳奇动画周终评委(2021),德国 ZEBRA 斑马诗歌影像节中国单元评委(2022),深圳南头影像检讨会学术主持(2021)。获首届西湖动画双年展学术大奖(2021)。
来源:南京南视觉美术馆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