兰州日报·ZAKER兰州 2023-11-08
提颜值强产业,激活振兴生命力!永登县复兴村走出“和美乡村”致富新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由兰州市委宣传部、兰州市农业农村局主办的 " 和美乡村行 " 大型采访宣传活动走进永登县柳树镇复兴村。来自中央、省市的 20 余家媒体记者走进如诗如画的农家美景,体验温馨惬意的乡村生活。

在永登县柳树镇复兴村,一座座农家小院干净整洁,一个个特色产业串珠连片,一股股文明新风扑面而来,一幅家在园中、人在画中的美丽乡村新图景徐徐展开。近年来,永登县柳树镇复兴村聚焦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目标,加快推进乡村示范村建设,环境美、产业兴、集体强,以绣花功夫绘就 " 和美乡村 " 幸福底色,老百姓的日子越过越红火。

" 扮颜值 " 村居生活美起来

" 老水沟填平了,家家道路硬化了。遛弯有小广场,车辆有序不乱停,家家户户用上了冲水厕所。好日子一年一个样。"76 岁的周福英老人谈起近年来村上新变化喜笑颜开。

乡村美,看 " 颜值 " 更要看 " 气质 "。如今,穿行在复兴村的街道,一面面文化墙、一张张宣传牌,一幅幅五颜六色、图文并茂的 " 道德画 ",将 " 冷冰冰 " 的墙体变成传播文明的窗口、教育群众的阵地、美化家园的 " 活教材 "。

复兴村结合 " 四房一墙 " 行动,拆除土坯旧房 32 户,翻建房屋 8 户;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架设太阳能路灯 100 盏,拆除视野内残垣断壁 6 处,墙体改造提升 28000 平方米,修建完善自来水供水设施 2 处,安装清洁能源 321 户,接通宽带 361 户、实现 4G 信号全覆盖。截至 2023 年,卫生厕所改造 349 户,卫生户厕覆盖 100% 常住户数。

民有所呼,我有所应。按照 " 群众点单、支部派单、党员接单 " 服务模式,全村不断提升服务质量。在村党群服务中心设置代办点,复兴村党支部副书记何永吉告诉记者,今年累计办理各类代办事项 60 余件,累计服务 150 余人次。通过集思广益、群众参与,先后解决了乡村建设如何规划、人居环境如何整治、集体经济如何发展等群众切身有感的急难愁盼问题 30 余件。

强产业 致富增收有保障

如果说乡村美了,是 " 面子 " 上的荣誉,那么百姓富了,就是 " 根子 " 上的实惠。同样地,柳树镇复兴村村民也赶上了 " 好时候 "。复兴村 40 年前还是一片杂草丛生的河滩地。如今,这里 40 多家渔家乐连成一片,楼阁高耸,车水马龙,生意兴隆,成为一景。一个集虹鳟鱼养殖、销售、品尝及休闲于一体的渔产业聚集地异军突起。

荒滩变鱼塘,农民变渔民。渔民当老板,收入年年增。走进复兴村谊源鱼庄,来自天祝县的唐女士对着记者的镜头伸出大拇指。她说:" 永登的虹鳟鱼好吃,烤鱼比涮更好吃。环境也好,来这里吃鱼真是一个不错的选择。"

永登县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的交汇处,有着丰富的冷水资源。走进复兴村的街头巷尾,是一家家的农家乐、渔家乐,水里那跳动的 " 红艳艳 "、" 黄灿灿 ",是游荡着的虹鳟鱼和金鳟鱼。如今,虹鳟鱼产业年产量达到 23 余吨,总产值达 1300 万元的虹鳟鱼产业已经成为农业增效、农户致富的主导产业。

" 金樽、虹鳟对水质、温度、饵料、疾病防治的要求都比较严苛,养殖风险比较大。在政府农技专家、贴息贷款、项目支持的帮助下,自家的鱼庄才能越做越好。" 谊源鱼庄经营户马旭如是说。

近年来,柳树镇采取项目扶持、金融支持、财政贴息等方式,扶持龙头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和种养大户发展规模经营,通过建办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合作经济组织的引领,全力打造精品水乡渔村产业发展示范基地 1 个,建设规模养殖场(区)6 个。

与此同时,实施老村改造、鱼艺街坊、景观提升及管网配套等工程,着力打造 " 一步一景、一景一画,一巷一特色 " 的美丽水乡渔村,实现 " 养鱼、赏鱼、吃鱼、钓鱼、卖鱼 " 产业链条一体化,切实做大做强渔家乐产业,为村民增收提供有力保障。

兰州日报社全媒体记者 葛 强

相关标签

兰州 美丽乡村 基础设施 教材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