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 16 家农信社机构改制,5 家市级城商行改革重组成山西银行,一场波及山西全省的地方金融反腐风暴已经落下帷幕。
2021 年 4 月 28 日,山西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山西银行 ")正式挂牌开业,已运营 14 年的阳泉市商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阳泉银行 ")整合其中,随之更名为山西银行阳泉分行。
此番整合,山西银行承接了阳泉银行全部资产,以及所有业务和工作人员。但整合前夕,阳泉银行仍有不良资产本金 254 亿元,其中不良贷款 101 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 61.34%。
山西银行整合虽已尘埃落定,但与阳泉银行遗留不良贷款相关的一系列民事诉讼和刑事案件仍未终结。通过这些案件,或可从中一窥究竟——一家注册资本仅 14.33 亿元的城市商业银行,为何却能捅出这么大的 " 窟隆 "?
阳泉银行一案,为完善中小银行的法人治理和内控体系,乃至股东管理提供了活生生的教训与经验。
自编自导,上演股东腾挪
2007 年 9 月 19 日,经当时的中国银监会批准,在原阳泉市城市信用社基础上,阳泉银行挂牌成立,注册资本金 3.33 亿元,其中民营资本持股 83.31%。
成立初期,阳泉银行前三大股东为阳泉市精诚有机化工有限公司、山西远鑫实业有限公司、华通路桥集团有限公司,三家分别持股 9.9%、7.6%、7.6%。
此后数年,阳泉银行稳步发展,并拥有 19 家分支机构,17 家城区管辖行和 2 家县域管辖行。同时,主导完成了 5 家村镇银行筹建,持股比例在 20% 到 46.5% 之间。
2016 年,阳泉银行实现利润 1.8 亿元,同比增长 18.57%,营业收入 15.46 亿元,投资收益为 5.94 亿元,总资产为 259.24 亿元。
2016 年,李首明出任阳泉银行董事长,并制定了新的战略目标:按照高起点、大视野、全方位着力的原则,做现代金融业的弄潮儿。
很快,阳泉银行开始快速融资扩张,成功引进了多家 " 知名 " 股东。该行当时宣称,引进新的战略投资者,目的是为了加快风险处置。
2017 年 4 月,杭州第一大 P2P 平台微贷网斥资 2.8 亿元入股阳泉银行,以每股 2 元的价格持有 1.4 亿股,持股比例为 9.76%。
此后,微贷网在自己官网宣布控股阳泉银行。当时,P2P 风险已显,微贷网入股阳泉银行并未获批。2017 年 11 月,此事引发舆论关注后,监管机构要求微贷网在同年底退出阳泉银行股东。
此后,阳泉商业银行管理层商议决定,寻找合适企业借名接手微贷网阳泉银行的股份。
当时,中煤国际租赁有限公司 ( 下称 " 中煤租赁 " ) 是阳泉银行的客户,两家正处于合作期。李首明找到了中煤租赁时任总经理张广斌,希望能找几家合适的企业," 暂时 " 接手微贷网的股份。
张广斌在一份已生效司法文书中的证言显示,2017 年 11 月底,李首明和原阳泉银行行长赵建涛让他帮忙找两家企业,把微贷网在阳泉银行的股份买下来。
但当时张广斌表示,自己并无足够的资金和能力承接微贷网所占股权。而李首明提供了一个 " 巧妙 " 的解决方案,以三家国内公司的名义向阳泉银行各贷款 1 亿元,共计 3 亿元,用其中的 2.8 亿将微贷网的股份原价买下来,这样微贷网就退股了,而剩余的 2000 万元则用来还利息。此后,待有合适投资人接手,再将出售股份的钱归还贷款。
张广斌答应帮忙后,联系了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育才煤炭有限责任公司(下称 " 育才煤炭 ")、伊金霍洛旗东蒙环境工程有限公司(下称 " 东蒙环境 ")和宁夏智慧危化品园区股份有限公司(下称 " 宁夏智慧 ",)三家公司的负责人,提出以这三家公司的名义,分别从阳泉银行贷款 1 亿元。为了以后能有更好的合作,三家公司同意了张广斌的提议。
2017 年 12 月 21 日,阳泉银行派出客户经理分赴鄂尔多斯和银川,为三家公司的相关资料盖章,并签署了贷款合同和担保合同等。
张广斌称,阳泉银行并没有召开贷审会,只是催着三家公司在同年 12 月 29 日前必须办理完贷款出账。
李首明和赵建涛清楚,借贷资金不能直接入股阳泉银行。张广斌告诉《财经》记者,贷款到账后,三家公司按照阳泉银行的要求,通过签订借款合同或委托代支付协议等方式,将 3 亿元贷款汇集到由他实际控制的中联信融 ( 北京 ) 企业管理顾问有限公司 ( 下称 " 中联信融 " ) 。
此后,张广斌征得李首明的同意,找到资质较好的内蒙古鄂尔多斯市潮脑梁煤炭有限公司(下称 " 潮脑梁煤炭 ")和中集采电子商务(北京)有限公司(下称 " 中集采商务 "),提出由两家公司为他代持阳泉银行的股份,并向两家公司分别转入 1.4 亿元,用于收购微贷网持有的阳泉银行股份。
2018 年 1 月,潮脑梁煤炭和中集采商务办理了阳泉银行 9.76% 股权登记事宜。至此,中联信融成为阳泉银行的隐名股东,而该公司留下 3 亿元贷款中的 2000 万元,则被用来支付贷款利息。
由于阳泉银行一直未找到合适的接盘者,潮脑梁煤炭和中集采商务持有的股份未能出售。2019 年和 2020 年,阳泉银行多次为育才煤炭、东蒙环境、宁夏智慧三家公司办理续贷和展期。
不堪周折,育才煤炭、东蒙环境和宁夏智慧认为自己并不是实际借款人,先后拒绝续贷。最终,这 3 亿元贷款全部逾期。
表面上看,微贷网退出了阳泉银行,算是完成监管部门的整改要求。实则是,阳泉银行用自己的钱买了自己的股份,也为日后埋下了一颗暗雷。
类似 " 自编自导 " 股东腾挪不止一桩。
2019 年,因阳泉银行资本充足率不达标,李首明和赵建涛决定引进中国华贸工经有限公司(下称 " 华贸中经 ")入股,但该公司资金不足。为解决这一问题,李首明分 25 笔向华贸中经实际控制人借用的公司发放贷款 8.6 亿元,此后这些贷款也全部逾期。
" 一把手 " 被俘获,想贷多少就贷多少
微贷网入股的同一时期,由晋中商人田文军实际控制的 " 德御系 " 公司,已是阳泉银行的股东。彼时,在阳泉银行前十大股东中,有四家属于 " 德御系 " 公司,合计持股 33.52%,其中包括龙跃实业集团有限公司(下称 " 龙跃集团 "),这也为田文军在阳泉银行翻云覆雨创造了条件。
据反腐电视专题片《永远吹冲锋号》第四集《永远在路上》披露,山西近年的一场金融领域反腐风暴的启动,即源于 " 德御系 " 引发的金融风险事件。
田文军早年以搞农业、粮油起家,2006 年成立融资担保公司,随后又注册、收购了 60 余家公司,鼎盛时在中外资本市场上控制着 7 家上市公司。
实际上," 德御系 " 旗下的少量实体产业只是幌子,真正的逐利模式,就是违规从金融机构套出钱来,再投入资本市场运作。多年来," 德御系 " 从山西省多家农信社、城商行等金融机构违规融资贷款达 2000 多亿元。2017 年," 德御系 " 长期违规圈钱被戳破,资金链断裂,造成地方重大金融风险积聚。山西省委统筹惩治金融腐败和维护金融安全,省纪委监委成立专案组查处此案。
这起金融反腐风暴涉及山西省农村信用社、城市商业银行、驻晋银行、金融监管部门和金融企业等多个系统,纵跨省市县三级,波及 11 个市、50 多个县(市、区),共立案审查调查涉案人员 168 名,其中公职人员 130 人,厅级干部 10 名,处级干部 48 名,最终有 122 人受到党纪政务处分并被移送司法机关。其中,涉案金额在 5000 万元以上的 12 人,涉案金额 1 亿元以上的 8 人。
阳泉银行即是深陷 " 德御系 " 泥淖的金融机构之一。
据《财经》记者了解,田文军惯用的手法是,以金钱开路买通政府官员和银行负责人,使其成为银行股东。之后,伪造企业资料,再从银行骗取巨额贷款。
据《永远在路上》披露,李首明先后收受田文军贿赂 6000 万元,而赵建涛更是田文军培植的代理人。2016 年,时任副行长的赵建涛准备竞聘行长,提出需要花钱 " 打点 ",田文军即奉上 1800 万元,表示鼎力支持。
各遂心愿的李首明和赵建涛,共同为田文军打开了资金的闸门,先后为 " 德御系 " 关联企业累计违规融资近百亿元," 德御系 " 想要多少资金就放多少。
造假是 " 德御系 " 的一大法宝,它设有一个所谓的技术处,这里炮制的假公章就有上千枚,从这里查获的伪造文书材料竟重达十几吨。同时,为了规避银监会授信集中度的监管,田文军成立若干个企业,用若干个企业互相担保,互相再编织一些虚假会计报表满足银行的信贷条件。
与造假配套使用的另一个法宝就是围猎。当银行主要负责人已经成了被金钱俘获的猎物,自然就不会去捅破 " 德御系 " 虚假的 " 窗户纸 "。
双管齐下,2017 年 9 月至 2020 年 1 月的短短两年多时间里,李首明与赵建涛向 " 德御系 " 实际控制人田文军等人发放贷款累计超过 96 亿元,至 2021 年 1 月,尚未归还的贷款本金共计超过 67 亿元,且全部逾期。
司法文书显示,2018 年 1 月至 2019 年 2 月,李首明与赵建涛接受田文军的请托,以投资资管计划、购买理财、认购债券等方式,同意分 10 笔向田文军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违法发放贷款累计 44 亿元,至 2021 年 1 月止,这些贷款本金全部未归还,且全部逾期。
2017 年 9 月至 2019 年 12 月,经李首明和赵建涛同意,阳泉银行又分 23 笔向田文军实际控制的关联公司发放贷款累计近 14 亿元,截至 2021 年 1 月,尚未归还本金近 6.4 亿元,且全部逾期。
《永远在路上》还披露,2017 年,国家审计署审计发现阳泉市商业银行违规经营票据业务问题,中国银监会要求山西银监局没收该银行 2000 余万元非法所得、并对其董事长个人罚款 50 万元、吊销执业资格,对该行违规业务认真整治。这本是一次深入调查、发现问题的机会。然而,李首明为逃避处罚,打听到时任山西银监局党委书记、局长张安顺有个退休后开茶楼的愿望,就送给张安顺 500 万元用于开办茶楼。
张安顺纳贿之后,擅自将处罚降为对银行罚款 100 万元,对李首明个人罚款 10 万元就草草了事。
烂尾贷款余波,至今难平息
2017 年末," 德御系 " 旗下的龙跃集团——也就是阳泉银行的股东之一,出现融资风险,敞口高达 360 亿元。此后," 德御系 " 所持两家上市公司股权先后被冻结,众多债权人对 " 德御系 " 公司发起诉讼。
根据阳泉银行此前披露的信息,截至 2018 年 12 月末,中煤兴源、山西汇丰、晋中鑫科源均持有该行 9.76% 的股份,并列第一大股东。龙跃集团和微贷网都不再是阳泉银行的股东。
《财经》记者获取的资料显示,截至 2020 年 6 月 30 日,阳泉银行不良资产本金 254 亿元,其中不良贷款为 101 亿元,不良贷款率高达 61%。
公开数据显示,2020 年末,全国商业银行平均不良贷款率为 1.92%。可见,阳泉银行不良贷款率,已超出全国平均值 31 倍。
随着 " 德御系 " 全面暴雷,李首明和赵建涛双双落马,并因涉嫌受贿罪、违法放贷罪被提起公诉;田文军则出逃海外。但几人留给阳泉银行超过百亿元的不良贷款,至今仍未能彻底化解。
2020 年 6 月 18 日,山西省委召开金融改革工作会议,明确要求深化金融领域改革,着力防范化解风险,打造一流农商行城商行,山西城商行改革 " 破题 "。
随后,山西省财政厅发布支持城商行改革发展专项债券信息,明确拟将阳泉银行与大同银行、长治银行、晋城银行、晋中银行,合并重组新设立一家城商行。
2020 年 12 月 18 日,山西金控集团及旗下山西太行产业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携手大同、晋城、晋中、阳泉和长治 5 市国资委旗下投资平台成立山西省城商行改革发展基金合伙企业(下称 " 山西省城商改革基金 "),注册资本金 353 亿元,其中山西金控集团持有 92.91% 的权益。
2020 年 12 月 23 日,山西融金兴晋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下称 " 山西融金兴晋基金 ")成立,注册资本为 153 亿元,其中山西省城商改革基金持股 99.99%。
同时,山西融金振兴私募投资基金合伙企业 ( 有限合伙 ) (下称 " 山西融金振兴基金 ")成立。该合伙企业的主要职责是,处置被整合的阳泉银行等五家银行原有的不良资产。
2021 年 4 月 20 日,银保监会官网披露,山西银保监局已于近期批复同意山西融金兴晋基金入股山西银行 153 亿股,持股比例为 63.76%,为山西银行的控股股东。
原阳泉银行的一位股东告诉《财经》记者,优质不良贷款已市场化处置,留给山西融金振兴基金的不良贷款,绝大部分属于次级类。
重整期间,阳泉银行董事会依据调整后的评估值,对潮脑梁煤炭和中集采商务代持的该行 1.4 亿股股份,折价为每股 0.1 元。这意味着,这些承接自微贷网,原来市值 2.8 亿元的股份,缩水为 1400 万元,而当年用于购买这些股份的 3 亿元贷款利息仍在增长。
在阳泉银行被重整前,将这笔 3 亿元不良贷款债权,转让给了刚刚成立的山西融金振兴基金,后者则展开了债权追偿行动。
2022 年 11 月 14 日,山西融金振兴基金向阳泉市中级人民法院(下称 " 阳泉中院 ")提起诉讼,要求育才煤炭、东蒙环境、宁夏智慧等三家公司偿还当年的 3 亿元借款及利息,共计 4 亿余元,同时要求相关贷款担保人承担连带清偿责任。
2023 年 5 月 5 日,阳泉中院出具裁定书,同意山西融金振兴基金请求,冻结了育才煤炭的采矿许可证。同时,还冻结了多家关联公司及法定代表人的资金,总计 1.2 亿元。
此后,阳泉市中级法院开庭审理此案,上述三家公司的代理人辩称,当年阳泉银行假借中联信融之手用违规发放信贷资金,以潮脑梁煤炭和中集采商务两家公司的名义违法隐名持有了自身股份,而具名贷款的育才煤矿、东蒙环境和宁夏智慧作为名义借款人,并未实际使用这笔生产经营性贷款。
三家公司的代理人还表示,在贷款及续贷期间,三家名义贷款企业没有承担任何贷款利息,全部由中联信融通过阳泉银行对其补增发放贷款资金方式支付利息。他们认为,自己属于借名借款,实际借款人其实是阳泉银行自己。
2023 年 8 月 18 日,阳泉市中级法院再次开庭审理此案,辩论的核心仍是贷款是否合法有效。庭审当天,张广斌向法庭提供的证言称,当时阳泉银行高管均知此事,自己是在给阳泉银行帮忙。
2023 年 10 月 16 日,阳泉市中级法院第三次开庭,并将山西银行阳泉分行和中联信融列为第三人。同时,法院还调取了赵建涛、李首明的起诉书和赵毅的判决书。
据育才煤炭的代理人屈振红介绍,这些刑事文书可以证实张广斌所述完全属实,即宁夏智慧、东蒙环境和育才煤炭三家公司不是实际用款人,三家公司仅是名义贷款主体,3 亿元贷款系赵建涛安排贷出来用于收购微贷网股权的,贷款发放后 2.8 亿元用于收购微贷网股权,其余 2000 万元用于支付贷款利息。
目前,此案仍在进一步审理中。
就目前的信息来看,类似案件并不止一起,阳泉银行遗留的不良贷款仍在化解中。
阳泉市城区人民法院(下称 " 阳泉城区法院 ")2023 年 8 月作出的一份判决书显示,山西融金振兴基金向法院诉称,2019 年 6 月 18 日,阳泉银行与盂县骏博汽车销售有限公司(下称 " 骏博汽车 ")签订一年期借款合同,向后者贷款 8500 万元,后此笔贷款逾期,因此要求骏博汽车偿还贷款本金及利息共计 9276 万余元。
法院审理后发现, 2018 年底,为向仁东集团发放贷款,在赵建涛的安排下,以 6 家本地企业为名义贷款主体,在阳泉银行办理了 5.5 亿元贷款,并汇入了一家仁东集团控制的公司。贷款到期后,阳泉银行又为这些贷款办理续期手续,这 6 家名义贷款企业中即包括了骏博汽车。
骏博汽车辩称表示,该公司并未使用涉案的借款,相关的利息也是仁东集团在还,因此认为这是一起由阳泉银行导演的 " 借户贷款 "。
阳泉城区法院最终审理判定,阳泉银行内部工作人员虚构交易关系,骏博汽车及相关方并无借款的意思表示,因此此案所涉借款合同不成立,未生效。
来源 / 财经杂志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