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 11 月的开端,欧亚琴岛便会变得格外浪漫。11 月 8 日,由人文教育学院举办的" 四季人文 · 冬季艺术季 " 草坪音乐会如约而至。悠扬的琴声、动人的歌声、充满欢乐的笑声,都在这场诗与歌的嘉年华中徐徐展开。
音乐节现场,被誉为" 钢琴诗人 "的人文教育学院教师赵文琪开启即兴演奏,跳跃的音符将秋色凝结成诗,师生们在其间尽情舞蹈、自在朗诵。10 位教师还倾情献唱了由赵文琪原创的歌曲《听银杏叶落》,给观众带来感动的同时还引发现场阵阵欢呼。
这场 " 街头艺人式 " 的演出,不仅吸引了众多师生闻 " 声 " 而来,媒体也竞相报道,一天之内活动登陆两次微博热搜,引发众多网友点赞!
" 四季人文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运动强健身体,读书充实灵魂,艺术丰富精神。基于新时代高校人才培养需求,为了多维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人文教育学院于 2016 年开启了 " 四季人文 " 品牌活动,依据不同季节特性和教育教学需求,开设了" 春季运动季 "、" 夏季学术季 "、" 秋季迎新季 "、" 冬季艺术季 ",在每一季的主题单元里,培养学生自主的学习能力、良好的身体素质、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艺术修养,在求真、尚善的情境中,实现学生综合全面发展。
" 四季人文 " 距今已走过第八个年头,八年的时间里,收获了无数师生和外界的好评,很多学生在活动中认识自己、打开自己,了解到学习和教育的美好,感念至今。目前,2023 年 " 四季人文 · 冬季艺术季 " 仍在进行中。
对话 " 钢琴诗人 " 赵文琪:即兴音乐的魅力
在此次草坪音乐节上,人文教育学院教师赵文琪和其即兴演奏令人印象深刻。欧亚官微在早些时期已与赵文琪进行了深度对话,今日借此契机再度刊登,一起走进这位 " 钢琴诗人 " 的音乐世界,共感美育之美好。
赵文琪,电影配乐师,即兴钢琴演奏师,西安市少儿歌舞学会副秘书长兼音乐顾问,文化和旅游部即兴伴(演)奏考级大纲制定者兼考级评委,西安口哨艺术专业委员会艺术总监,毕业于西安音乐学院,被称为 " 钢琴诗人 "。他擅长即兴作曲,著有多首原创钢琴作品,并曾为电影作曲配乐。长期致力于青少年音乐启蒙教育研究与钢琴即兴演奏教学法的推广工作,同时也是古典乐迷,也参演歌剧。代表作有城市形象歌曲《西安城》(张可盈演唱)、口哨原创曲《大唐西市》、《住在和平路的奶奶》、《八水》、《小雨》、《生根发芽》等。
在西安欧亚学院人文教育学院,赵文琪教授《合唱与指挥》、《即兴伴奏》等课程。他擅长即兴作曲、痴迷古典音乐,任何声音在他眼中都能成为灵感,编奏出优美的钢琴小品,也因此他被师生们称为 " 钢琴诗人 "。
他说:" 音乐可以为文学伴奏,钢琴可以为口哨伴奏。不管是即兴创作的诗歌,还是有调有曲的口哨,它们都能和钢琴融合在一起。即兴是天马行空,灵感随之迸发,被记录的偶然便铸造了永恒的经典。"
Q1. 音乐于你意味着什么?
赵文琪:一个人是有血有肉的,音乐相当于我的血液一样,贯穿始终。
Q2. 你和即兴音乐有着怎样的故事?
赵文琪:这些年,我在欧亚做了一些即兴的音乐分享。我喜欢即兴的原因主要是,即兴是天马行空、无拘无束的,就像泼墨山水画一样,很随性。其实,好多好听的音乐最开始的时候都是即兴的,只不过我们把它整理出来了,变成了固定的乐曲而便于传唱。
我认为创作的过程一定是灵感的一瞬间,每个人其实都有灵感这种东西,一个人走在楼梯间吹个口哨,走在小路上哼着不知名的小曲,只不过我们没有捕捉到而已。
Q3.在欧亚教授音乐课程期间,你有什么感触?
赵文琪:现在国内的学前教育主要分成了两大类:一类是专业理论课,如心理学、教育学、五大领域等;另一类是专业术课,比如音乐艺术方面的老师都要会一个看家本领,会弹唱,还要会做一些视觉艺术手工。
但是专业术课的普遍问题是不接地气。例如,一个学前教育的学生到了自己工作岗位上的时候,他会发现在课堂教学上有短板,他没有办法带着孩子们一起弹唱,因为绝大多数的同学考进大学时这方面的专业能力是零基础,想在四五个学期这么短的时间里养成 " 玩转 " 钢琴的能力,实际上是达不到的。
如果依然将传统钢琴的教学移植到学前教育领域,很显然是不能成功的。来到欧亚的这四五年,我们形成了一套自己的完整教学体系:以钢琴的即兴伴奏与弹唱为核心的钢琴教学体系。
所以在我们教学楼北面的琴岛这边,经常能看到同学们大多弹唱一些儿歌和流行歌,再加一些经典的钢琴曲目作为辅助。使用这样的教学,等到同学们毕业了就能立即用上。而且从兴趣上来说,能够以最快的速度建立起学生对音乐的兴趣。这算是我们在钢琴教学上做的一个重大革新。
▲赵文琪的第一期即兴钢琴分享会
Q4. 那么钢琴教学具体是如何改革的,传统音乐和即兴音乐教学如何融合?
赵文琪:传统音乐教学很大程度上像是临摹,我们改革之后的教学是,先交给学生基本的技术,然后鼓励大家进行创作。我们鼓励同学们做一个创作型的音乐老师(很大程度上一部分幼儿老师可以归属于音乐老师),通过游戏引导孩子们发现美、感悟美。现在我们学生的课堂上已经有很多小作品问世了,将来同学们不仅能弹能唱,而且还会创作,传承然后创新才是最重要的。
即兴音乐教学一直以来并没有脱离传统音乐,只是相对于传统音乐做得更细致了一些。我们一直很尊重的八个字—— "因材施教,有教无类"。每个人的接受能力不同,确实也使得我们在推进教学改革中遇到了一些摩擦。
因为大家接受的程度不一样,我们也做了 " 动态 " 的考核标准。例如:当下我们所评判的是一个学期的合格率,但是我们也提出了另一个评判标准——八年评判,即从进校到毕业这四年为第一阶段;第二阶段中的第一年为预备融合期,第二年是一个感受期,学生会发现自身的不足以及在校时所缺乏的东西,第三、四年就有时间来调整自己的学习,到了第八年才能真正看出来我们的教育是否成功。所以我们的评判是 " 动态 " 的,一个是当下这学期的评判,一个是毕业四年后社会对学生的评判,而最终的评价便是对我们教学的评价。
Q5. 相对于专业的音乐生,面对学前教育零基础的学生怎么教学?
赵文琪:虽然有时候零基础的学生没办法很好地接受老师所传达的东西,他们有时也会产生消极的情绪,但我们会慢慢调整步伐,我们的内部教材也在不断地修订和完善中。
比如抖音上兴起的一些网络热曲,会极大提升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这类东西我们是会作为 " 动态 " 教材去使用。迎着这个风,让同学们在钢琴上快速地找出来这些相关音的元素。最终还是要在提高音乐听力上下功夫,这样大家喜欢一首歌时,就能够立即用钢琴弹出来。
Q6. 如何通过即兴音乐这种形式,消除人们对音乐学习的畏惧?
赵文琪:其实最不应该畏惧的东西就是音乐,因为语言的尽头就是音乐。当语言无法表达时,可以通过音乐来表达,音乐可以拉进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每年我们在校园里举行的草坪音乐节、即兴分享会等都是一些很好的活动,能让大家近距离地接触音乐。我们请的艺术家都像是大哥哥、大姐姐、小弟弟、小妹妹一样,大家在一起,都是非常平凡的人,本身也没有距离感。
▲在草坪音乐节中尽情享受艺术的赵文琪
Q7. 最后,你对学前教育音乐教学有什么期望?
赵文琪:我们开设这么多课程的目的不是教会你弹琴、不是教会你合唱,而是通过这些课程,让同学们真真实实、近距离地感受艺术的美好。通过合唱,我们可以感受到团结的、默契的各个声部之间一种平和的美;通过弹唱,可以知道很多情绪也可以通过这个来表达。
以后无论是在工作岗位上作为一个生存技能,还是从整个人生生涯包括职业生涯来说,它都离不开一个本质的东西,即你前期是一个美的享受者,后期是一个美的传递者。
技术永远是第二位的,我们没有说希望同学们将来琴弹得一定有多么好、歌唱得有多么好,或者是作品画得有多么好,这些东西都是作为工作的技能。我们只希望同学们能按部就班地达到一定水平,而最重要的东西是能把在欧亚所待这段时间中感受到的美好,将来再传递给更多的人。
来源 / 西安欧亚学院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