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数字内容产业的两大重要领域,网络游戏与网络文学会碰撞出怎样的火花?11 月 10 日下午,2023 年度游戏 IP 生态大会的 " 当游戏遇见网文 " 论坛现场,一场关于网文与游戏双向赋能的探讨正在发生。
" 融合必将朝向跨媒体和多元化 "
相生相伴二十载,网络文学作为互联网行业培育优质 IP 的良田,为国产网络游戏内容创作提供了不竭源泉,而游戏作为泛娱乐产业中的重要支点,也在网络文学的改编与 IP 打造方面占据不可替代的位置。
" 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有着相近的发展轨迹,都经历了从品种单一到繁复,从单枪匹马到千军万马,从彼此间单打独斗到相互激发携手前行的演变过程。" 中国音像与数字出版协会第一副理事长、中国音数协游戏工委主任委员张毅君在致辞中谈到,网络文学和网络游戏呈齐头并进之势,共同推动着数字内容产业的繁荣进步;而两者的跨界融合,带来了创作思路的丰富和呈现方式的多样,促进了新型文化样态的创新和双赢。
张毅君强调,两者的融合发展需要从业者顺势而为多措并举,通过打造精品力作、挖掘载体特点、创新融合模式等途径,推动彼此间的融合朝向跨媒体和多元化,为数字内容产业的壮大带来更广阔的空间和美好前景。
" 破圈 " 突围,探索 IP 深层价值
在文化产业各领域逐渐走向融合,各产业链趋向耦合的当下,网络文学与网络游戏如何从相遇到相知,再到双向奔赴,在主旨演讲环节,业内外学者专家、企业代表聚焦于两者交互的背景与可行性、IP 价值挖掘、IP 的形态拓展与成果转化等议题,从不同视角分享真知灼见。
中国作家协会网络文学中心研究员、中国作协网络文学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寓言文学研究会书记兼副会长肖惊鸿回溯了网文与游戏同源共生、相互成就的历史脉络,她提出,在汲取养分与相互借鉴的基础上,游戏世界更要建立自己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游戏世界的文化自信则根植于中国网络文化 IP,这是网文与网游共同建构中国式大叙事模型、为人类命运共同体凝聚精神力量的出发点与落脚点 "。
北京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教授、媒介融合与数字出版中心主任秦艳华则从传播学角度诠释了网络游戏与网络文学交互的现象与机制,她特别指出,要警惕交互中的一系列问题,比如适配性、交互错位、文学性缺失,以及过度游戏化等问题,需要从业者进一步理性思考。
星阅辰石董事长、遮天动画出品人王磊在讲演中自信预测,基于中国的内容创作传统与平台建设," 网络文学一定是 5~10 年内诞生世界级 IP 的起源与发源 ",他很期待与游戏等多领域的全方位融合,抱团深耕 IP 土壤。哔哩哔哩 IP 授权负责人谢正瑛分享了 B 站网文动画化的创新实践,她认为,在 IP 跨媒体经营实践下,网文、动画与游戏三方协同共进,能够创造更广阔的共赢空间。
圆桌对话环节,国内数字出版集团及网络游戏头部厂商代表就差异化的受众研究、IP 价值评估、改编中的合作打磨、长线经营模式,以及未来新趋势新航向等诸多问题,带来了不同视角下的产业观察与实践经验,为探索网络游戏与网络文学在多层次、多剖面、多业态的相互赋能路径提供了新的思路。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琳 / 文 顾闻 / 摄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范文静)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