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10 日,江苏省检察院召开江苏省检察机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新闻发布会,通报江苏省检察机关营造法治化营商环境服务企业发展情况,并发布 10 个典型案例。
发布会通报,为聚焦企业生存发展全周期可能面临的问题,江苏省检察机关加大对企业内部腐败、利益输送等犯罪的惩处力度,依法为 " 企业敢干 " 提供良好环境。自 2021 年以来,起诉国有企业管理人员职务犯罪 698 人,起诉职务侵占、挪用资金犯罪 1582 人,起诉破坏市场经济秩序犯罪 20607 人。
全省检察机关紧跟时代发展新要求,持续深化理念,引领工作不断完善提升,为企业投资兴业营造公平、公正、透明、可预期的良好环境。深化落实 " 群众信访件件有回复 ",为企业反映诉求提供高效、便捷、畅通渠道。2021 年以来共受理涉非公经济控告申诉案件 2136 件。采取常态化开展公开听证,以公开促公正。在盐城阜宁县检察院某案件中,对某电气公司法定代表人陈某某妨害公务案进行公开听证,听证员经评议认为陈某某的妨害公务行为没有发生严重后果、认罪悔罪态度较好,从保就业、稳投资、促发展角度考虑,一致同意检察机关作相对不起诉处理。
为避免出现 " 办了案子、垮了厂子 " 问题,江苏检察坚持把立足当前与着眼长远结合起来,按照最高检部署,在全国率先以省域为单位开展涉案企业合规改革,对涉案企业作出合规承诺并积极整改落实、消除违法经营隐患的,运用不批准逮捕、不起诉或者提出轻缓量刑建议,推动企业改善管理合法经营。共办理合规案件 695 件,涉及企业 803 家,对 248 家企业、323 名责任人作出不起诉决定,对 52 家企业、114 名责任人提出宽缓量刑建议,对合规整改未通过评估验收的 5 家企业、6 名责任人依法提起公诉。
为服务企业科技创新自立自强,强化知识产权综合保护,对知识产权案件开展 " 一案四查 ",同步审查是否存在刑事追诉、民事追责、行政违法、公益诉讼等情形。2021 年以来,全省检察机关起诉侵犯知识产权案件 1145 件 2905 人,建议行政执法机关移送知识产权刑事案件 31 件 39 人。苏州工业园区检察院在办理某生物医药企业内部员工以不正当手段侵犯商业秘密案中,有效防止企业价值 9 亿余元的核心商业秘密泄露,帮助企业完善技术秘密保护防控措施。
此外,为了深化犯罪预防与治理,引导企业健康发展,还开展 " 护航现代化、建功新征程 " 讲百案、进千企、访万家法治宣传行动,检察干警深入社区、企业、校园等,开展法治宣传活动 1200 余场,受众近 13 万人,走进 640 余家企业,撰写走访手记 350 余篇,及时了解企业涉法律法规 " 急难愁盼 " 问题,研究提出解决对策,服务保障 " 企业敢干 "。
在发布会上,省检察院公布了利用上市公司并购之机实施合同诈骗案件、行政执法人员选择性执法的典型职务犯罪案件、依法惩治离职员工侵犯企业商业秘密案件等 10 起典型案例,体现了检察机关坚持 " 治罪 " 与 " 治理 " 并重的办案理念。
" 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 江苏省检察院副检察长陶国中表示,下一步,江苏省检察机关将按照中央、省委和最高检的决策部署,聚焦企业需求,依法履职、守正创新,与其他执法司法机关齐心协力,以法治力量更好服务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晓琪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