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1-12
【镐京笔记】陕投原董事长袁小宁落马缘由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浓眉如涮漆,两鬓如染霜,身躯凛凛,仪表堂堂,生就一幅温文儒雅的厚道相。从石泉电厂技术员起步,历经多岗位历练,成为正厅级的省属国企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

刚刚,陕西省纪委监委官宣称陕西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陕投)原党委书记、董事长袁小宁涉嫌严重违纪违法,目前正接受纪律审查和监察调查。

袁小宁常以 " 君子文化 " 标榜自身,最终还是没能守住底线,更没做到知行合一。早年在陕西燃气集团任职时,他对郝晓晨(详情见 "陕西燃气之王的陨落(上)陕西燃气之王的陨落(下)" 系列文章)的蛮横霸道作风非常鄙夷,两人共事龃龉不断、争斗不休,最终却是殊途同归,先后接受纪律部门的调查。

调任陕投董事长后,没有了掣肘的袁小宁,终于能够如臂使指,开始长袖善舞起来。他在陕投搞起了 " 君子文化 " 工程,要求将 " 君子文化 " 深入职工心灵深处,融入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

袁小宁总结认为,深入贯彻 " 君子文化 " 让陕投营收翻了五倍多(从 164.37 亿元增长到 840.76 亿元),这相当于再造了一个 " 新陕投 "。此后的他还撰写署名文章、接受采访、开发布会、到处演讲,极力宣讲 " 君子文化 " 给陕投带来的好处。

然而,企业是冰冷的数字科学,陕投营收的狂飙式增长经不起推敲,背后真相既现实又残酷,它就是人为制造的虚假繁荣。简单来说,通过几十亿的代价(收购款 +20 亿委托贷款)收购大商道商品交易公司(以下简称大商道)50.50% 的股权,将大商道几百亿收入合并到陕投的财务报表,才让陕投的营收翻了五倍。

通过贸易方式扩大营收的取巧行径,陕西的省属国企中也有类似行为的。但是,75% 的营收都出自于贸易公司,只有 25% 的营收才是正常收入,取巧到这种程度就成了投机行为。并且,大商道四年(2018 年 -2021 年)的净利润合计只有 3 亿元,仅仅是投入的零头而已。

气球不断的吹,膨胀到一定时候,终究都会有戳破的时候,更何况吹起来的还只是泡沫。大商道的操盘手迈科集团遭遇流动性困难后,陕投的几十亿元投入也面临回收困难。

笔者就上述情形撰写刊发《陕投与迈科的恩爱往事》稿件后,相关审计部门进驻陕投进行了专项审计。此时的袁小宁还淡定自若,对外放风称就是投资亏损嘛!然而,审计报告引起高层领导重视,分管国资的领导在全国国资系统会议上,进行了点名批评。

一场疾风暴雨很快呼啸而至,知情人士对镐京笔记透露,袁小宁的妻弟温 * 数月前就被纪检部门带离,袁小宁不久后就到主管部门去投案了。" 巨额贿赂通过他妻弟收的,妻弟被带走之后,他也知道纸包不住火了 …… "

01

前尘往事如云烟

1961 年出生的袁小宁,从电厂技术员起步,在老领导的提携下晋升不断,从石泉电厂到西北电管局,再到陕西省电力建设投资开发公司(陕投集团前身)。一路执鞭随蹬、鞍前马后,从工程师逐步提拔为经营处副处长、副总经理、总经理、董事长。

袁小宁的职业生涯,除了老领导的提携外,还有一个绕不过去的人——时任陕西天然气公司总经理的郝晓晨。彼时,袁小宁的职务为陕西省投资集团副总经理兼陕西天然气公司董事长。

一定程度来说,郝晓晨对袁小宁的职业性格产生了非常大的影响。两人共事十多年,袁作为集团副总兼子公司董事长,典型的上级分管领导。然而,作为下属的郝晓晨,表面上对袁小宁非常和气,背地里却貌合神离、分庭抗礼。越到后期,矛盾愈发严重,明争暗斗不断。

与两人共事过的班子成员评价称,袁小宁与郝晓晨性格差异比较大,行事风格极端对立。袁属科班出生,比较温文儒雅,常讲 " 君子文化 "。郝的文化素养不高,行事比较蛮横,不讲规则,更不按常理出牌。

然而,搭上陕西省委原书记赵正永顺风车的郝晓晨,正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之时,他将陕天然气从陕投剥离,单独成立正厅级的陕西燃气集团。几方博弈后,郝晓晨出任总经理、袁小宁出任董事长。

此后,两人的矛盾愈发升级,成为陕西燃气集团的公开秘密。" 袁小宁的性格比较温和,显得软弱无能,常被郝晓晨欺负拿捏,不仅经营事务很难插足,人事方面也常被掣肘,袁想要提拔的班子成员,得不到郝的首肯,肯定是过不了会的 …… " 原陕西燃气集团高管对镐京笔记口述称。

陕西的省属国企当中,总经理架空董事长的情形,还是非常少见的。两人之间的冲突,郝晓晨咄咄逼人,袁小宁则是步步退让。比如,袁小宁调回陕投任董事长后,将司机和车也一并带走,司机偶尔会拿着饭卡到陕西燃气集团食堂领取物品。此事亦让郝晓晨颇为不悦,在公司内部发了很多闹骚,他说 " 袁小宁这个人,就爱占便宜,单位每天发一个苹果,他都要把苹果带回家。"

不仅如此,郝晓晨又对部门负责人发出指示,要将袁小宁所用的车,立即收回来," 他都走了,还开着咱们集团的车,过两天去把车给收回来 …… "

02

假君子 VS 真小人

郝晓晨看不上袁小宁,也有其自身逻辑。彼时,郝晓晨跟赵正永及夫人沟通渠道顺畅,而袁小宁的老领导相对弱势,话语权受限,对袁的支持也有限。

后来,多方博弈之下,袁小宁给郝晓晨腾出了董事长位置,被调任陕西省能源集团(后更名为陕西投资集团),两人的纷争方才告一段落。

然而,与郝晓晨共事的这十多年,名义上是一把手却又说了却不算数,这段经历对袁小宁造成的 " 阴影 " 是比较重的。要正面对抗,实力和能力都不对称,只能在公司内部,或明或暗的说做人要有君子之风、做事要讲君子文化。

事实上,这种心结也影响到袁小宁对陕投集团的管理上。2014 年 4 月,迎来了新董事长的陕投,正式开始了袁小宁的时代,如臂使指的他首先搞了 " 君子文化 " 倡导工程。

彼时,陕投集团官方文章称,经过上下 10 余次征询意见、近万人次参与讨论、2000 多条意见建议充实后,形成了系统的 " 君子文化 " 体系,于 2020 年 1 月 5 日正式发布实施。

为了证明 " 君子文化 " 是有效果的,陕投还发布经营数据称,集团 2020 年实现营收 778 亿元、利润总额 49 亿元元、总资产 2000 亿元、净资产 658 亿元,与 2015 年初 " 君子文化 " 刚提出时相比,等于再造了一个 " 新陕投 "。

并且,袁小宁还频频接受媒体采访,宣称 " 君子文化 " 是陕投快速成长、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升企业管理、推动改革发展的重要力量。按照袁小宁的逻辑,没有 " 君子文化 " 的陕投,也就没有当下的业绩增长。

不仅如此,袁小宁还要求将 " 君子文化 " 深入职工心灵深处,还要融入生产经营各项工作中。在陕投内部开展 " 君子文化 " 运动,不仅总结梳理理念体系,公开展示系列成果,展开内部评选、塑造先进典型;还将 " 君子文化 " 的落实效果,作为领导班子和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更是开展专项检查,对落实情况进行全过程监督。

对此,陕投内部员工戏谑称,袁小宁对 " 君子文化 " 的推崇进入 " 走火入魔 " 的状态。

在袁小宁运作下,陕投获得 " 全国企业文化最佳实践企业 " 称号,袁小宁个人则获得 " 2021~2022 年度全国优秀企业家 " 荣誉。当然,两个奖项的发布机构都是同一个。

与袁小宁和郝晓晨共事的同僚认为,袁小宁科班出生,形象温文儒雅,以君子标榜其身,却是个假君子;郝晓晨文化素养不高,行事蛮横,不讲规则,不循常理,确实是真小人。

两人缠斗十年,最终归宿离奇相似,前仆后继的双双落马,也让人唏嘘!

03

成败皆因 " 大商道 "

对省属国企而言,务虚工作再好,营收增长乏力,逻辑上也说不过去。崇尚 " 君子文化 " 的袁小宁,又将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呢?

担任陕投集团董事长的首年(2015 年),陕投集团的整体营收为 164.37 亿元,净利润只有 36.81 亿元,收入数据在陕西省属国企中并不突出,业绩表现较为普通;其任职的第二年,营收虽然增长到 201.69 亿元,净利润却只有 15.67 亿元,较上年度下滑 21.14 亿元;任职的第三年,营收增长到 220.27 亿元,净利润却只有 20.18 亿元,较 2015 年下滑 16.63 亿元。

彼时,掌舵已经三年,经营业绩表现却很乏力,这能不着急吗?事情的转机很快出现,袁小宁与迈科集团在 2018 年进行接触,双方深入洽谈后,意欲携手合作。

当年,陕投收购迈科旗下的大商道 35% 股权,之后增持到 50.50%,双方还签署了一致行动人协议。粗略估算,陕投在大商道身上的花费有几十亿(收购款 +20 亿贷款)之巨。将大商道合并报表后的陕投,正式开启了营收狂飙!

官方审计报告显示,收购大商道的 2018 年,陕投营收实现 371.76 亿元,同比增加 151.49 亿元,当年净利润 24.46 亿元,同比增长 4.28 亿元;2019 年的营收狂飙到 773.53 亿元,同比增加 401.77 亿元,当年净利润 31.33 亿元,同比增加 6.87 亿元;2020 年实现营收 754.15 亿元,当年净利润 38.10 亿元;2021 年实现营收 840.76 亿元,当年净利润 48.83 亿元。

如此耀眼的营收数据,将袁小宁推上了事业的巅峰。2022 年的陕西百强企业排名中,陕投以 840.76 亿元的营收业绩位列第八,袁小宁担任董事长的 2015 年,陕投的排名还在第十八名,几年之内就晋升了十个名次。

彼时,袁小宁掌舵下的陕投,大肆宣扬 " 君子文化 " 带来的巨大变化。其称 2020 年,集团实现营收 778 亿元元、利润总额 49 亿元元、总资产 2000 亿元元、净资产 658 亿元元,分别是 2015 年初 "" 君子文化 "" 刚提出时相应指标的 5.8 倍、3 倍、2.6 倍、2.6 倍多,相当于再造了一个 " 新陕投 "。

然而,在陕投的营业收入中,大商道为代表的贸易收入占比是什么情况呢?财务报告显示,2018 年— 2020 年,收购大商道后带来的贸易收入数据分别为 217.54 亿元、581.34 亿元、516.18 亿元,分别占陕投当年营业收入的比重为 58.5%、75.1%、68.4%。【增补 2021 年占比】

也就是说陕投的收入中,最高 75.1% 的营业收入都是靠大商道吹起来的。众所周知,贸易的毛利率非常低。大商道公司四年(2018 年 -2021 年)的净利润合计只有 3 亿元元,仅仅是其投入的零头而已。

对陕投通过贸易方式实现营收狂飙的做法,陕西省属国企不愿具名的高管认为,通过贸易方式做大营收带来的利润不高,这么做没有太大意义。" 营收翻倍这是虚胖,对企业来说不是好事,气球不管不顾的吹,总有被戳破的时候!"

一语成谶,镐京笔记刊发《陕投与迈科的恩爱往事》稿件后,相关审计部门就进驻陕投集团,对其进行了专项审计,也引起了高层的重视。分管领导在全国国资系统会议上,对陕投的案例也提出批评,要求国资系统要有反思。

此后不久,袁小宁和亲属先后被带离配合调查,该落地的靴子终究落下来 ……

图 / 陕西投资集团官网、陕西国企清风官网等

来源 / 镐京笔记

相关标签

陕西 审计 国企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