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13
医者“问心”,江苏古代那些妙手名医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 看完立刻想去医院 "" 平时不注意胸痛,还是要关心下自己 "…… 最近,电视剧《问心》热播,剧中疲劳胸痛、急性心梗等案例,再次掀起观众养生话题。

说到养生,江苏古代名医可谓 " 妙手回春 "。江阴名医曹颖甫,用中国古方治中国人心脏;常州孟河医派费伯雄,擅长治疗虚劳闻名江南;" 温病四大家 " 之一苏州名医叶天士,拯救无数垂危患者 …… 古往今来,正因为有他们的关切 " 问心 ",病痛才能逐渐远离我们。

" 外科鼻祖 " 华佗

△华佗

《问心》中一台台心脏手术,精密而紧张,让观众的心跳不自觉地狂跳。外科手术现代才有?不,一千多年前就能做外科手术。

东汉末年的华佗,行医大江南北,相传他就住在彭城附近的沛国(今江苏沛县)。

△《江苏风俗史》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江苏风俗史》中记载,广陵太守陈登得病,胸中烦懑,面红厌食。华佗诊断后说:" 府君胃中有虫数升,欲成内疽,食腥物所为也。" 给他服用了二升汤药,陈登吐出三升左右的寄生虫。

若症结积在内,针药达不到,华佗还会施以外科开刀术。华佗会让病人饮用麻沸散,患者很快如醉死一般。开刀后缝好,再涂上药膏,伤口四五日就好了,患者没有痛苦,个把月病即痊愈。

高超的医术,给华佗带来了灾难。《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江苏历代名人词典》中记载,华佗 " 曾为曹操治头风病,后被其杀害。徐州籍弟子樊阿将其头颅偷偷运回徐州安葬 "。

△《江苏历代名人词典》

医痴叶天士

《问心》中,林逸在开会时一直打喷嚏,这个小举动被崔院长看到仿佛 " 如临大敌 ",赶忙让林逸去做检查。小小感冒,何必兴师动众?院长却觉得,林逸有先天性心脏病,小感冒也有可能引起大麻烦。

生活中何尝不是。人们认为感冒稀松平常,也因此容易掉以轻心。清代著名医学家叶天士,江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是 " 温病四大家 " 之一,最擅长治疗时疫和痧痘等症,是中国最早发现猩红热的人。

△叶天士

温病,主要是外感疾病中除风寒性质以外的急性热病,比如病毒性感冒就属于温病。叶天士根据自己行医几十年的经验,写成了《温热论》,这中间就重点分析温邪上受、首先犯肺、逆传心包的传变规律,创立卫、气、营、血的辨证体系。

《温热论》对后世影响很大,其中一些学术见解直到现在仍为临床医家所重视。

叶天士一生勤求古训,博采众长,他的医术也得到了皇家认定。

相传有年南巡,乾隆身患疟疾高烧不退,太医对此束手无策,皇后找来有怪医之称的叶天士给乾隆看病。岂料叶天士竟采了一筐青蒿回来,打算用药杵捣碎挤汁给乾隆喝。

太医认为不妥,医书上没有用青蒿汁治病的先例,但皇后还是选择相信叶天士。果真不出一个时辰,皇帝就醒过来了。

孟河医派费伯雄

工作疲劳、学习疲劳、带娃疲劳,现代人的身体总是 " 丧丧 " 的。

《问心》中就有一个案例,患者因过劳突发胸痛,在未做 CTA(CT 血管造影)的情况下便进行夹层手术,结果发现迷走右锁骨下动脉变异,险些发生医疗事故。

积劳成疾,是现代人的常见问题。清代江南名医费伯雄,对付虚劳有妙招。

△《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常州卷》

《江苏文库 · 书目编》之《江苏艺文志(增订本)常州卷》中记载," 孟河名医代出,费氏业医,至伯雄已历七世。道光十二年(1832)贡生,无意做官,秉承家业专攻医术,悉心参究《素问》《灵枢》及仲景以下诸名医著述,在脉理方面造诣极深,又擅治杂症,医名传播大江南北,活人甚多。《清史稿》称‘清末江南诸医,以伯雄最著’。"

费伯雄以擅长治疗虚劳驰誉江南,他提出治疗虚劳独重脾肾,认为凡虛劳内伤之病 " 不出气血两途 "。而气血虚弱之治,又 " 莫重于脾肾 "。

道光年间,他两度应召入宫,先后治好了道光皇帝的失音症和皇太后的肺痈,得到道光皇帝的欣赏,称其 " 是活国手 ",并且赐 " 着手成春,万家生佛,婆心济世,一路福星 " 的联幅。

△费伯雄

中国古方治中国心脏

电视剧《问心》聚焦 " 心脏 " 问题,而中国古代的名医对心脏问题也有研究。

在江阴市司马街 25 号,有一座明清风格的老式旧宅,这里曾居住过一位铁骨铮铮的经方大师。1937 年,因为拒绝当汉奸,他被侵华日军残杀于家中。

他叫曹颖甫,有着 " 仲景在世 " 之称,是著名的中医学家、中医教育家,以及仲景学说近代临床研究的开拓者。他的《伤寒发微》《金匮发微》《经方实验录》等著作,是当代中医研究经方的重要资料,有着承前启后的作用。

△曹颖甫

1919 年,曹颖甫来到上海正式行医,初来乍到,没有名气,来看病的人也并不多。但曹颖甫用药峻猛,往往 " 一剂知,二剂愈 ",不少人束手无策的病人都在他的手下药到病除。渐渐地,他在上海打响了名气,有了 " 曹一贴 " 之名。

曾有一位心悸不宁的病人来找他医治,曹颖甫仔细诊察患者之后,开下一张方子,病人服了三剂,病就好了,直呼神奇。曹颖甫却告诉他:" 此乃仲景大论之法,亘古不变,不足为奇 "。原来他开的这个方子,就是张仲景在《伤寒论》里记载的炙甘草汤。

后来,曹颖甫在教育家丁甘仁的邀请下担当上海中医学校的教务主任,亲自给学生们讲授《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培养了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中医人才,其中就有上海四大名医之首的秦伯末。

文章最后

文脉君再给大家分享几首养生保健的楹联

妙联佳对有智慧

珍惜身体延年寿

青菜萝卜糙米饭,

瓦壶天水菊花茶。

这是郑板桥曾在江苏兴化老家的厨房门联上写过一副对联,也是郑板桥日常饮食生活的缩影。吃青菜、萝卜、糙米饭,喝天然水浸泡的菊花茶,这与中医学和现代营养学倡导的清淡饮食等理念不谋而合。

心常抱一团春气,

身恒居满室清风。

此联选自《苏局仙联语选》。" 春气 " 指春季的阳和之气,一个人心里要常怀一团春气,保持积极向上的心态,这不仅有助于事业兴旺,也有利于身心健康。下联的 " 清风 ",一指清凉的自然之风,亦指朴素的生活作风。不贪不嗔,知足常乐,方能颐养天年。

你眉头着什么焦,但能安分守贫,便收得和气一团,常向众人开口笑;

我肚皮有这般大,总不愁穿虑吃,只讲了包罗万象,自然百事放宽心。

此为清代文人钟云舫题于四川省成都市宝光寺的门联《笑佛联》。钟云舫有 " 江津才子 "" 长联圣手 " 之称,借此联说出了人生于世要知足常乐、笑口常开的养生之道,也含有安分者得快乐、宽宏人少烦恼的寓意。

烟烟酒酒伤身,劳劳碌碌伤神;

正正派派做人,开开心心养生。

这是民国时期上海名医丁甘仁的养生名言。上联言明烟酒的危害,强调要劳逸适度,才有益身心;下联则是说做人要有道德规范和乐观的心态,名利不苟求,喜怒不妄发,才是养生之道。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宋经纬 张然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来源:江苏文脉

相关标签

江苏 华佗 徐州 东汉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