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10-31
最美农技员赵应:赴一场持续23年的农技服务之约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图为:赵应在田间地头护粱

长期以来,广大基层农技人员在服务农业生产、保障粮食安全、推动农业农村高质量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近日,遵义市评选出第二届 " 最美农技员 ",来自仁怀的赵应获此殊荣。今日聚焦这位 " 最美农技员 ",聆听他的农业情怀和追梦故事。

过去 23 年,仁怀市农业农村局种植业管理股股长赵应坚持做一件事儿——农技推广服务,主要参与高粱种子新品种选育、有机高粱种植技术、油菜、水稻等粮油作物新品种、新种植模式探索等农技推广工作。

九月的赤水河畔,正是丰收的好时节,37 万亩红高粱压弯了腰,农户的脸上也乐开了花。赵应奔走在高粱地里开展农技推广服务,测产验收,忙得不亦乐乎。一颗颗高粱镌刻着村民光景蝶变的一步一履,如今仁怀的红高粱已经成为全世界身价最贵的高粱,达到每斤 5.6 元,惠及当地 10 万余农户。

喜头镇共和村高粱种植大户易光科激动地表示,订单高粱为他带来每年 20 余万元收入。老易打心底里感激以赵应为代表的农技推广服务工作者,正是有了他们的技术指导和热心帮助,高粱产业成为了当地农户增收致富的重要保障。

对于赵应来说,农技推广服务是写给乡亲们的 " 情书 ",更是与自己的约会。他常常深情地形容红高粱道:" 这是我的孩子 "。

不积极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赵应与高粱的缘分,早在 23 年前便开始萌芽。因为情怀,赵应以优异的成绩于 1999 年 7 月进入贵州大学农学院农学专业学习,从此开启了与高粱、与土地的毕生之缘。

毕业后赵应分配到三合镇农推站工作,负责推广 " 水稻旱育稀植 " 高产栽培技术、小麦 / 高粱、玉米 / 红薯、玉米 / 大豆等 " 旱多熟 " 栽培模式推广,有力促进该镇粮食增产增收,实现 " 一年多熟 " 和 " 一地多收 ",为解决该镇人民温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赵应心系农业,尤其是高粱产业。从高粱种植的订单签订、育苗移栽、田间管理、收获储藏、收购等方面,通过多年来的试验与探索,形成了一套独特的生产管理模式,为全省乃至全国发展 " 订单农业 " 树立了标杆。

2009 年对于赵应来说是意义重大的一年,他考入仁怀市农业农村局,从事高粱基地建设、高粱生产技术指导、仁怀糯高粱种子选育、种子生产、田间试验示范推广、重大项目实施方案的编写和实施等工作。在此期间,赵应先后参与推广的新的栽培技术有:地膜覆盖栽培、有机高粱育苗移栽技术栽培、仁怀高粱 " 北种南扩 "、脱毒甘薯推广、脱毒马铃薯的示范与推广、有机高粱、小麦、油菜等种植技术的示范应用与推广。自此,赵应就开始谋划 " 种子芯片 " 的计划,就是要以 " 种子芯片 " 作为技术支撑,让高粱种植户的光景更佳 " 开枝散叶 "。

14 年久久为功,14 年擎画蓝图。2022 年中央一号文件指出,全力抓好粮食生产和重要农产品供给,强化现代农业基础支撑,全面实施种业振兴行动方案。

从 2009 年至今,赵应长期从事红缨子高粱的选育和推广工作,目前红缨子累计推广面积突破 2000 万亩,有力推动广大农户增产增收、脱贫致富,同时为酱香白酒产业的发展和原料的安全保障做出了巨大贡献,被仁怀市红缨子高粱协会授予红缨子高粱推广 " 贡献奖 "。

从 2002 年到 2014 年,短短的 12 年里,仁怀市有机高粱基地从最初的 2 万亩发展到现在的 30 万亩。仁怀市茅台酒有机原料基地的建成,开创了全国有机农业工作的新局面。2010 年被环境保护部有机食品发展中心评为 " 全国十大有机生产示范基地 ";2011 年被农业部评为全国农业标准化示范县(农场)。

2017 年,赵应荣获贵州省科技成果转化二等奖(优质酒用高粱 " 红缨子 " 绿色高效生产关键技术集成与应用);2021 年 1 月获贵州省农业丰收奖二等奖(茅台酒用高粱标准化栽培技术应用)。

2022 年赵应还被遴选为遵义市级科技特派员,为更好的当好科技特派员,他在鲁班街道山水社区打造了一个约 40 亩的农业科普试验基地,基地内围绕市委市政府提出的 " 四新一高 " 即 " 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 " 和高质量发展开展了各种试验探索,目前已初见成效,他计划把这个基地打造成仁怀市基层农技干部实训基地。

23 年只是一个起点,赵应与农技服务的约会永远正在进行中。

来源:酱香仁怀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