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14
秦淮河、鸡鸣寺又上热搜?快来分享你的南京“地标”美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近日,# 刀尖里的特工代号都是南京地名 # 登上微博热搜,文脉君注意到,即将上映的电影《刀尖》里,特工们的代号分别是 " 秦淮河 "" 夫子庙 "" 鸡鸣寺 "" 莫愁湖 "…… 满满南京元素引起影迷热议。

来,跟着文脉君一起走进这些南京 " 地标 " 的过去与现在。

秦淮河 夫子庙

秦淮、秦淮,这两个字分开读倒也没什么,合在一起,就仿佛多了些千百年的故事,有了些人间烟火的缱绻。

南宋《景定建康志》云:" 秦淮:旧传秦始皇时望气者言,五百年后金陵有天子气,于是,东游以压当之乃凿方山,断长垄为渎入于江,故曰秦淮。"

秦淮,再加上一个河,文人墨客的千载诗篇,就这么流淌了起来。

"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秦淮酒家来泊船,鲈鱼一斤三百钱。"" 肠断秦淮三百曲,船头终日见方山。"" 春风又绿江南岸 , 屈曲秦淮济万家 "…… 这,就是秦淮河。

夫子庙,就在秦淮河边。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 吴敬梓》中记载,自明代建都南京以来,文教事业兴盛,尤其是夫子庙一带,为贡院所在地,素有 " 天下文枢 " 之称。

△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江苏历代文化名人传 · 吴敬梓》

秦始皇,为秦淮河、夫子庙这一片土地的 " 故事 " 开了个头。

然后,范蠡带着西施来过附近,桓伊在这里谱曲,王献之迎接心爱的桃叶,乌衣巷口住着王、谢两大家族,吴敬梓在水亭写《儒林外史》,孔尚任《桃花扇》传奇问世 …… 一条河水,滋润出金陵绝代风华,流淌出万千轶事。

鸡鸣寺

唐代诗人杜牧曾在诗中感慨:"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鸡鸣寺,正是那 " 四百八十寺 " 之一,位于城北鸡鸣山东麓。

" 鸡鸣 " 两个字从何而来?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之《新都名胜记》记载,六朝时期齐武帝经常到琅琊城讲武,宫人一早出发,走到玄武湖附近的时候鸡才开始叫,因此这块地方就被称为鸡鸣台。梁朝在此建同泰寺,后改为法宝寺,到了明代洪武二十年才正式更名鸡鸣寺。

千百年来,鸡鸣寺几度荒废又多次重建。不过它的名声倒是一直延续下来,吸引来许多著名游客。清代康熙皇帝南巡时,就曾登临寺院,为古刹题写了 " 古鸡鸣寺 " 大字匾额。乾隆皇帝也曾南巡至此,诗兴大发留下七言诗《鸡鸣寺》。

如今,鸡鸣寺还是一样的 " 网红 "。

每年 3 月,这里都是南京最火赏樱胜地。短短 400 米樱花路,粉白如雪的花朵绽放枝头,偶尔有微风吹过,几片花瓣缓缓落下,唯美非常。

牛首山

" 春牛首秋栖霞 ",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境内,因山顶突出的双峰相对峙恰似牛头双角得名,民间又称为牛头山。

相传,晋元帝司马睿曾打算在皇宫外兴建象征皇权的双阙,宰相王导考虑劳民伤财意图劝谏,于是请晋元帝乘舆出宣阳门,南眺牛首山两峰对峙,便趁机劝元帝:" 此天阙也,岂烦改作!" 从此,牛首山又得了 " 天阙山 " 之名。

△ 牛首山下的金陵小镇

对南京人来说,游牛首山让春天的到来有了仪式感。

据记载,到牛首登高、踏青、赏花、祈福的习俗,在六朝时就已经出现,到了明代愈发兴盛。《江苏文库 · 史料编》之《新都名胜记》中收录了明太祖朱元璋写下的一首《春望牛首》:

遥岑峙立势苍然,春听莺啼景物鲜。

叠嶂倚天江月外,三山映带石城边。

△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之《新都名胜记》

有了皇帝 " 代言 ",牛首山也越发出名。明代《正德江宁县志》中用 " 归城如蚁 ",形象展现了当时人们春游牛首山的盛况。

春游牛首的习俗延续至今,近日江苏公布第五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中,共有 421 个项目入选,南京江宁牛首山的踏春习俗就榜上有名。

莫愁湖

碧波荡漾、垂柳亭廊、鸟语花香 …… 不大的莫愁湖,却被誉为 " 江南第一名湖 "" 金陵第一名胜 "" 金陵四十八景之首 "。

" 河中之水向东流,洛阳女儿名莫愁。" 南朝时期,梁武帝《河中之水歌》写下了莫愁女的故事;明代,朱元璋与中山王徐达在这里弈棋;清乾隆六下江南,三到莫愁湖;清书画家、诗人郑板桥在湖畔留下佳作 " 湖柳如烟,湖云似梦,湖浪浓于酒。" 袁枚则在诗中赞叹:" 欲将西子莫愁比,难向烟波判是非,但觉西湖输一着,江帆云外拍天飞。"

莫愁湖还有自己的 " 百科全书 "。嘉庆二十年(1815 年),清代江宁人(今南京)马士图编成《莫愁湖志》四卷。该书收录在《江苏文库 · 史料编》中,书中诗歌内容占多半篇幅,收录自六朝至清代关于莫愁湖、莫愁女以及金陵有关的作品。

△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之《莫愁湖志》

该怎么解读莫愁湖的美?马士图认为,莫愁湖近景有八:郁金堂、胜棋楼、湖心亭、茭塘、渔村、鸭栏、石城渡、九里山,既有人文景观,又有自然野趣。远景亦有八:钟阜晴云、石城霁雪、清凉环翠、冶麓幽栖、秦淮渔唱、报恩灯塔、雨花闲眺、牛首烟峦。山水寺塔,目不暇接,古都美景,几可包揽!

雨花台

你知道成语 " 天花乱坠 " 来自哪里吗?答案就是雨花台。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之《金陵选胜》记载着一个传说:南朝梁武帝时期佛教盛行,有位名叫云光法师的高僧,在这里设坛讲经,感动上苍以至落花如雨,雨花台由此得名。成语 " 天花乱坠 " 也因此诞生。

△ 《江苏文库 · 史料编》之《金陵选胜》

明、清两代,雨花台的 " 雨花说法 " 和 " 木末风高 " 分别被列入 " 金陵十八景 " 和 " 金陵四十八景 ",成了旅游胜地。每年的二月初二社日节,人们在城中设火醮,在乡间作会,带着酒上山游玩。南京城南雨花台就是游人最多的地方。据记载,从二月到三月,雨花台都是热门景区,每晚从这里回家的南京人摩肩接踵。

如今,在这里,你可以触摸历史脉络,感受先辈烈士的精神,也可以欣赏自然风光,品读雨花石、雨花茶文化,理解南京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

中华门

来南京玩,总要爬趟城墙吧。

中华门,古称聚宝门,有 " 天下第一内瓮城 " 的美誉。登上中华门,沿着城墙一路走,几百米就能走到老门东,更远还能走到东水关遗址公园。中华门到东水关的这段城墙,景美人少,可是文脉君的私人推荐哦。

有意思的是,文脉君发现,除了我们熟悉的那些中华门的大历史外,《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江苏手工艺史》还记录了一些久远的岁月片段:

西周至春秋,江苏地望古国、古城星罗棋布,如范蠡在南京中华门外筑 " 越城 ",楚威王灭越筑 " 金陵邑 " 等,高淳今存固城城邑遗址。此时所谓 " 城 ",只是军事据点,不具备生产、集市等城市功能。

△ 《江苏文库 · 研究编》之《江苏手工艺史》

江宁民间有织锦机户 ……" 机户 "(或称 " 机房 ")集中于中华门之东西,南京人称 " 门东 "" 门西 "。" 账房 " 只购进原料发放给机户,叫 " 放料 ";机户自备织机,按号家指定的花色加工织造,向号家领取加工费。

1949 年以来,秦淮灯彩艺人散布在中华门东边营、门西钓鱼台、评事街和宣桥、石坝街和乌衣巷一带,扎灯户一度在百户以上。

△ 大型沉浸式光雕艺术演出《心印 · 中华门》

玄武门

比起前面众多 " 老前辈 ",玄武门的历史相对较短。《江苏文库 · 书目编》之《江苏地方文献志》中记载:" 宣统元年,江督端陶斋制军因公园辟地及筹办劝业会场,新辟丰润门,以通后湖。并筑长堤径达洲上。洲人于今称便焉。"

△ 《江苏文库 · 书目编》之《江苏地方文献志》

1910 年,清政府在南京举办了中国第一届世界博览会——南洋劝业会。会场以丁家桥为中心,东边隔明城墙与玄武湖相邻,为了方便中外游客游览玄武湖,1908 年,时任两江总督的端方上奏清廷,于 1909 年建成丰润门,也就是今天的玄武门。

△ 玄武门老照片

1988 年 1 月,包括玄武门在内的南京明城墙全段被确认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而在 2012 年 11 月,南京明城墙(京城城墙)作为 " 中国明清城墙 " 项目的牵头城市被列入中国世界文化遗产预备名单。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郑文静 张文颖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赵杰 钱念秋 施向辉 是钟寅 部分图片来源于玄武湖公园管理处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艺蘅 钱念秋

来源:江苏文脉

相关标签

秦始皇 秦淮河 南京 江苏 山东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