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在 " 光明乳业 " 的大本营上海,很多消费者发现,ole 等高端超市内的光明乳品变少了。
11 月 12 日,记者在 ole 超市内发现,当前光明如实、光明致优等鲜奶产品的确已经无法在超市内搜索到,有超市工作人员对记者表示,光明的商品是近期刚刚下架,从他所在的门店来看,近期销量的确不佳。
另据蓝鲸财经走访上海多家商超和便利店,光明如实酸奶在盒马 App 上也仅剩一款 950g 大瓶装可选,citys super 以及 blt 精品超市同样搜索不到该品牌。一位 OLE 导购表示,下架的原因正是" 卖不动 ",另一家超市的销售人员同样表示,由于如实 " 卖得不好 ",该产品已经下架了很长时间。
你有买光明乳业的产品吗? 单选
经常买
偶尔买
很少买
不爱乳制品的路过
投票
事实上,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梳理发现,以光明乳业为代表的区域性乳企在零售端遇到的困境并非孤例。
根据日前发布的三季报,光明乳业、三元股份等传统区域乳企均表现欠佳,今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实现收入 206.6 亿元,同比减少 3.4%,实现净利润 3.2 亿元,同比减少 12.7%,其中,第三季度单季净利润亏损 1528 万元。
三元股份前三季度业绩同样出现下滑,其前三季度营业收入 61.50 亿元,同比下降 2.41%;归属于上市公司股东的扣除非经常性损益的净利润 2431.78 万元,同比下降 77.49%。
对此,中国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分析称,在 2019 年后,中国乳制品行业已经呈现伊利、蒙牛 " 双雄并峙 " 的稳定格局。很多的区域品牌已经没有太大的作为。而由于伊利、蒙牛整体的品牌效应,规模效应,粉丝效应已经非常突出,在这种节点之下,乳制品行业已经进入寡头时代,其他中小型乳企只能从细分领域里面去打造自己的一个天地。
行业 " 寡头 " 格局
根据光明乳业三季报,分品类来看,第三季度光明乳业液态奶收入 42.18 亿元,同比下降 2.68%;其他乳制品收入 14.83 亿元,同比下降 6.67%;牧业产品收入 3.66 亿元,同比降幅达到 39%;其他产品收入 3.71 亿元,大幅增长 23.66%。
整体来看,今年前三季度光明乳业的液态奶收入 122.2 亿元,同比增长 1%,市场有所回暖,而业绩下滑主要是受其他乳制品和牧业产业业务影响,后两者收入分别减少了 5.5% 和 29.2%。光明乳业实现营收 206.64 亿元,同比下滑 3%,仅完成了经营计划的 64.47%,比去年同期还低 3.37%。若要达成此前定下的经营目标,则光明乳业第四季度需达成营收 113.86 亿元,是三季度营收的 1.7 倍。
而区域乳企与全国性乳企的业绩则出现了明显分化。
以伊利为例,三季报显示,伊利股份前 9 个月实现营业总收入 974 亿元,同比增长 3.8%,实现归母净利润 93.7 亿元,同比增长 16.4%。
从第三季度的表现看,伊利单季实现营业总收入 312 亿元,同比增长 2.7%,实现净利润 30.6 亿元,同比增长 59.7%,整体业绩表现较今年上半年有明显改善。
从具体业务上看,伊利前三季度液态奶、奶粉及奶制品和冷饮业务收入分别为 654.3 亿元、199.2 亿元和 103.8 亿元,同比增长了 2.1%、6.4% 和 12.9%。特别是伊利的主要收入液态奶业务,在第三季度单季营收 230.1 亿元,同比增长了 8.5%,上半年前两个季度伊利液态奶业务收入分别下降 2.6% 和增长 0.5%。
据第一财经报道,伊利管理层认为业绩增长主要受益于毛利率的增长和销售费用率的下降(下降 0.8 个百分点),一方面是国内较低的原奶价格带来了较低的生产成本,同时旺季产品销售结构的提升,又带动了整体毛利率的上升。公告显示,伊利第三季度单季毛利率提升了 1.7 个百分点。
而另一家泛全国化区域乳企新乳业同样表现强势,其前 9 月实现营收 81.9 亿元,同比增长 9.6%;归母净利润 3.81 亿元,同比增长 22.8%;其中三季度单季收入为约 29 亿元,上涨了 7.3%,归母净利润为 1.4 亿元,同比增长了 19.1%。
乳企拥抱 " 新消费 "
在巨头 " 阴影 " 之下,一些规模相对较小的乳企也在加速与 " 新消费 " 品牌进行整合,希望以此形成市场突破与差异化优势。
日前,君乐宝集团与现制酸奶品牌「茉酸奶」签订战略合作协议,君乐宝斥资战略入股茉酸奶,持有 30% 股份,具体金额未透露。
君乐宝乳业集团董事长兼总裁魏立华在签约仪式上表示,与茉酸奶的合作,对进一步做大做强低温酸奶具有重要意义,双方将在原料、产品、研发、渠道等领域加强资源协同与合作,有助于君乐宝更好发挥供应链实力。茉酸奶总经理顾豪表示,优质原材料是茉酸奶品质的保证,也是消费者的首要考虑因素,合作将全线加速茉酸奶产品迭代升级。
资料显示,茉酸奶创立于 2014 年,2019 年开始进驻一线城市,2020 年进行供应链、财务等体系升级,2021 年开放全国品牌加盟。2022 年,茉酸奶进入快速扩张期,门店增长至 500 余家,覆盖全国 70 多座城市。目前茉酸奶被视为国内最大的现制酸奶连锁企业,有超过 1600 家门店,其中 2/3 的门店分布在一、二线城市。
事实上,在业内人士看来,二者这次的合作可以说是 " 强强联合 "。
朱丹蓬对 21 世纪经济报道记者表示,这一合作一方面可以让茉酸奶获得强大的奶源、资金以及品牌支持,另一方面,对君乐宝来说,其在现制酸奶领域的入局对于夯实君乐宝在整个酸奶领域的领导地位有着非常关键的意义。
" 君乐宝是低温酸奶的第一品牌,而茉酸奶则是现制酸奶第一品牌,这两个第一品牌的强强联合对于中国酸奶的产业结构的提升有很大助益,同时在消费端也会收获更多的关注以及流量。"
事实上,这并非君乐宝在近期的首次资本收购动作,今年 5 月底,皇氏集团(002329.SZ)宣布拟将持有的云南皇氏来思尔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来思尔 ")、云南皇氏来思尔智能化乳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 " 来思尔智能 ")各 32.8996% 的股权以总价款人民币 3.29 亿元转让给君乐宝乳业。转让完成后,皇氏集团将不再持有上述两家公司的股权。
但与此同时,君乐宝一直以来的负债问题也再次浮出水面。在 2022 年 1 月首次收购来思尔部分股权时,皇氏集团公告显示,2020 年君乐宝资产总额为 134.56 亿元,负债总额为 118.69 亿元,负债率达 88.21%。
此外,君乐宝目前仍背负着上市目标。君乐宝副总裁仲曾在接受媒体采访表示:"2025 年君乐宝力争销售额达到 500 亿元。同时,我们已经正式启动 IPO 上市项目,争取在 2025 年完成上市。"
来源 / 蓝鲸财经、21 世纪经济报道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