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想这样一幅互通互联场景:
5 条市域线打通 " 苏锡常 " 轨道交通网,机场、高铁等多个枢纽站可以灵活换乘,城市之间地铁交互连通,票务 " 一卡通 "、优惠 " 全网通 "、服务 " 联网通 ",手机一刷,乘遍全网,绿色交通出行成为时尚选择。
就连城市轨道交通规划建设和配套商业也更快、更精准," 苏锡常都市圈 " 通过轨道交通深度交融,率先令城市群市民感受到 " 风从轨交吹来 "……
11 月 14 日," 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规划 " 在锡启动,初冬时节的太湖之滨涌动着互通互联、融合发展的热潮。
来自无锡、苏州、常州和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专家、业内人士汇聚一堂,对都市圈内线网互通、产业共生、站城融合建言献策,共同按下 " 轨道上的苏锡常 " 加速键。
都市圈内轨交将 " 互通互联 "
" 苏州、无锡之间轨道交通要加快连通,通勤需求太大了。" 家住无锡经开区的李先生每日开车往返苏锡之间,盼地铁已久,李先生的期盼也是两地不少市民的共同愿望。
" 今年,苏州轨交 11 号线与上海地铁 11 号线实现无感换乘,期待与无锡、常州通力合作,尽快畅通线路,加速融合发展。" 启动会上,苏州轨交集团党委副书记、总经理陆文学说,苏州与上海地铁互通为都市圈轨交一体化发展提供了宝贵经验,这一破冰之举为加速苏锡之间轨交互通互联打下基础,两地线网连通指日可待。
目前,我市已完成两轮轨道交通建设,运行总里程 112 公里。不久前,第三期轨交盾构始发,4 号线二期、5 号线已全面开建,6 号线年内将开工建设。市域 S1 线即将贯通载客运行,S2 线正紧锣密鼓开展前期工作。
无锡地铁集团负责人表示,无锡地处都市圈 "C" 位,地铁滚动开发从 " 城市 " 走向 " 城际 ",尤其与周边城市连通线建设,亟需兄弟城市之间协同联动,共同打开局面。
互通互联仍需 " 破局 "。
" 线网互通是轨道交通区域融合的第一步。" 无锡地铁集团相关人士说,充分考虑与苏州、常州的衔接,规划中连通苏锡常的市域线正加快推进," 蓝图 " 的落地还需三市共同推进。
值得一提的是,苏锡常三市均参与了国家发改委基础司《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和路径研究》课题,除无锡作为先行试点城市外,苏州牵头文旅融合专题研究,常州积极提供融合发展相关经验案例。
三市率先探索城市轨道交通多元融合可持续发展模式,有助于为全国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提出更具代表性的示范经验。
产业协同 " 走出去、引进来 "
轨道交通一头连着民生福祉,一头牵动产业发展。
" 在推动线网互通、合力构建资源平台、集力强化技术创新、聚力实现产业协同上三市更应强强联动、资源互补、书写更多协同发展的‘生动故事’。" 无锡地铁集团负责人说。
轨道交通作为公益性行业,实现产业反哺运营可持续发展是全世界共同的课题。
十年前,无锡提出 " 客流增长 + 资源经营 " 共进互补的模式,在经历十余年的探索后,正逐步向 " 产业支撑运营 " 的方向迈进。
" 目前,轨道交通产业已成为我市产业结构向高新转型的重要纽带。" 无锡地铁集团相关人士介绍,无锡地铁已与中国中车、中国铁建等开展央地合作,涵盖新基建、智慧城轨、生态置业、广告商业、物业服务、类金融等产业领域。
对无锡地铁而言,下一步,一方面将推动新型建筑工业化等绿色建造产业 " 走出去 ",另一方面还将结合与苏州、常州轨交上下游产业特点、差异,加快 " 引进来 ",助力无锡地铁 " 五线共建 "。
技术创新期待共同发力。
目前,无锡组建了中车研究院、铁建工科、慧通公司等科研型企业,并挂牌了博士后实践基地和硕士实训基地等教研机构,在绿色建筑、数字工地、智慧运维、防震降噪等方面,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但面对轨道交通全链条的技术革新需求,仅凭一家之力,难以实现。
无锡地铁相关负责人表示,希望三市分工开展创新技术研究,共享研发专利成果,合力推进技术标准体系建设。此外,在产业创新研究方面通力合作,加快轨交产业技术中心落地,实现物业服务的联合推广。
对此,常州地铁集团总经理徐卿表示,常州作为轨道交通产业制造基地,将以绿色城轨、可持续发展为契机,在苏锡常轨交都市圈中取长补短,发挥 " 智造 " 优势,推动合作共赢。
多元融合赋能 " 城市群 " 发展
建立 " 轨道上的都市圈 ",势必面临资源整合。
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为轨道交通一体化发展点题:统筹考虑线路、枢纽、管理、资源、经营等系统融合,聚焦区域协同、站城一体、产城融合,探寻可持续投资、建设、经营解决方案,携手寻找破局之道。
当前,无锡地铁多元融合示范项目有序推进,在都市圈轨交资源融合发展上需进一步 " 牵手 "。
" 苏锡常应当尝试更加密切的招采合作,推动集中采购平台规划建设,在运维资源上‘敞开怀抱’,实现资源、技术的共建共享,在商业经营上加快资源流动,扩大覆盖面,达到共赢局面。" 启动会上,无锡地铁集团相关人士呼吁,三市应当 " 抱团 " 竞争、持续合作,构建三地资源平台,形成 " 产学研 " 合作、人才流动、资源共享的都市圈轨交共同体。
站城融合是轨道交通发展的 " 金钥匙 "。
今年 9 月,全国首届城市轨道交通 TOD 发展大会在锡举办,释放出无锡站城融合发展的积极信号。
目前,无锡在站城融合发展上 " 动作 " 频频,比如,广受关注的 "TOD+ 枢纽 " 开发,是实现三地轨道交通无缝衔接、高效贯通的重要节点。业内人士表示,硕放机场等重大交通枢纽,需要兼顾各城市的客流需求,同时在打造集商业、产业于一体的枢纽经济园区中,更好地发挥轨交作用、支撑客流及自身发展需要。
苏锡常三市山水相连、人缘相亲、路网相互辐射,宛若 " 一家人 "。
此次共同启动《苏锡常都市圈轨道交通融合发展规划》将为三市轨道交通及关联合作的实质推进定下 " 施工图 "。下一步,在中国城市轨道交通协会的推动、指导下,三市将握指成拳、齐心协力,为打造 " 轨道上的都市圈 " 提供新思路,为推动都市圈轨道交通互联、资源优势互补、人才队伍共建、产业结构协同、城市能级跃升作出新示范和新贡献。
来源:无锡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