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15
建筑工人因工致残,法院“撑腰”助其拿回拖欠两年的赔偿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renwen1.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刘赟)近日,南京六合法院执结了一起劳动争议案件,两年前在工地工作时受伤的老沈(化姓)在六合法院的帮助下,终于拿到了拖欠已久的赔偿款。为了表示感谢,老沈还向六合法院送来了感谢信。

老沈是一名建筑工人,2021 年 10 月的一天,他在南京某小区建设地下室排污管道时,不慎从活动架上摔落,造成全身多处骨折、挫伤。南京市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对其作出工伤鉴定伤残九级,高额的治疗费用给本就贫困的家庭带来了巨大压力。

事后,经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裁决,由南京某机电工程公司六合分公司向老沈支付工伤赔偿金等共计 19 万余元。但一直到 2023 年 10 月,该公司仍未履行生效裁决确定的付款义务,老沈便向六合法院申请强制执行。

现代快报记者了解到,因该案事关劳动者切身利益,本案的执行法官在受理该案后,按程序第一时间对该分公司名下的账户进行查控,同时对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反复释法明理。然而,经全面查询及多方调查,该分公司名下竟无任何可供执行的财产,其法定代表人经教育训诫后也迟迟不肯主动支付执行款。

眼见执行工作将要 " 卡壳 ",执行法官决定对该分公司法定代表人采取限制高消费措施,依法限制其高消费行为。同时,执行法官还积极调查被执行人总公司的相关财产状况,深挖被执行人可供执行的财产线索。为了尽早解决老沈的实际困难,执行法官决定依据申请将总公司也追加为被执行人,并冻结了总公司名下的账户。

在采取了一系列 " 硬 " 措施后,执行法官又利用 " 软 " 性劝导,电话联系了总公司和分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告知拒不履行法定义务的后果,督促其尽快履行义务。

在法院的努力下,总公司法定代表人同意与老沈协商还款事宜。

但在第一次调解中,总公司方表示想走工伤保险途径,等到工伤保险的相关材料齐全并通过保险审核后才能给付该笔赔偿款。而这显然与老沈目前的困境不符,老沈拒绝了这一方案,双方调解失败。

在此之后,本想继续拖着的被执行人,在出行需要购买高铁票时终于意识到了事情的严重性,主动给执行法官打来电话。执行法官便组织双方进行第二次商谈。为了尽快解除对其法定代表人的 " 限高令 ",总公司给付了全额赔偿款。老沈当场拿到了拖欠两年的赔偿款,案件圆满执结。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标签

张静 法定代表人 南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