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高达)11 月 17 日,2023 中国体育文化博览会、中国体育旅游博览会(以下简称 " 两个博览会 ")展前新闻发布会在苏州市新闻发布厅召开,2023" 两个博览会 " 将于 12 月 8 日至 10 日在苏州国际博览中心举办。这是自 2013 年 " 两个博览会 " 开始同期同地合办以来,首次牵手江苏,且将从 2023 年至 2027 年,5 年连续落户苏州。
现代快报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作为主宾省的江苏展区,规划总面积 720 平方米,初步规划了文化新传承、体旅新场景、数智新业态、消费新动能等四大主题板块,将结合多媒体手段创新应用、体验互动等活动融入等,从形式和内容上同步打造一个兼具体育运动感和现代科技感的展示环境和沉浸式体验场景,全面展示江苏体育发展成果以及体育文化、体育旅游、智慧体育、体育消费等丰富内容,为江苏和苏州的体育产业发展、文化交流、民间交往搭建展示平台,为促进体育旅游、体育文化高质量发展作出应有贡献。
江苏省拥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以及成熟的体育产业体系。近年来,江苏牢牢锚定体育强省建设目标不动摇,大手笔推进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取得了突出成就。体育产业发展迅速,为江苏省的经济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无论是体育赛事的组织和推广,还是体育产品的数字化赋能,都展现出了江苏体育产业的强大潜力。今年以来,江苏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人民群众体育健康追求、体育文化发展等意愿和需求快速增长,体育产业质效不断提升,体育消费潜力不断释放。
据最新统计,全省体育产业总规模达 5963.68 亿元,增加值 2026.98 亿元,增加值占全省同期 GDP 的比重为 1.65%;城乡居民体育消费总规模 2271 亿元,人均体育消费支出 2667 元;全省人均体育场地面积 4.03 平方米,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口比例 40.6%。在前不久闭幕的第 19 届杭州亚运会和刚刚结束的第一届全国学生(青年)运动会上,江苏成绩均位居前列。
江苏既有浩荡的江河湖海,又有精妙的小桥流水,生态环境优美,拥有深厚的体育文化底蕴和丰富的体育旅游资源。无论是传统体育非遗项目,如船拳、石锁、赛龙舟等,还是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如游泳、射击、排球等,都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优异的竞技成绩。
近年来,江苏各地大力推动体育旅游融合发展、双向赋能,完善户外运动基础设施,丰富产品和服务供给,重点发展水上、山地户外、冰雪、航空、马拉松、自行车等时尚户外运动项目,成功创建了 3 个国家体育旅游示范基地,联合认定 20 个省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基地,2021 年以来共有 34 个项目获评中国体育旅游精品项目,促进户外运动、户外装备、体育旅游全产业链发展。以无锡市海澜飞马水城、南京汤山温泉旅游度假区、苏州澄湖航空飞行营地、昆山乐营淀山湖国际营地等为代表的一批体育旅游基地、户外运动营地,成为体育消费 " 网红 " 打卡地和消费新场景。
2023 年是两个博览会同时同地举办的第十年。十年磨一剑,两个博览会在苏州率先亮剑,和苏州良好的全民健身氛围密不可分。作为 " 两个博览会 " 举办地,苏州是一座古典与现代交相辉映、人文与经济交融共生的 " 双面绣 " 之城,古往今来,苏州的体育文化与历史文化、经济社会的发展一脉相承。
近年来,苏州已初步形成以健身休闲为主,竞赛表演、场地设施服务、运动培训和体育旅游等业态协同发展的产业格局,拥有金陵、迈橙、多威等品牌企业;2015 年世乒赛、2016 年汤尤杯、2023 年苏迪曼杯等国际 A 类单项体育赛事接连在苏州成功举办;苏州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 3.91 平方米,建成体育健身公园 120 余个;在近 5 届夏季奥运会上夺得 8 枚金牌;2022 年,苏州体育及相关产业总规模位居全省第一、全国地级市前列。
今年,苏州展台将首次亮相 " 两个博览会 ",通过 " 人文苏州 · 体育名城 "" 山水苏州 · 旅游胜地 "" 特色苏州 · 体旅融合 "" 活力苏州 · 赛出精彩 " 五大版块的内容,呈现苏州人文、苏州山水、苏州体育的特色和活力。此外目前已确认独立参展的苏州企业有 4 家,主要涉及智慧体育及体育消费、体育科技装备制造、户外运动旅游等行业类别。" 两个博览会 " 成为苏州体育文化和产业发展的新契机、新平台。
两个博览会是展示我国体育文化发展成就,促进体育、文化、旅游融合发展的重要平台。可以说,此次 " 两个博览会 " 落户苏州,是对苏州的充分信任,也是对江苏的期待和重托,不仅为江苏体育文化、体育旅游提供了一个展示和交流的平台,也为江苏体育事业和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了强劲动能。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张宇)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