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海外版 2023 年 11 月 18 日 5 版
11 月 18 日,人民日报海外版用整版刊发稿件《东风劲吹红旗扬》,用生动的语言回顾了红旗品牌汽车 65 年自主创新之路。" 物换星移,这辆红旗车驶入康庄大道;万象更新,这曲 " 红旗 " 谱荡气回肠。" 全文如下:
7 月 15 日,中国一汽第 5577 万辆汽车出车现场。本版图片均由中国第一汽车集团提供。
图①:第一汽车制造厂原貌。 图②:1956 年,第一辆解放牌卡车下线。 图③:20 世纪 50 年代,群众围观红旗轿车。 图④:1958 年,一汽工人研制红旗轿车。
1953 年,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在吉林长春奠基。3 年后,第一汽车制造厂建成投产。70 年来,从 " 为国造车 " 到 " 为民造车 ",从白手起家到布局全球 , 一汽始终将 " 国之大者 " 的责任担当扛在肩头。
70 年来,一汽筚路蓝缕,不辱使命,谱写出一曲中国当代 " 红旗 " 谱。
有这样一个民族品牌,它的诞生是彰显大国威仪、振奋民族精神的象征,它的成长见证了新中国汽车工业的起步与腾飞,它的名字叫做——红旗。
1958 年 8 月,新中国第一辆国产高级轿车红旗诞生。65 年前,红旗轿车带着全国人民的期盼成为 " 国车 ";65 年来,红旗品牌不断创新技术,一边走入寻常百姓家,一边敲开海外市场的大门。物换星移,这辆红旗车驶入康庄大道;万象更新,这曲 " 红旗 " 谱荡气回肠。
一
" 乘东风,展红旗,造出高级轿车去见毛主席。" 回忆起 1958 年,年至耄耋的老一辈一汽人依然激动不已。
那时,新中国刚刚全面完成国民经济发展的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生产能力大幅提高,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初现雏形。然而,在汽车工业上,中国才迈开第一步。
1958 年 2 月 13 日,毛泽东来到一汽视察。他语重心长地对陪同人员说:什么时候能坐上我们自己造的小汽车呀?——这,也是那时全国人民共同的期盼。
此前,举全国之力,新中国第一个汽车制造厂已于 1953 年在吉林长春奠基,1956 年建成投产。1956 年 7 月 13 日,第一辆国产解放牌卡车总装下线。
但是,制造轿车的技术难度比造卡车要高得多。怎么办?在那个充满理想与激情的年代," 困难 " 二字阻碍不了人们的奋进。
时任一汽厂长饶斌提出 " 仿造为主,适当改造 " 的设计原则。经过 3 个月的艰苦奋斗,1958 年 5 月 12 日,第一辆国产东风轿车驶出试制车间。之后,制造一款更高级的、可供国事活动和外宾接待使用的轿车又立刻被提上日程。并且,有了此前的经验,试制高级轿车样车的时间缩短到了 1 个月。
为了研究高级轿车的构造,大家借来了一辆搭载着当时最先进 V8 发动机的外国产高级轿车作为样车。
研制时间紧张,技术条件也相对落后,一汽只好最大程度地发挥集体的力量。参考样车一送到车间,就被工人们迫不及待地拆解研究起来。
样车被拆分打散成 2000 多个零件,一汽全厂工人聚在一起,大家分头去认领自己擅长制作的零件。谁认领了哪个齿轮、哪个轴承,预计何时能做好提交,都被登记在册。这一传奇的场景,被称为 " 赶庙会 "。
边打造零件、边出图纸,制造周期大大缩短了。那段时间,只要是为了造红旗车,无论在哪个工序上,大家都会停下手里的活儿,优先保障这个零件的生产。
一场轰轰烈烈的试制战斗在一汽打响。大家不分昼夜、不分你我,顾不上吃饭、睡觉,拼命地争分夺秒,抢制零件。
33 天后,红旗轿车诞生了。
相比东风轿车,红旗车搭载了一汽自主设计的 V8 发动机,最大功率 200 匹马力,最高时速为 185 公里。并且红旗车的外观更为高大,在设计细节上突出中国特色:传统扇形的进气格栅,车头车标是飘扬的红旗,车尾灯采用宫灯造型,轮胎装饰罩造型采用中国建筑的云纹。
1958 年 8 月 2 日,近 2 万人参加了红旗轿车的命名仪式大会。
傍晚时分,在灯光的照耀下,初生的红旗车驶上一个铺着大红地毯的展台。现场瞬间沸腾了,掌声欢呼声震耳欲聋。时任吉林省委书记吴德给车头上插上了 " 红旗 ",他说:" 我们把这辆轿车命名为红旗,把红旗插在汽车上,插在汽车厂,让插红旗的轿车走遍全中国、走遍全世界。"
2 天后,《人民日报》刊发了一则 700 余字的消息《" 红旗 " 牌高级轿车诞生了》," 红旗 " 的名号开始被更多人知晓。
对红旗轿车的研发人员来说,更繁重的任务开始了。为完善红旗轿车质量,一汽组织了 323 个攻关突击队,其中全厂性重点突击队 32 个。过程中,大家遇到许多前所未有的技术难题。比如发动机液压挺杆,最开始试制出的产品在发动机高速运行中只有 2 分钟寿命。技术工人李刚牵头的液压挺杆突击队,集中了设计、工艺、加工和试制试验等各方面专业人员 150 多人。他们一边研究有关文献,分析国外样品,一边提方案搞试验。试用了几十种不同的材料,最后选定合金铸铁,在淬火工艺上做了 42 次试验,才确定了淬火时间和淬火温度,使最后制成的液压挺杆经受住了 400 小时的台架试验。
终于,在全厂工人的共同努力下,红旗车实现了批量生产。1959 年 9 月,首批 30 余辆红旗轿车和 2 辆检阅车被送往北京。同年 10 月 1 日,红旗轿车首次作为国车出现在国庆 10 周年阅兵式上,一鸣惊人,蜚声海内外。
红旗车的出现,为中国人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民族自豪感。许多老人回忆,那时,来华的外国政要都有三个愿望,一是见到毛主席,二是住进钓鱼台,三是坐上红旗车。只要有红旗轿车驶过北京街头,街上的群众都会停下脚步驻足观看。在中国人心中," 红旗 " 不仅仅是一个民族汽车品牌,更是中国汽车工业的一面旗帜,是 " 中国人民站起来了 " 的象征。
二
走过一穷二白的时期,走进现代化工业化生产的时代,对一汽人来说,新的历史使命从 " 造出红旗车 " 变成了 " 造好红旗车 "。
改革开放初期,国内汽车市场迅速打开。1992 年,第一汽车制造厂更名为第一汽车集团公司。2001 年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外资品牌汽车大批进入中国市场,中国本土汽车企业必须直面转型难题。曾经风光无两的红旗车走上市场后,一度陷入低谷,产品转型升级迫在眉睫。
一汽研发总院首席路胜利对 2006 年的一次对话记忆犹新。
那年夏天,他参加了一场吉林大学汽车学院毕业生的聚会。饭桌上,有老同学突然问道:" 胜利,你的红旗造得咋样了?怎么街上跑得越来越少了?"
这让路胜利一时无言以对,心中很是憋闷。路胜利从小就喜欢车。他还记得,自己小时候,每次在电视机里看见国家领导人乘红旗车驶过长安街检阅部队,都会心潮澎湃。2002 年大学毕业后,路胜利终于进入梦寐以求的一汽工作,那时他就想:" 要干就干红旗,不干总觉得差点意思。"
没想到,入职后,路胜利的心理落差越来越大。彼时,私家车市场牢牢地被外资和合资品牌占据,连公务用车领域红旗车也不再是第一选择。
当其他品牌车辆争相研发新技术、新车型时,红旗车还在摸索道路。路胜利坦言:" 从上世纪 90 年代的‘小红旗’,再到后来的红旗名仕、红旗世纪星,我们的底盘、架构、操作系统等核心技术都是国外的。有一款车型甚至连外观都和人家一样,只是车标不同。就换了个壳子,人家为啥不买‘原装’?"
接受逆境是突破逆境的开始。回想红旗车曾创造过辉煌,不服输的一汽人痛定思痛,面对市场化新课题,开启了红旗品牌的重振之路。
2008 年,一汽集团决定,由红旗品牌推出一款全新车型,以适应主流行政车市场的需求。摆在面前的有两个选择:一是继续借用国外成熟车型的平台,研发时间将会很短,新车也能很快上市;二是进行全新自主开发,但成不成功没把握,何时面世不知道。
最终,坚持自主创新的声音在一汽人中占了上风。" 过去那么艰苦的环境下,前辈们都把‘红旗’干出来了,咱们现在也要对得起这块牌子!"
一汽集团决定为红旗配备一支强有力的创新研发团队。路胜利也如愿成为其中一员。
" 从零开始,每往前走一步都是探索,不知道自己是对还是错。" 路胜利负责平台开发,起初 " 连河里的石头都摸不着 "" 从没想过‘自主创新’ 4 个字这么难写。"
经过 5 年的漫长攻坚,2013 年 5 月,红旗轿车 H7 面世,首次实现了整车全领域、平台与车型同步的深度自主研发,整车主要技术指标国内先进,部分性能达到国际水平。
依靠自主创新研发出一款新车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理顺体制机制,为红旗品牌的长久发展打好基础。
2016 年 11 月,红旗品牌开始由一汽集团总部直接运营,让红旗享受到了更丰富的资源。同时,红旗开始着力打造全新的研发体系,进行全球研发布局。这让懂技术的年轻人发现,在红旗工作,不只有进管理层这一条升职路径,做好技术一样有前途。大家有了奔头,工作劲头更足了。
几十年前,一汽人 " 为国造车 ",为红旗车赋予了独特的精神内核。几十年后,面对充分的市场竞争," 为民造车 " 成为红旗品牌坚守这一精神内核的必由之路。
红旗品牌建设得到吉林省大力支持,提出 " 举全省之力支持中国一汽建设世界一流企业,推进长春建设世界一流汽车城 ",在政策、资源、资金、体制、环境、服务上创造良好条件,助力红旗成为 " 中国第一、世界著名 " 新高尚品牌。吉林省委、省政府成立支持中国一汽发展领导小组,主要领导多次到中国一汽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问题,带头构建紧密型政企合作关系,加快推动中国一汽配套回归、产能回归、排产回归、结算回归、创新回归、人才回归。
2018 年 1 月,一汽集团发布全新红旗品牌战略,提出新红旗的目标客户是 " 新高尚情怀人士 "。为吸引年轻消费者,红旗相继推出多款价格亲民、外形时尚,并融合了智能驾驶系统的车型。
2019 年,红旗销量突破 10 万辆,同时,红旗车消费者中,80 后、90 后等年轻消费群体占比达到 60%。2022 年,红旗品牌汽车销量突破 31 万辆。
从巅峰到谷底,再从谷底重新振兴,在经历变革与转型后,红旗品牌证明了自己具有强劲的韧性和强大的生命力。" 对于一汽人而言,红旗不仅仅是一份情怀和记忆,更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历史的使命感,所以我们一直选择坚守。" 路胜利说。
三
2020 年 7 月 23 日,在吉林考察调研的习近平总书记来到中国一汽集团研发总院,他强调," 一定要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里,要立这个志向,把民族汽车品牌搞上去。"
习近平总书记的殷殷嘱托,让一汽人倍感振奋。红旗车坚定不移走自主创新道路,在关键核心技术上奋力攻坚。
新能源汽车是重塑当今全球汽车产业格局的重要推动力,也是中国建设汽车强国必须抓住的重要机遇。新能源汽车也成为红旗品牌近年来努力开拓的方向。
" 做新能源汽车,我们的技术储备是充足的,研发关键在于如何做大规模、降低成本,同时在技术上突破创新。" 一汽研发总院新能源开发院院长赵慧超举例说,汽车电池低温电芯正是红旗目前正全力研发的一项新技术。
" 一汽坐落在东北地区,冬季寒冷。对新能源汽车研发来说,攻克寒冷气候条件下的电量衰减问题是一项技术难题。红旗新能源汽车就是想解决这个痛点。" 赵慧超介绍,现在,红旗有一个 100 多人的团队专门做低温电芯研发。从优化低温电芯材料,到实现汽车电池精确热管理,团队做了大量尝试。" 目前我们研制出的低温电芯,能保障低温下的电量保持和动力保持,让车辆在低温行驶中整车的动力性基本不下降。零下 7 摄氏度时,汽车电量不衰减;零下 20 摄氏度左右,汽车电量还能保持在 80% 以上。该技术在今年已经投产应用。"
除低温电芯外,红旗新能源汽车还有许多创新技术应用,比如整车无线充电。
" 整车无线充电技术有点像电磁炉的工作原理。通过车底部一个 0.2 到 0.3 平方米的小设备,实现电磁传导充电。" 赵慧超介绍,从充电桩引出电线,在车位地面上安装一个无线装置后,用户就可以在把车停到车位后让汽车自动充电,即停即充,十分方便。" 这项技术的使用也十分匹配红旗品牌舒适豪华的特性。" 赵慧超说。
2023 年 1 月,红旗新能源汽车全球战略发布。红旗还陆续发布了 " 旗帜 " 高端电动智能超级架构(FMEs)以及旗下电动平台 HME、智能平台 HIS 和混动平台 HMP,加快打造面向未来的现代汽车技术体系。" 旗帜 " 超级架构汇聚了一汽集团 8 大技术领域群和 115 项关键技术领域的所有重大突破和全部最新成果,建设完成后将拥有近 1 万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在赵慧超看来,新的战略和架构能够促进红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从而将更有助于推出更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也能进一步鼓励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提升红旗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的先进水平。
为了走好新能源这条新路,红旗品牌已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建成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的绿色数智化灯塔工厂——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厂区大量应用智能机器人及最新自动装配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成立新能源开发院、智能网联开发院等,前瞻储备未来 10 年技术方向,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
前不久,红旗品牌还宣布,技术创新投入将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
尹相睿是一汽研发总院一名从事电驱性能开发的年轻员工。对他来说,从事红旗新能源车的研发工作,最直接的感受是 " 工作流程很顺畅,想做什么项目研发,一般很快就能立项 "。" 我们研发团队的人员整体比较年轻,大家工作也都是干劲十足,大家都希望红旗新能源汽车能在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认可。" 尹相睿说。
根据规划,到 2028 年,红旗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 2/3 以上。对红旗汽车来说,新能源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赛道。通过打好新能源转型攻坚战,带动企业从理念到运营全方位转型,已成为红旗的发展战略。让红旗汽车变得更年轻、更时尚、更科技,向价值链全方位攀升,是红旗的品牌自信,更是文化自信。
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实现了从 " 引进来 " 到 " 走出去 " 的转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 214 万辆,同比增长 75.7%。据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 400 万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出海大潮中,自然也有红旗车的身影。红旗品牌先后登陆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受到了当地用户好评。
" 让红旗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国外友人看到红旗汽车,是我的愿望。" 王丹是一汽进出口公司红旗海外营销部东南亚大区出口业务负责人。2021 年,她来到柬埔寨,开拓当地市场。
王丹在工作中发现,对海外华人客户来说,红旗品牌能够满足海外游子的民族情怀;对柬埔寨本土客户来说,红旗品牌则能代表对中华 " 和 " 文化的认可和追求。
" 慢慢地,红旗汽车在当地每次进行路演展览,总会赢来超高的人气,观摩、试驾的民众络绎不绝,大人、孩子都争相和红旗车合影。特别是海外华人,对红旗的到来都给予了热烈的好评,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号召力。如今,红旗品牌已经成为柬埔寨民众心中备受认可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 王丹说。
2021 年 9 月,红旗纯电动智能 SUV E-HS9 出口挪威,成为中国高端民族汽车品牌批量出口欧洲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外观设计,红旗品牌在欧洲收获了大批粉丝和忠实用户。2022 年在挪威市场正式启动交车后,仅用 6 个月时间交付就突破千辆,位列挪威中大型纯电 SUV 市场第三名、中国品牌第一名,并乘势完成瑞典、荷兰、冰岛、丹麦等欧洲市场的渠道开拓,实现欧洲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快速突破。
在海外,红旗汽车还赢得了诸多荣誉。2021 年,红旗 H9 获得沙特 " 创新豪华汽车奖 "。2022 年,红旗 E-HS9 获得卡塔尔 " 年度电动车奖 ",红旗 H9 获得卡塔尔 " 最具价值豪华车奖 "。
销售数据呈现了红旗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今年 1 至 10 月,红旗品牌完成汽车出口 9022 辆,同比增长 133.2%。
红旗汽车走向海外,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响亮名号,也将中国品质带向世界更多地方。
65 年间," 让插红旗的轿车走遍全中国、走遍全世界 " 的愿景变成了现实。未来,这辆来自中国的 " 红旗 " 将更令人期待!
重大突破和全部最新成果,建设完成后将拥有近 1 万项专利、软件著作权等知识产权。
在赵慧超看来,新的战略和架构能够促进红旗新能源汽车核心零部件的大规模、批量化生产,从而将更有助于推出更高质量、高性价比的产品。同时也能进一步鼓励自主创新、技术研发,提升红旗新能源汽车各项技术指标的先进水平。
为了走好新能源这条新路,红旗品牌已大刀阔斧地行动起来。建成主要生产新能源车型的绿色数智化灯塔工厂——红旗制造中心繁荣厂区。厂区大量应用智能机器人及最新自动装配技术,实现全流程智能化生产。成立新能源开发院、智能网联开发院等,前瞻储备未来 10 年技术方向,构建自主可控的核心能力。
前不久,红旗品牌还宣布,技术创新投入将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新增产能全部用于新能源汽车。
尹相睿是一汽研发总院一名从事电驱性能开发的年轻员工。对他来说,从事红旗新能源车的研发工作,最直接的感受是 " 工作流程很顺畅,想做什么项目研发,一般很快就能立项 "。" 我们研发团队的人员整体比较年轻,大家工作也都是干劲十足,大家都希望红旗新能源汽车能在市场上获得越来越多认可。" 尹相睿说。
根据规划,到 2028 年,红旗品牌的新能源汽车销量将占总销量的 2/3 以上。对红旗汽车来说,新能源是产业发展的核心赛道。通过打好新能源转型攻坚战,带动企业从理念到运营全方位转型,已成为红旗的发展战略。让红旗汽车变得更年轻、更时尚、更科技,向价值链全方位攀升,是红旗的品牌自信,更是文化自信。
四
随着中国汽车工业的高速发展,中国汽车实现了从 " 引进来 " 到 " 走出去 " 的转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中国汽车出口 214 万辆,同比增长 75.7%。据中国贸促会汽车行业分会预计,今年中国汽车出口量将超过 400 万辆,有望成为全球最大汽车出口国。
出海大潮中,自然也有红旗车的身影。红旗品牌先后登陆欧洲、中东、东南亚等市场,受到了当地用户好评。
" 让红旗走出国门,让越来越多国外友人看到红旗汽车,是我的愿望。" 王丹是一汽进出口公司红旗海外营销部东南亚大区出口业务负责人。2021 年,她来到柬埔寨,开拓当地市场。
王丹在工作中发现,对海外华人客户来说,红旗品牌能够满足海外游子的民族情怀;对柬埔寨本土客户来说,红旗品牌则能代表对中华 " 和 " 文化的认可和追求。
" 慢慢地,红旗汽车在当地每次进行路演展览,总会赢来超高的人气,观摩、试驾的民众络绎不绝,大人、孩子都争相和红旗车合影。特别是海外华人,对红旗的到来都给予了热烈的好评,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制造在海外市场的号召力。如今,红旗品牌已经成为柬埔寨民众心中备受认可的中国豪华汽车品牌。" 王丹说。
2021 年 9 月,红旗纯电动智能 SUV E-HS9 出口挪威,成为中国高端民族汽车品牌批量出口欧洲市场的重要里程碑。凭借卓越的产品性能和外观设计,红旗品牌在欧洲收获了大批粉丝和忠实用户。2022 年在挪威市场正式启动交车后,仅用 6 个月时间交付就突破千辆,位列挪威中大型纯电 SUV 市场第三名、中国品牌第一名,并乘势完成瑞典、荷兰、冰岛、丹麦等欧洲市场的渠道开拓,实现欧洲高端乘用车市场的快速突破。
在海外,红旗汽车还赢得了诸多荣誉。2021 年,红旗 H9 获得沙特 " 创新豪华汽车奖 "。2022 年,红旗 E-HS9 获得卡塔尔 " 年度电动车奖 ",红旗 H9 获得卡塔尔 " 最具价值豪华车奖 "。
销售数据呈现了红旗品牌的国际竞争力。今年 1 至 10 月,红旗品牌完成汽车出口 9022 辆,同比增长 133.2%。
红旗汽车走向海外,打出了中国制造的响亮名号,也将中国品质带向世界更多地方。
65 年间," 让插红旗的轿车走遍全中国、走遍全世界 " 的愿景变成了现实。未来,这辆来自中国的 " 红旗 " 将更令人期待!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