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建轩 记者 顾潇)冬天是羽绒服销售旺季,但一些大牌羽绒服价格动辄几千,一般人不太舍得 " 剁手 "。前不久,扬州高邮的孙先生在朋友圈以 " 一折 " 的超低价购买了 " 北面 " 羽绒服。可等收到货后,孙先生发现衣服的质量有瑕疵。较真的孙先生将羽绒服送检,发现是一件假货,从而引出一个制售假冒高档品牌 " 北面 " 羽绒服的窝点。
△小作坊里做出来的 " 高档 " 羽绒服 通讯员供图
前一段时间,孙先生刷朋友圈,看到有商家推介一款 " 北面 " 男士羽绒服,说专卖店标价 2000 多元,最近厂商大促销," 一折起售 "。孙先生怦然心动,就私信这位电商询问详情,对方保证羽绒服是正品。孙先生以为捡了漏,当即点击链接下了单,可几天后收到包裹打开时,发现羽绒服无论是做工用料,还是标签标牌,都与正品大相径庭。发现衣服有问题后,孙先生当即要求退货退款,但对方不承认所售商品是假货,还倒打一耙,指责孙先生胡搅蛮缠。孙先生为此较起了真,当即将羽绒服送到权威部门鉴定,确定 " 假货 " 后,他立即向当地公安和市场监管部门报了案。
执法部门根据孙先生提供的样品和聊天记录等线索展开调查,发现制售假冒羽绒服的窝点就藏匿在高邮当地某乡镇。随后,当地市场监管部门和民警一同上门,将该窝点负责人陈某、秦某、赵某等五人控制住,并当场从生产车间内查获大量成品羽绒服以及假冒的 " 北面 " 标牌标签。
经查,该制假团伙中,陈某和秦某是主犯,二人觉得冒牌羽绒服成本低、利润高,便伙同赵某等三人开设了这家 " 地下制衣厂 "。五个合伙人分工明确,有人采购原料、有人主抓生产、有人打通销路、有人负责网络推广,构成了从生产到销售完整的制假售假犯罪链。据交代,为躲避电商平台的监管,他们平时卖这些冒牌羽绒服都是走 " 朋友圈分享、与客户私聊 " 的路子,以 " 旧款清仓、一折起售 " 等理由,将假货包装成正品,利用人们的捡漏心态,以 200-300 元不等的 " 折扣价 " 销售。
据统计,短短三个月时间,该团伙就生产假冒 " 北面 " 羽绒服八千多件,涉案金额共 200 多万元。目前,当地检察院分别以假冒注册商标罪、销售假冒注册商标的商品罪对陈某等五人提起公诉。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谢静姝)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