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记者 郑文静)近日,原创绘本《两只松鼠一座桥》新书发布会在上海举办,著名儿童文学作家方素珍、著名插画家朱成梁、著名儿童阅读推广者阿甲亲临活动现场,以对谈形式为读者讲述这本新作的创作故事。小天下出版社副社长李党、儿童文学作家余治莹、插画师郝洛玟、图书馆阅读推广人于凤艳、插画师黄淑华以及江苏凤凰美术出版社副总编辑朱婧出席本次活动。
△ 《两只松鼠一座桥》封面
发布会上,两位享誉世界的图画书大师与著名儿童阅读推广者阿甲从 " 桥 " 在我们每个人心中的含义或者童年印象中的 " 桥 " 展开对谈,逐步展现这本新作的魅力。
△ 阿甲老师给大家展示书中的桥
方素珍表示自己作为朱成梁的粉丝,很早之前就想与朱老师合作。在创作这个故事之初,她常常思考 " 桥 " 究竟是什么东西,并在现场展示了她在生活中发现的各种各样的 " 桥 " 的图片,有森林中形似桥梁的树干,有旅途中巧遇的桥梁小摆件,有树林里的影子桥,有朋友手指拼成的手指桥等,最终在她曾经的作品《两棵树》中找到灵感。
△ 方素珍老师讲述创作故事
朱成梁回忆起童年就特别喜欢 " 桥 "。他小时候生活在江南水乡的苏州,能遇见大大小小的各种桥,工作后曾为一场书展设计的海报,创作灵感就是以书籍为桥梁,搭建一座沟通与阅读的桥。每当走过一座桥,他便沉醉于桥两边的美丽景色,也期待着走过桥后去发现对岸的风景。
△ 方素珍老师与朱成梁老师
阿甲认为世界上的 " 桥 " 有太多美妙的故事,作为潮汕人,他童年记忆中就有一座奇特的桥,白天通车、晚上断开的广济桥,见证着历史的变迁。而阿甲作为无书不读的大书虫,他也认为书籍能搭建起一座座 " 桥 "。
现场,两位作者还向读者分享了绘本创作背后的故事。
△ 《两只松鼠一座桥》手工页
方素珍从《两棵树》中汲取灵感,联想到长颈鹿的脖子桥、大象的鼻子桥、大熊的肚子桥等,并最终以歪脖子树搭建的真正的 " 桥 " 收尾,为孩子搭成一座沟通心灵的桥梁;朱成梁的小孙女总是第一时间读他的作品,读过《两只松鼠一座桥》的小朋友在晚餐时便突发奇想,觉得眼前的碗勺也像是一座桥,美好的时刻便被记录保存在书中;阿甲作为本书的推广人,为其撰写了导读文章,还呼吁大家要大量阅读并相信故事的力量。
三位嘉宾的娓娓道来与妙语连珠,极大地激发了读者们对绘本内容的兴趣。在签售的环节,嘉宾同款的赠品毛绒小松鼠胸针,更在现场掀起了热情的浪潮。
△ 嘉宾合影
《两只松鼠一座桥》讲述的是一个关于桥的童话故事,一条河将森林隔成了两半,分别居住在两岸的松鼠冬冬和希希渴望交流,渴望相见。路过的乌龟、长颈鹿、大象、大熊帮助他们过河,可是,小动物们不是每天都来这里,于是,两只松鼠开始了各种跨越分隔河的尝试。
在故事的最后,两棵分别生长在两岸的树伸出了长长的树枝,形成了一座结实的 " 桥 ",在这一部分,图画书使用了独特的工艺,当翻开最后一页时,突然弹出的立体页,使平面的树木变成了真正的立体桥梁,给孩子们带来互动的惊喜,小读者还可以用卡纸自己动手制作动物手偶,开动脑筋,讲出自己的故事。
(出版社供图)
(校对 季林巧 编辑 高霞)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