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22
苏州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以教育数字化赋能基层教学组织建设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年来,苏州大学积极响应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将数字化转型作为推进高校教育治理现代化的一条有效路径。

△学生们参加虚拟教研室学科竞赛经验分享会

从 2018 年开始,学校率先与华为公司共同建设 " 云中苏大 ",2022 年学校入选 " 国家智慧教育平台江苏省首批试点高校 ",同时获批 " 江苏省智慧校园示范校 ",为 " 苏大教育数字化行动 " 的持续推进增能赋势。2023 年,学校对教育资源数字化、教学模式转变、教学评价变革以及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方面经验和做法进行总结凝练,《以 " 四融合 " 落实国家教育数字化战略行动,探索新时代高等教育教学新形态》入选国家智慧教育平台应用十大典型创新案例。

在推进教育数字化转型的过程中,以 " 智能 +" 为特征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成为关键一环。学校积极构建教师教研新形态,不断完善管理体系、开拓线上空间、强化项目引领,巧驭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 " 三驾马车 ",协同助推教育数字化转型,带动教师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完善管理体系,打造没有 " 围墙 " 的大学

如何充分调动全校教育资源,惠及更多师生,真正实现因材施教,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需求?

2016 年 4 月,苏州大学出台《关于加强与改进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若干意见》,明确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工作需要,以多种身份参与不同的基层教学组织活动。这种基层教学组织建设的思路突破了传统单一的组织结构模式,更加适应当下多学科、多领域协同育人的新形势、新要求,对开展跨学院、跨学科、跨领域的教学改革发挥了重要的支撑作用。

△苏州大学首批招生微专业

2020 年,苏州大学 " 微专业 " 正式启动。作为创新基层教学组织形式的生动实践,学校以优势学科和现有在线开放课程建设为基础,精心打造了 " 国际人道工作实务 "" 未来脑科学 " 等 22 个在线 " 微专业 ",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教学模式,探索本科生跨学科学习新路径,其中 80% 的微专业教学团队都是跨学院、跨学科或者跨校、校企联合组建。

各类新型基层教学组织成立后,结合数字信息技术实现高效的运作和管理,则成为接下来所需要重点谋划的工作。

为扎实推进基层教学组织的常态化建设,学校创新设计开发了 " 基层教学组织电子档案袋 "。各基层教学组织利用平台制定活动计划,定期开展专题研讨、集体备课等教研活动。同时,学院负责督促和指导相关建设工作,学校也将相关数据作为基层教学组织和学院有关考核以及评奖评优的重要指标,最终实现了可量化的闭环管理。

开拓线上空间,探索 " 智能 +" 协同教研新形态

为着眼于示范引领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建设,学校开始积极探索 " 智能 +" 协同教研新形态。

2022 年,依托 " 云中苏大 ",一个集线上教研互动、在线研修培训、教学资源共建共享、教研数据分析等功能为一体的 " 虚拟教研室教研云空间 " 开始启动建设。

△苏州大学举办虚拟教研室 " 一室一公开 " 首场活动

作为对传统教研室的发展创新,虚拟教研室具有人员组成灵活化、组织载体信息化、教研内容多样化、教研方式互动化的特点。2023 年,学校积极组织 " 一室一公开 " 活动,推动和宣传虚拟教研室建设成效。

前不久,在放射卫生学虚拟教研室公开教研活动中,来自苏州医学院放射医学与防护学院、江苏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上海仁机仪器仪表有限公司的十多位专家从各自不同研究领域出发,聚焦教学内容 " 核废水排海的环境影响及其放射性检测 " 开展了一场 " 云上 " 研讨。会上,各方专家畅所欲言,并结合动画模拟、数据可视化展示、视频演示等信息化技术手段,交流教学研究成果,进一步提升教研教改水平和教育教学质量。

在智能技术的加持下,各虚拟教研室在开放融合、校际协同、资源共享等方面都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商学院的 " 基于大数据的商务决策与分析课程(群)虚拟教研室 ",以跨学科人才培养为目标探索专业的数字化转型升级;传媒学院的 " 理解广告课程虚拟教研室 ",以国家级线上一流课程建设为基础,广泛开展校际教学教研协同;苏州医学院的 " 医学机能学教研室 ",积极推动与西部院校特色教学资源的共建与共享等。

强化项目引领,数字化拓宽强师之路

教师数字素养与技能提升是建设新型基层教学组织的关键要素。学校通过开展 " 数字强师 " 系列培训活动、" 金师工作坊 " 品牌工程、设立教育信息化专项研究课题等,多途径提升教师虚拟教研的数字胜任力。

今年 5 月份,一连三场高质量的学术报告出现在苏州大学第四期数字强师班上,从江苏高校教学数字化案例分享到对计算机教育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考,再到 ChatGPT 人工智能助力教育数字化转型。来自江苏省教育厅、省高等学校教育信息化研究会和知名高校的三位专家,结合教育数字化的宏观背景和技术变革趋势,对高校的数字化创新发展、教师数字素养的提升等方面进行了详细的解读和深入的分析。

此外,2022 年学校专门立项了一批教育信息化教改研究课题,引导教师就在线教学评价、师生身份角色重塑、网络教研空间建设和应用等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项目实践中提升教师对数字化教学的研究与改革能力。

下一步,学校将进一步探索完善新型基层教学组织常态化管理机制,加大投入优化数字化教学和教研环境,推动数字强化赋能教育教学,积极打造数字化强校,全面助力本科教育高质量发展。(苏州大学供图)

通讯员 尹喆 现代快报 + 记者 何洁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教学 苏州大学 数字化转型 智慧教育 教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