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1-22
康广仁墓志入藏句容市博物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日," 戊戌六君子 " 之一的康广仁墓志正式入藏句容市博物馆。现代快报记者从该馆了解到,墓志原保存于句容市天王镇农林村。为更好地保存、展示并充分挖掘背后的历史文化,农林村将其捐赠给句容市博物馆收藏。

△捐赠现场

墓志为康有为书写

句容市博物馆(市先吴文化博物馆)副馆长刘玉斌告诉记者,墓志为石质,长 27.7 厘米,宽 24.5 厘米,边缘略有破损,上刻 " 清维新烈士候选主事康广仁圹志 " 十四字。" 从字迹上看应是康有为所写。"

康有为是我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维新派领袖,戊戌变法失败后,被清朝廷通缉,一度流亡海外。康广仁是康有为的弟弟,本名有溥,字广仁,广东南海人。清朝末年,康广仁在戊戌政变时被捕入狱,其称 " 若死而中国能强,死亦何妨?" 不久后,便与谭嗣同等 6 人遇害,时年 31 岁。6 人被称为 " 戊戌六君子 "。

为什么康广仁的墓志会出现在句容?刘玉斌介绍,从目前可查证的记载看来,康有为晚年曾居住在茅山。康广仁遇害后,遗体被运往广东南海县家乡安葬。之后,康有为以茅山乃 " 列仙所托神 ",便将康广仁迁葬于句容茅山近旁。20 世纪 70 年代,康广仁墓遭毁坏,墓志被挖出后弃之于田野;20 世纪 80 年代平整土地时又重新发现,之后便一直保存在句容市天王镇农林村委会。

△康广仁墓志

其母墓碑存于茅山道院

据句容市文史专家研究:自 1917 年秋起,康有为便隐居茅山,潜心研究堪舆学,兼及《道藏》,并为茅山道院道士讲授《道德经》。因康有为的到来,大量文人雅士、商贾政要前来拜访,茅山一时热闹起来。在茅山隐居期间,康有为在茅山山麓开辟了 " 述农农场 ",又将母亲及弟弟迁葬至句容。

刘玉斌介绍,此前康母劳氏的墓碑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在句容茅山镇白云村被发现,当时被铺作机耕道用,现在存放于句容茅山道院之中。发现的这块康有为所书的 " 葬母碑 ",碑身为白矾石,多有残缺,字体为古隶。虽饱经风雨,字迹多仍可辨,通过文字比对,可知其为《清一品太夫人南海康氏显妣劳太夫人墓表》。碑中记述了康有为家庭境况,以及其母一世含辛茹苦,躬辛哺养子女;康有为变法失败,流亡海外,其弟康广仁被害于北京,康有为怕母亲有伤子之痛而隐瞒实情,以及未极尽孝道等内容。

△ " 众妙 " 碑刻

" 除了这两块碑在句容之外,还有一块康有为在茅山题字的‘众妙’碑刻也是很少见的。" 刘玉斌介绍," 众妙碑 " 现镶嵌于茅山元符万宁宫勉斋道院内的墙壁上,每一字为一块方砖刻成。题刻长 95 厘米,宽 37.5 厘米。其表示,这些碑刻都是印证康有为晚年生活在茅山,且迁葬亲人于此的确凿物证,而此前康夫人张氏的墓志则在金坛被发现。

现代快报 + 记者 曹德伟

(受访者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谢静姝)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