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4 日,吉林省第 163 例(全国 16454 例)造血干细胞捐献者刘双双在吉大一院成功捐献了造血干细胞。她的 " 生命种子 " 将挽救一名年幼的血液病患者生命,帮助其重获新生。
采集当天,吉林省红十字会党组成员、秘书长姚玉海,中华骨髓库吉林分库主任刘艳丽到现场慰问刘双双,为她颁发了荣誉证书,感谢她挽救患者生命的爱心善举。
多年来,刘双双一直坚持无偿献血,在 2020 年的一次献血时,初次了解到造血干细胞捐献,在听工作人员介绍了相关知识后,她便同意加入了中华骨髓库。入库一年后,她得知自己与一位血液病患者配型成功,但由于患者的原因,这次捐献没能成功,这让刘双双感到很遗憾。
今年 10 月,工作中的刘双双再一次接到了吉林分库的电话,告知她又一次与一名白血病患者匹配成功。刘双双考虑到目前的工作、家庭和自己的身体情况,她犹豫了,表示要好好考虑才能最终答复。吉林分库的工作人员与刘双双进行了仔细地讲解,通过很多捐献者实例向她传递了 " 捐献无损健康 " 的理念,同时她还是那位患者的唯一供者。最终,善良的刘双双放下 " 包袱 ",在长岭县红十字会工作人员的陪同下,前往采集医院准备捐献。
与刘双双配型成功的是一名年仅 4 岁的白血病小患者,她说:" 我是一名母亲,将心比心,我懂孩子生病对一个母亲、一个家庭的打击有多大。我为我自己的决定感到庆幸,如果当时我真的没有同意捐献,那这个宝贝可能就失去了这份生的希望!在我犹豫不决时,我女儿说‘妈妈,你换位想一下,如果我得病了,你希不希望有人来救我呢?妈妈我特别支持你去帮助别人。’孩子的话真挚而温暖,让我觉得自己之前所有的顾虑都太不应该!既然选择加入了中华骨髓库,那么我们就不应该退缩,要用实际行动去兑现自己的承诺。"
入院捐献前,患者家属委托工作人员转交给刘双双一封感谢信,信中写道:" 您的捐献不仅为我的小孩带来了新的希望,也同时为社会建立了一个榜样,传递着人与人之间互助关爱和友善的正能量 ...... 我会将您的善意和奉献珍视在心,并告诉孩子是您给了他二次生命,教导他以后以您为榜样,将这份爱和希望传递下去。"
其实,在刘双双准备来长春前,她的女儿正在高烧,但是采集不能延期,所以她只能含着眼泪、忍着不舍,在女儿最需要她的时候离开家,去拯救另外一个孩子的生命。
刘双双在捐献之前发了一个朋友圈,表达了她对那位小患者的牵挂和祝愿:" 你我素不相识,是‘髓’缘把我们的心连在一起,我的世界里又多了一个牵挂的人,同在蓝天下,我会用爱心托起你的生命,为了美好的明天让我们一起努力加油,愿你早日康复!"
来源:中国吉林网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