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新闻 | 湖北 2023-11-27
“钢铁巨龙操盘者”杜殿逵:十年铸就壮丽工程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盾构机是新时代的大国重器,承载着城市地下空间快速发展的使命,每一条地铁隧道的贯通,都离不开无数地铁建设者披星戴月、栉风沐雨的主动担当,积极作为。杜殿逵,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首席盾构操作手,他扎根地铁建设 14 年,在无数地铁建设项目中默默坚守,用热忱和责任点亮城市生活之光,被称为 " 钢铁巨龙操盘者 "。不久前,杜殿逵凭借一手绝活,在湖北省第二届 " 鄂有绝活 " 大赛的舞台上,捧回了 " 最佳绝活奖 "。

盾构机是集机、电、液、气、传感于一体的大型自动化掘进设备,需要熟悉零件 5 万余个,千余个控制点,操作难度极大。随着城市轨道交通网越织越密,新建地铁施工的难度和风险不断提升,长距离、复合地层、小净距下穿既有线隧道是地铁隧道施工中最难的环节,需要通过精准操作达到 " 零沉降 ",平稳推进保证 " 零扰动 ",快速施工确保 " 零失误 "。在多年的工作实践中,杜殿逵结合实际、不断创新工作方法,练就了 " 小净距、复杂地层下穿既有线成套技术 " 的绝活,在他手中,盾构机仿佛变为 " 金刚钻 ",不管面对什么样的风险与障碍,都能化险为夷,确保隧道安全,实现高效施工。

深圳机场线项目的工作经历至今让杜殿逵难以忘记," 深圳机场线需 8 次下穿既有 11 号线,新修隧道和既有线距离十分近,最小间距仅 2.4 米,如同在动脉血管旁做手术。" 杜殿逵说,为克服该项目上土下岩强差异、地层姿态控制难、掘进超方、刀具磨损大等难题,杜殿逵和团队成员经过反复商讨,上百次的摸索试验和论证,最终运用了气压辅助模式掘进技术。就像是给一个巨大的气球充气,精准注入气体维持了地下空间的稳定和安全,同时,首创多层次组合五步注浆体系,突破了传统注浆技术,有效控制了地层塌陷和既有线沉降等风险,将地面沉降控制在 ±0.86 毫米以内,实现了零沉降。

杜殿逵始终扎根隧道建设一线,常年奔赴在全国各地,哪里有施工难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在成都,他成功在富水砂卵石地层中下穿运营地铁隧道,是我国首次在富水砂卵石地层成功下穿既有线;在广州,他在天文大潮中成功穿越珠江,如同 " 穿山甲穿豆腐 ";在武汉,他在严西湖湖下掘进 1.3 公里,刷新了武汉地铁盾构下穿湖泊的最长距离记录,实现 " 零沉降、零扰动、零延误 "。他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爱岗敬业、甘于奉献、争创一流的劳模精神,体现了新时代技能人才砥砺报国的强烈使命感。

一次次攻坚克难、一次次创新求索,杜殿逵先后在 20 个城市参与盾构施工,多次安全优质地完成了盾构掘进任务,累计施工总掘进 30000 多米,完成了一个又一个壮丽工程。在多次下穿大江、大河、既有线路中,地层损失率、管片错台量、隧道轴线偏差等核心指标保持在毫米级,均超过了国家标准要求,创下了中铁十一局盾构施工操作史上的多个 " 首次 ",在行业中树立了标杆。

近年来,杜殿逵先后编写了国家级 QC 成果 12 项、省部级 QC 成果 14 项,获评省部优秀工法 3 项,拥有发明专利 8 项、实用新型专利 14 项,相关下穿既有线技术成果获得省部级等各类科学技术进步奖 4 项。

如今,杜殿逵已经成为中铁十一局城轨公司首席盾构操作手,他在努力干好本职工作的同时,还用自身所学带动更多的青年员工成长成才。目前,他已经培养出 80 余名徒弟,带动 3000 余人从农民工转变为产业工人,助推公司盾构施工总里程超过 600 公里,为公司累计创造经济效益达 6500 万元。

相关标签

地铁 湖北省 自动化 大国重器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