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2 日,江苏省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在南京召开。会议强调,要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和习近平总书记对江苏工作重要讲话精神,全面落实全国宣传思想文化工作会议部署,以社会主义文化强省建设为总揽,勇担新的文化使命,着力把江苏打造成为习近平文化思想的生动实践地、中华民族现代文明建设成果的重要展示地,为中国式现代化江苏新实践提供坚强思想保证、强大精神力量、有利文化条件。
备案电影项目 569 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 116 部,在院线上映 71 部,精品佳作不断 …… 自 2018 年电影工作转隶以来,江苏电影用一份份亮眼的成绩单,彰显蓬勃发展的活力。回溯这五年,江苏电影在内容生产、基地建设、平台搭建等方面积累了诸多经验。
展望未来,江苏电影将推出更多思想精深、艺术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力作,精心讲好发生在江苏大地的中国故事。
佳作频出,江苏电影大有可为
江苏电影市场向来广阔、底蕴深厚。从江苏影人吴永刚的《神女》、费穆的《小城之春》等闪烁于中国百年影史的璀璨成果,到近几年江苏出品的《守岛人》《八角笼中》《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以下简称《封神第一部》)等电影精品,江苏用扎实的脚步,一步一步走出了独具特色的 " 苏产电影之路 "。
这背后,离不开江苏电影的一系列孵化举措,离不开江苏影人的守正创新。
好电影诞生的第一步,是一个好剧本。自 2020 年 8 月起,江苏连续四年打造 " 江苏青年电影编剧集训营 ",为江苏电影培育造就了一批德艺双馨的电影人才,创作出更多有筋骨、有道德、有温度的作品。
连续四届的江苏省优秀电影剧本征集活动,更是掀起热潮。自 2020 年以来,共征集了千余部作品,目前评选出 17 部优秀、创意电影剧本。《狂热的欠条》《生煎富豪》《较量》《西施笑》《落花满天蔽月光》等近 10 部获准备案立项或找到投资方,进入剧本孵化实质性阶段。
5 年间,江苏共备案电影项目 569 部,获得公映许可证的影片有 116 部,在院线上映 71 部。
2020 年,江苏重磅打造的战争电影《解放 • 终局营救》斩获了金鸡奖 " 最佳美术 " 奖;2021 年上映的江苏出品电影《守岛人》,先后斩获了金鸡奖最佳故事片奖、第十六届精神文明建设 " 五个一工程 " 优秀作品奖、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等奖项。
同年上映的电影《邓小平小道》,也获得了第十九届中国电影华表奖最佳故事片等。
2023 年 11 月,江苏企业领衔出品的电影收获总计超过 12 项提名,其中《封神第一部》和《觅渡》两部电影斩获大奖。
江苏历来是电影诞生的沃土,江南文化、大运河文化、长江文化等在此汇聚,一些植根于江苏本土文化的电影,漂洋过海,圈粉无数。其中," 非遗 " 纪录电影《天工苏作》便是个中翘楚,上映后该片接连登陆北美、东欧等海外主流院线,中国的绝美非遗扬帆出海。
市场完备,江苏差异化打造电影高地
从 2018 年走来,中国电影市场经历几多磨难,但发展基调却总是向上昂扬,江苏电影市场亦是。在这其中,江苏成熟的影院建设、多元化的发展措施和影迷的热爱支持成为江苏电影稳步发展、迅速复苏的关键。
据江苏省电影局初步统计,截至 2023 年 10 月底,江苏全省共有影院 1222 家,银幕 7685 块,其中,乡镇影院 383 家,银幕 1858 块,乡镇影院覆盖率为 34.8%。
相较于 2019 年,全省影院增加 301 家(增长 32.6%),银幕增加 1714 块(增长 28.7%),其中,乡镇影院增加 148 家(增长 62.9%),银幕增加 557 块(增长 42.8%),乡镇影院覆盖率提升 17.1%。
从整体票房看,2023 年 1 月 1 日至 11 月 13 日,在 2023 年中国电影票房突破 500 亿大关之际,江苏产出票房超 47.18 亿元,占全国票房 9.43%;场次 1031.09 万场,占全国场次比 9.21%;人次 1.13 亿,占全国人次比 9.64%。超过 2022 年全年,市场复苏速度高于全国平均水平。
今年,江苏企业领衔出品的电影共有 14 部面世,总票房超 53.92 亿元,占今年全国已上映影片数量的 3%,为电影市场贡献了 10.7% 的票房。值得注意的是,《封神第一部:朝歌风云》全国票房超 26.33 亿元,《八角笼中》紧随其后,全国票房超 22.07 亿元,两部影片分列 2023 年度国内上映影片票房第 5、6 名。
从档期票房看,近年来,电影春节档、暑期档、国庆档等重要档期,江苏电影市场均有不俗表现。其中,2022 年春节档,江苏电影票房 7.16 亿、观影人次 1309 万,票房和观影人次均位居全国第一;2022 年国庆档,江苏电影票房 1.72 亿元,全国占比突破 11%,提升至 11.6%;2023 年春节档,江苏电影票房 7.17 亿,较疫情前 2019 年春节档增长 14.34%,票房和观影人次均位居全国第一。
在院线电影市场之外,江苏更是通过多样举措,让电影市场呈现出差异化、多元化的发展特点,打造了多项影展活动品牌。
2019 年,围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70 周年等重要时间节点,于扬州、南通、镇江等地举办多场红色影片电影展映;
2020 年," 致敬经典 · 国际修复电影展 " 在苏州成功举办,这场属于艺术电影的盛会,至今已走过 4 年,形成了独具江苏特色的主题影展品牌;
2021 年,开展 " 四史 " 教育电影课,精选 20 部数字修复红色经典影片,以电影课的创新形式服务党史学习教育和 " 四史 " 宣传教育,观影 27.4 万人次;
2022 年,在江苏全省开展优秀影片基层 " 五进 " 公益展映活动,全省放映 1500 场,观影 22 万多人次;
2023 年,在非档期指导在苏院线、影院举办影展,南京、苏州、无锡、常州等地先后举办意大利、法国、伊朗、俄罗斯、以色列电影展以及香港电影展等,更好满足差异化观影需求,进一步挖掘市场潜力。
" 软硬 " 并举,创新打造电影沃土
这一系列亮眼的成绩背后,离不开江苏的电影沃土。从新政策的发布与实施,到影院的建设与布局,再到平台的屡次创新,5 年来,江苏用一个个实在的举措拥抱喜爱电影的创作者与影迷。
2019 年,出台《江苏省电影发展规划(2019-2023)》,制定《江苏省电影三年重点工作计划(2019-2021)》,承办全国乡镇影院建设推进会。2020 年,江苏率先推出 " 苏影十条 " 从财税、金融、用工等方面降低企业损失,探索电影与金融创新互动,推出 " 政银担 " 战略合作。2022 年,又率先在全国将电影业纳入省级政府纾困政策大盘," 苏政办 22 条 " 明确提出对电影业纾困政策,会同 11 个省级部门出台《关于江苏省电影行业相关助企纾困政策的服务指南》。
电影金融产品 " 苏影保 " 已升级至产品更为细分的 3.0 版本,自推出以来,向电影业共计发放贷款超 4 亿元。建立重点影片创作生产服务指导机制,研究制定出台《江苏重点电影项目支持实施细则》,为重点影片创作生产保驾护航。
江苏的影视基地更是蓬勃发展,为电影创作助力。其中,无锡国家数字电影产业园聚焦智慧拍摄、智能制作、算力系统开发应用,开创 " 中国影视基地 3.0 时代 ";扬州电影基地建设步入尾声,一期 18 个现代化高标准摄影棚、1 座建筑面积为 9000 平方米的世界一流水下水景摄影棚即将启用;苏州昆山影视基地不仅有专业影棚、实景外景拍摄地,更有完善的生活服务和公共服务配套。
此外,5G 智慧虚拟摄影联合实验室、5G 数字影视创新中心等科技拍制平台,已经落户无锡。苏州太仓依托电影《郑和下西洋 1:沧海幽冥》IP 授权,积极开发周边产品,进一步打造优质文旅载体,是江苏电影 IP 开发的一次新尝试。
未来可期,江苏电影正 " 青春 "
过往的成绩,皆为未来的序曲,于江苏的电影从业者而言,接下来应秉持开放包容、坚持守正创新,切实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创作出更多无愧于时代和人民的优秀作品。
属于江苏电影的故事仍在继续," 青春 " 许是一个最好的注脚。朝气、希望、活力、在路上,是江苏电影的姿态,亦是江苏电影能够向上向好发展的重要因素。
接下来,江苏电影将持续发力,带来一系列重大电影项目,包括《郑和下西洋》《澎湖海战》《战争 1840》《狂爆》《飞向开普勒 22B》《天堂旅行团》《透明侠侣》《她的小梨涡》《再会长江》等。
坐落于姑苏区景德路 523 号长船湾青年码头东岸的江南分馆,正在紧锣密鼓地建设中,预计将在 2024 年元月竣工挂牌,在充满生机与希望的春天,正式对外营业。届时,将常态化开展电影放映、艺术普及、主题展陈、文创开发,以及各类电影展映活动。未来将打造成为长三角地区的艺术电影殿堂,助力电影强国建设。
现代快报 + 记者 郑文静 李鸣 李艺蘅
来源:光影江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