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 月 28 日,省政府新闻办公室召开新闻发布会:近年来,陕西持续推出人社政策 " 组合拳 ",鼓励高校、科研院所等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办企业和兼职创新创业。
据介绍,为激发人才创新创业活力,我省从激发活力、表彰激励、成果转化等方面持续优化创新生态,将科研人员创业的离岗期限由 3 年延长至 6 年,明确了离岗期间各项权利、福利待遇不受影响。近三年,陕西已有 5000 余名事业单位科研人员离岗创业。
同时,陕西省创新开展技术转移转化人才职称评审工作,在工程系列中增设技术转移转化职称专业,进一步完善评价标准,畅通申报通道。目前,全省已有 417 人取得技术转移转化专业职称资格。
人才是第一资源。为畅通人才引进渠道,省人社厅紧扣我省重点产业方向,编制《2023 年陕西省制造业 24 条重点产业链急需紧缺岗位人才需求目录》,为合理引人引才提供科学依据。建立特殊、急需高层次人才引进 " 绿色通道 ",由科研单位自主招聘博士毕业生,将基层科研单位专业技术高级岗位比例提高至 35%。近三年,陕西省成功引进高层次人才 8000 余人,事业单位自主招聘急需紧缺人才 1.5 万人。
在完善人才培养机制方面,陕西省围绕重点产业链、基础研究、实体经济等精准选人育人,持续推进技工院校工学一体化培养。截至目前,全省共有专业技术人才 221 万人、高技能人才 159.6 万人,其中包括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 1965 人、获中华技能大奖者 10 人、全国技术能手 99 人。
近年来,陕西省充分发挥平台在集聚创新资源、支撑创新发展、转化创新成果等方面的作用,强化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基地等创新平台建设。近三年,省级财政用于支持博士后创新创业的资金达 8700 万元,新设博士后流动站、工作站、创新基地 46 个。目前,陕西省共有博士后科研平台 407 个,年均进站博士后 1100 人。依托博士后创新创业、人力资源、职业技能等赛事平台,陕西省培养了一大批优秀技能人才。
就业是民生之本、发展之基。近年来,我省实施就业优先战略,强化就业优先政策。在助企纾困方面,陕西省落实减负、稳岗、扩就业政策,2021 年以来,通过阶段性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为企业减少成本 122.59 亿元,发放失业保险稳岗返还资金 28.12 亿元,发放一次性扩岗补助 5400 万元,有效缓解企业经营压力。
陕西省通过组织实施职业技能提升工程,加速壮大技能人才队伍,力争到 " 十四五 " 末,全省技能人才总量占就业人员的 30% 以上,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的三分之一,为企业创新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在坚持把高校毕业生就业作为重中之重的同时,陕西省聚焦农民工等重点群体,坚持外出转移就业和就地就近就业并重,深化苏陕劳务协作,培育打造了 90 余个劳务品牌,持续巩固脱贫人口就业帮扶成果。
来源 / 陕西日报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