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加强对迁徙候鸟及栖息地的保护,根据有关规定,11 月 28 日,贵州省林业局发布《贵州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第一批)》的通告,划定 36 个贵州省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第一批)。
上述重点保护区域包括草海等 10 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锁黄仓等 5 个国家湿地公园,清镇红枫湖等 3 个风景名胜区,湄潭百面水等 3 个省级自然保护区,榕江月亮山等 10 个市(州)级、县级保护区以及从江翠里等 5 个候鸟迁徙通道重要区域,涉及 7 个市(州)、35 个县(市、区)。
具体如下:
省林业局要求,各有关林业主管部门、自然保护地管理机构要明确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责任部门、责任领导和责任人。在候鸟迁徙季节,要组织基层林业站和自然保护地管理人员、护林员开展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的巡护巡查,及时发现和报告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
同时,各地要持续组织开展清网、清套等专项行动,坚决消除威胁候鸟安全隐患。要充分发挥野生动植物违法犯罪打击整治联席会议制度,依法严厉打击乱捕滥猎候鸟等野生动物违法犯罪行为。各有关陆生野生动物疫源疫病监测站要将候鸟迁徙通道重点保护区域纳入监测范围,确保第一时间发现和报告候鸟等野生动物异常死亡情况。
通告自 11 月 28 日起实施。
据了解,鸟类迁徙通道是指鸟类繁殖、迁徙和越冬的栖息生境或栖息地,也包括迁徙时集中经过的特殊地理位置,如山谷、垭口等。
来源 贵州日报微信公众号、贵州省林业局网站
编辑 周欢 /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