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实在不敢在刘献琛先生的《九州掠影集》面前吱声。这是一部厚重的书,一部以格律诗的形式,对赤县神州大地上的名胜古迹,掌故传说全方位记述的书。我抽时间翻了翻书,有一种 " 呜呼 " 的感觉。即足不出户,则天下风物尽收眼底,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一位老先生,一个饱学之士,言近而旨远,目送而手挥,眼前景、心头事、弦外音,带你作一次满世界的逍遥游。
作者毕业于兰州大学历史系。兰州大学是一所好学校。历史系就更为有名。河西走廊史、西域史、草原史、游牧民族史,都在此涉猎之列。这当然是由于特殊地理位置的原因。前几年听说兰州大学要改名,我说不能改,这是一个有来历的大学,已经辉煌一百一十多年之久了。它还曾叫过国立兰州中山大学。
用格律诗写这种纪游性质的诗,是一种文化传统,古来有之。我们能从碑载文化中找出许多的名人名篇。中国的新诗发展史,较现在也已经一百又二十年了。最初,白话诗是作为对古诗的反动而出现的。五四新文化运动中,激进的文化人认为格律诗传统已不适应于时代需求,需要白话入诗,更造出一种新的文学式样来。然而时至今日,我们看到,格律诗并没有过时,而是旧瓶装新酒,呈现出方兴未艾之势,而新诗的发展,也并不见得尽如人意。所以这里这样说吧,两种形式并存,各好其好,那样最好。
我是中华诗词学会的发起人之一,而它的首倡者是时任甘肃省政协主席的杨植霖老人。杨植霖是老革命家了,当年抗日战争时曾与乌兰夫一起创建内蒙人民军,他任总司令,乌兰夫任总政委。杨老先生还写过一本书,叫《王若飞在狱中》。
杨老先生广撒英雄帖,倡导成立中华诗词学会。继而又去延安,拜访他的老部下,地委顾问黑振东,又去西安,拜访他的老部下,省纪检委书记杨鸿章,又去内蒙,拜访自治区政协主席布赫,又去北京,拜访全国政协副主席楚图南、周谷城。
中华诗词学会成立大会,于 1985 年农历五月初五,即端阳节,即屈原纪念日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隆重召开。陕师大教授霍松林担任首届会长。我也参加了会议,被推荐为理事。
也许在当时格律诗正火热的时期,也已经从全国其他地方,有过类似这样的倡议活动吧。这些我不知道。我只能把我所知道的告诉你。
中国的格律诗的发展,随着各省市自治区诗词学会的纷纷建立,至此有一个鼎盛期的发展。我想,刘老先生的这部煌煌大作,该是这个发展的成果之一吧!
容我再细细地读,面对一张中国地图,按图索骥,慢慢地读,慢慢地品味。它当历史书读可,当文化读物可,当地理书读亦可。
陕西石泉县汉江之滨鬼谷子岭鬼谷子庙有一幅残联,叫 " 星宿罗胸,河山寓目 "。这是多大的气派呀!满天星宿罗列在我的胸膛里,无限河山装点着我的眼目!
而读刘老先生的《九州掠影录》的出版,叫我有了上述的感觉和豪迈。
我祝贺《九州掠影录》的出版。刘老先生有一位好女儿叫刘爽,是雅昌艺术网西北区主编和策展人,目下正运作的长安画派的宣传事项。姑娘长发飘飘,眉清目秀,一身的文化味儿。今见了刘老先生的诗作,明白了文化皆有传承,这是一个文化之家、书香门第了。
是为序。
2023.11.29 于西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