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眼力——这张图上,你能找到三只小狗吗
张牙舞爪,怒目翘尾,这只盘踞在树上的狗为什么看起来气势汹汹?
原来,是三只狗打架,一对二,这只单打独斗的斗不过,余怒未消又奈何 ……
这样的场景被太平天国的画师们 " 记录 " 在了南京罗廊巷 17 号的南墙上。
近日,这两幅 170 多年前的 " 涂鸦 " 壁画《三狗图》和《松石白鹤图》经过修缮,重见天日。
不久的将来,罗廊巷 17 号将变身 " 口袋公园 " 的一部分,成一个公共文化空间,对公众进行展示。这也是这两幅壁画尘封 170 多年后,首次和公众见面。
大隐隐于市,这两幅壁画到底画了啥
罗廊巷 17 号是江苏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堂子街 108 号的太平天国壁画馆几百米之遥。
在爬山虎和枇杷树的指引下,文脉君来到了修缮后的罗廊巷 17 号。如今这里已经是一座独立的小院,白墙黛瓦,古朴而宁静。一棵粗大的枇杷树立在正中,枝繁叶茂。
走进屋内,梁上有多处雕刻,看得出来曾经房屋的主人很讲究精致。团龙纹、云纹底座 …… 多种纹样,有漏雕、透雕、浮雕等多种雕刻手法。在某一根横梁上,还残余有泥金色的龙鳞纹。
《三狗图》和《松石白鹤图》被画在了屋子的南墙上,前面用玻璃做了一个围挡。相比之下,《松石白鹤图》更加清晰一些,可以清楚地看到画面上的劲挺的树干、屹立的太湖石,白鹤单腿站树干之上,振翼回首。
一只巨耳长毛的小狮子狗踞在离地不高的斜树干上,怒目翘尾,余威未息,注视着地面上的两狗 …… 从画面上看来,这只狮子狗应是参加撕咬打斗之后,不仅不占压倒优势,也无法与另外两只势均力敌,因此暂时的弱不强敌,选择有利的自然条件(树干)作 " 壁上观 "。但它毫不认输,仍在张牙舞爪,怒目翘尾,作猛势的抵抗。
而《三狗图》究竟描绘了什么?只能在太平天国史学家罗尔纲的《太平天国史迹调查集》中窥见一斑了。从罗老的文字中,仿佛能看到惹人喜爱的小狮子狗,让人会心一笑。
曾经,家中有 " 宝 " 愁煞人
其实,这间屋子里原先并不只有《三狗图》和《松石白鹤图》。
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研究员,中国太平天国史研究会副会长、秘书长张铁宝告诉文脉君,罗廊巷 17 号位于太平天国东王府遗址范围内,原有平房三进,现存的第二进面阔三间,大梁和月梁上均有刻画,南、西、北三面墙壁上有壁画遗存。
罗廊巷太平天国壁画遗址外景(早年)
他说:" 刚发现的时候,一共有 10 幅壁画,南墙 4 幅,西墙 2 幅,北墙 4 幅。遗憾的是,南京雨水多,潮湿,这些壁画都保存不好。有的已经漫漶不清。1980 年北墙倒塌,北墙上壁画都已无存。"
曾经有多户人家住在这里。壁画的发现纯属偶然。20 世纪 50 年代,一位叫马继海的民警正在挨家挨户地开展户口调查,来到这座宅子时,发现南边墙上的白石灰已经脱落。
马继海好奇心起,就在墙上抠呀抠,当一块块石灰被抠掉以后,就露出了墙上的 " 彩绘 ",于是他上报了文物部门,立刻便有一批专家到现场察看,结果认定是太平天国壁画。
《松鹤图》保存状况及其保存环境
家中有宝是什么感觉?文脉君曾经采访了罗廊巷的老住户马老先生,他说," 肯定很多人都认为我很幸福,每天和宝贝在一块;眼福也自然不浅,别人看不到的壁画,居然就在我家的卧室里。实际上,这个宝贝对我而言,是一个小小的包袱。几十年来我只看过它们一次。" 马老先生说,刚搬进罗廊巷的这个宅子,就知道有壁画了,当时是用两块草绿色的毡布蒙着,虽然有时候会泛起好奇心,但为了保护文物,总不敢去揭开那层布,为了不让别人碰到,特意用床、柜子靠着有壁画的墙。
《三狗图》保存状况及其保存环境
直到 1981 年,蒙壁画的两块布已经变得破烂不堪,文物部门又带来了 2 块新的土黄色蒙布。" 在他们换蒙布的时候,我才看到了自家墙上的壁画,一幅是仙鹤,由于湿气的缘故,墙上的画已经斑驳了,有的地方已经开始脱落了。"
自从那一次惊鸿一瞥,马老先生再也没看过那两幅壁画。就算是文物部门的人、文物专家去了,他也不敢去揭那厚厚的蒙布。
医治," 中西医 " 结合让壁画养颜驻容
" 现留存的第二进建筑为三开间,九架梁,有前廊。栋梁椽柱的原来木料都很讲究,且鬆漆很厚,各间梁上有雕刻多处,也很讲究精致。梁栋上尚有图案彩画 …… 虽已斑驳,还是可以清晰地辨认出来。可是房的外表和普通的民房一样,并且破旧不堪。"1963 年,罗尔纲在《南京罗廊巷壁画调查记》中这么记载。
2020 年,工作人员进场修缮之前对这处老建筑进行了 " 体检 ",发现老建筑破损严重,外墙渗水,墙体空鼓,梁柱遭虫蛀 ……" 修缮依据修旧如旧的原则,让老建筑的原貌呈现出来,墙体空鼓,就对墙体进行了加固。被虫蛀掉的木柱进行了截取替换。" 现场工作人员介绍。
壁画医治是重中之重。粉化、空鼓、掉皮,手完全不能触碰 …… 南京博物院研究员杨隽永从今年 4 月至 10 月,参与了两幅壁画的修复工作。
文脉君了解到,壁画原计划是揭取修复,实地调查勘查后发现不合适。于是修改了修缮方案,请南京博物院的修复专家实地 " 医治 "。
松石白鹤图壁画病害图
壁画修复采用了最小干预原则。" 墙面的污染物进行了清理,用针管注射等方法,对壁画的颜料进行加固。" 杨隽永介绍,壁画修复既用了中医 " 望闻问切 ",比如在修复前对壁画进行红外拍照,掌握线条情况等,也用了西医的 " 注射治疗 " 等手段,目的都是为了让 170 多岁的壁画能养颜驻容,更长久地保存下去。
绣锦衙负责绘制,壁画也里有 " 彩头 "
除了在罗廊巷的这幅《松石白鹤图》,南京现存的太平天国壁画还有以 " 鹤 " 为题材的。例如,堂子街壁画中的《鹤寿图》《鹿鹤同春图》和如意里壁画中的《梧桐白鹤图》。
由此可以看出," 鹤 " 是太平天国壁画彩绘所常见的题材。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鹿鹤同春图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后,壁画成为天京城中太平天国各级王府衙馆装饰的主要艺术手段,门扇墙壁无一不画。为了适应这种大规模的装饰需要,太平天国还特地设置了专门负责绘制壁画等事务的机构—— " 绣锦衙 ",并广泛招募画士、画工到天京从事绘画工作。
《江苏文库 · 研究编》收录的《江苏绘画史》中介绍," 太平天国占领江苏省时曾以此种工艺装饰王府,因此在苏州忠王府、南京堂子街等太平天国建筑遗存中可见到大量此类作品中的佼佼者。这些作品用笔精熟,布局老练,绝非一般工匠所为,特别是其中的山水作品,明显带有浓厚的文人画气韵 …… 但画面中被人为安插了鹿鹤、麒麟、狮象、虎豹等‘彩头’,彻底驱散了画家的隐逸情绪。"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孔雀牡丹图
由于官方的倡导,太平天国时期壁画之风极为盛行,时间长达十多年,遍及江南各地。太平天国失败后,这些壁画艺术作品也如同其他太平天国文献文物一样,遭到清政府毁灭性的破坏,其中绝大部分荡然无存。
目前,全国仅存太平天国壁画 100 多幅,其中南京约 30 幅。罗廊巷的两幅壁画正是太平天国时期重要壁画特征的重要体现。
修复的不仅仅是壁画
更是一个时代的风貌
一笔一划,一砖一瓦
让人瞬间恍若穿越到 170 年前
历史与现代的脚步
在这里交织,激荡,回响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部分图片由太平天国历史博物馆提供
视频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来源:江苏文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