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陕西 2023-12-01
【狮子王第一奇书笔记】金瓶梅第七十七回:好人西门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不知好物都离隔,

试把梅花问主人。

——金瓶梅

一、

在生命的最后一个月里,西门庆在肉体上越来越像一个野兽,但是在社会事务中,看上去却越发的乐善好施,有情有义。

中国人的难题,无非孩子上学、找工作,长大后追求进步,老时有人养老送终,遇到天灾人祸时能有熟人鼎力相助。

潘金莲见了早年的同案犯王婆,口口声声老王,刻薄寡恩,我们再看西门庆,见了早年在毒杀武大一案中帮过自己的何九,不骄不躁,有仁有义。

何九的弟弟何十吃了官司,西门庆找了一个和尚顶案,把何十放了出来。何九赶到西门庆家里,非要感谢西门庆。他买了一匹尺头、四样下饭、一坛酒来谢。

西门庆请何九进去,他一见何九,没一点生分的样子,一把扯住何九,走到客厅。

何九连忙倒身磕下头去,道:" 多蒙老爹天心,超生小人兄弟,感恩不浅。"

可是西门庆怎么也不肯让何九磕头,他拉起何九,说道:" 老九,你我旧人,快休如此。"

何九说道:" 小人微末之人,岂敢僭坐。"

何九早年不过是衙门里的仵作,法医,微末小人,今日的西门庆已经是朝廷五品的提刑正千户,两人的身份天差地别。何九是个知道分寸的人,怎么能和领导平起平坐!

不能磕头,他便坚持站着说话。

这时的西门庆,竟然也站着,不坐,陪何九站着,陪何九站着吃茶!

这样的举动,怎么能不令人动容。你想一个退休人员,拜见一个多年不见的大领导,进人家的门还要拉着当年居功的王婆,心里该是多么惴惴不安。可是西门庆竟然把事情办的妥妥当当。不但不肯让自己下跪,还陪自己站着吃茶。此时落魄的故旧心里该是多么温暖!

西门庆不但陪何九站着吃茶,还主动关心何九::" 老九,你如何又费心送礼来?我断然不受,若有什么人欺负你,只顾来说,我替你出气。倘县中派你甚差事,我拿贴儿与你李老爹说。"

何九道:" 蒙老爹恩典,小人知道。小人如今也老了,差事已告与小人何钦顶替了。"

西门庆道:" 也罢,也罢,你清闲些好。"

又说道:" 既你不肯,我把这酒礼收了,那尺头你还拿去,我也不留你坐了。"

那何九千恩万谢,拜辞去了。

你看看西门庆,多么会聊天,关心你在单位的处境,得知你退休儿子接班,又安慰你安度晚年。怕你过意不去,收了你的礼,不让你难堪,但又不全收,让你破费太多。一个深谙国情的人,一个看惯眉高眼低受尽世态炎凉之苦的人,面对这样的西门庆,你怎么能不感动,怎么能不四处传播他的美名?

二、

我们应该还记得当年西门庆娶孟玉楼的时候,帮着孟玉楼、骂战张四舅的杨姑姑,这一回,她老人家死了。

当年,老太太之所以支持孟玉楼改嫁,就存着一份心思,指望西门庆能给自己准备个棺材,有人养老,死了有人埋。

孟玉楼改嫁西门庆后,四时八节,西门庆家里大事小情,都请杨姑姑来家里走动,来听歌,来吃喝,来凑热闹。如今,这老太太七十五六,算是高寿,无儿无女,无疾而终。西门庆备了一张祭桌,又封了香仪,前去吊问。棺材都是好几年前西门庆给准备的。

应伯爵道:" 老人家有了黄金入柜,就是一场事了,哥的大阴骘。"

这样惜老怜贫的西门庆,我们何曾想到过?

三、

不但对旧相识如此亲切坦诚,对新到任的同僚,西门庆也温暖慷慨,嘘寒问暖。

西门庆原来的上司夏提刑把自己的旧宅卖给了新到任的副提刑何千户,何千户不过二十岁的小伙子,一直生活在京城,哪里有独立生活的能力。西门庆惦记这件事,夏家搬走后,他专门到夏家宅内,引着何千户前后观看,帮助何千户规划装修。他看到前院花亭上一片空地,无甚花草,道:" 长官到明日还收拾个耍子所在,栽些花柳,把这座亭子修理修理。"

何千户道:" 这个已定。学生开春从新修整修整,盖三间卷棚,早晚请长官来消闲散闷。"

应伯爵家里的小厮应宝,有个朋友来友儿想找工作,应伯爵带到西门庆家里。

来友儿扒在地上磕了个头起来,在帘外站立。

伯爵道:" 若论他这身材膂力尽有,掇轻负重却去的。"

西门庆问:" 你多少年纪了?"

来友儿道:" 小的二十岁了。"

又问:" 你媳妇没子女?"

那人道:" 只光两口儿。"

应宝道:" 不瞒爹说,他媳妇才十九岁儿,厨灶针线,大小衣裳都会做。"

西门庆见那人低头并足,为人朴实,便道:" 既是你应二爹来说,用心在我这里答应。"

分付:" 拣个好日期,写纸文书,两口儿搬进来罢。"

来友儿随后改名来爵,媳妇改名惠元。这一段描写,预告了西门庆兽性发作,解馋惠元,也埋下应伯爵背叛西门庆,来爵转身为应伯爵的间谍。可是,一个衣食无着四处寻找工作的人,看见这样的西门庆又怎么能不心中温暖。

四、

对自己的亲朋故旧,甚至同僚上司,西门庆都逢人说好话,办好事。

先有宋御史借着西门庆的大院子请客,接着便是安朗中又来家里摆席。上至太尉,下至御史,西门庆都大方热情,不厌其烦招待。请客的人大多是来这里打秋风,接待的经费实在有限,不足的地方都由西门庆自己补足。总之,要让请客的人有脸面,被请的人满载而归。

他这些付出,自然都有回报。

周守备是地方驻军,一介武夫,后来娶了庞春梅。他趣味甚少,人事处理似乎也不甚在行,西门庆虽然和他不是深交,但是他并不说周守备的坏话。和他往来较多的,托他追求进步的荆都监,和李瓶儿的儿子官哥当年结成娃娃亲的乔亲家,西门庆都一一帮助他们。

他的大舅哥,吴月娘的哥哥,做着一个类似于今天税务所的小官,也一直思考着要不断进步。西门庆作为小舅子天然有帮助的义务。

在西门庆家里摆席请客、又拿了西门庆一个鎏金鼎的宋御史,得了西门庆的好处,自然要报答西门庆。他向朝廷汇报的材料上去,朝廷好不表扬。待邸报下来,西门庆对月娘说:宋御史的奏本下来了。已是保举你哥升指挥佥事,见任管屯。周守备与荆大人都有奖励,转副参、统制之任。

吴月娘抑制住自己内心的激动,道:" 你使人请去,我叫丫鬟看下酒菜儿。我愁他这一上任,也要银子使。"

西门庆道:" 不打紧,我借与他几两银子也罢了。"

不一时,请得吴大舅到了。西门庆送那题奏旨意与他瞧。

吴大舅连忙拜谢西门庆与月娘,说道:" 多累姐夫、姐姐扶持,恩当重报,不敢有忘。"

西门庆道:" 大舅,你若上任摆酒没银子,我这里兑些去使。"

不但帮助大舅哥进步,还帮助大舅哥上任请客花钱。这样的小舅子,还不合格?

但是,切莫以为西门庆就是一个滥好人。在生意上,西门庆依然一如既往的冷静。

华子由来找西门庆,道:" 门外一个客人,有五百包无锡米,冻了河,紧等要卖了回家去。我想着姐夫,倒好买下等价钱。"

西门庆道:" 我平白要他做什么?冻河还没人要,到开河船来了,越发价钱跌了。如今家中也没银子。"

这其中,固然暗含李瓶儿死后,花家在西门庆那里不受重视,却也说明,西门庆不是一个轻易使 " 气 " 的人。他实在是一个冷静的利己主义者。

五、

面对这样的西门庆,我会有一种无力感。这种感觉并不是一种道德上的无力,而是一种文化上的无助。中国人很容易批评西门庆无德,庸俗,好色,把他当做一个道德上的坏人,一个市侩小人。可是我们不能不看到,西门庆又在我们文化中如鱼得水,他是我们这个文化培养出来的好干部,好人。我们的文化,到现在都赞颂西门庆这样的举动。

费孝通先生论及东西方社会差异的时候说,西方的社会关系是一种 " 团体格局 ",主要由一个个的社会团体(如阶级、宗教团体、职业团体等)组成,就像是一捆一捆扎好的分得清清楚楚的木柴。团体内部和团体之间,所有的成员都一视同仁、平等对待。

中国是个熟人社会,众人建立的是一种 " 差序格局 ",国人以自己为中心,以血缘家庭为纽带,结成一种关系网络。这就像把一块石头扔到湖水里,以这个石头(个人)为中心点,在四周形成一圈一圈的波纹,波纹的远近可以标示社会关系的亲疏。

西门庆的乐于助人、急公好义,放在差序格局里,实在是个自我为中心的好人,是他那个圈子里的颇为义气的人。在一个以自我、血缘为中心的熟人社会里,人们看重的是私德,看重的是熟人的利益和评价。但是这种利益和评价,伤害的是大众利益,导致的是全社会的缺乏公义。

西门庆怎么能随意用和尚替代何十呢?那些和西门庆不熟悉的人能不能被推荐升迁呢?结党营私和结党营公怎么区分?在一个熟人社会里,都变得模棱两可了。

宋御史推荐人物全出于西门庆的贿赂,但是朝廷反倒表扬宋御史:劾举地方文武官员,无非体国之忠,出于公论,询访事实,以裨圣治之事。优乞圣明俯赐施行,天下幸甚,生民幸甚。

在这样的表扬声中,西门庆要死了,国将不国了。

相关标签

潘金莲 中国人 官司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