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4-01-02
青春“信”念丨复旦大学“星火”党员志愿服务队: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青年强,则国家强。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寄语青年一代," 广大青年要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怀抱梦想又脚踏实地,敢想敢为又善作善成,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为凝聚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强大青春力量,青春 " 信 " 念系列短视频于 2023 年 12 月 30 日起正式上线。系列短视频由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指导,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出品,现代快报 + 制作,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特别支持。系列短视频通过重温习近平总书记的回信精神,引导青年坚定理想信念,自觉把个人理想融入国家和民族事业中,用奋斗淬炼青春之歌,让青春绽放绚丽之花,为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青春力量。

牢记嘱托挺膺担当,奋力谱写青春赞歌。

2020 年 6 月 27 日,习近平总书记给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回信,勉励他们继续讲好关于理想信念的故事,并对全国广大党员特别是青年党员提出殷切期望。

三年多来,总书记的重要回信在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全体队员、复旦师生,以及广大青年等群体中引发热烈反响。近日,复旦大学《共产党宣言》展示馆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队员代表通过视频汇报了三年多来他们如何牢记嘱托、接力奋斗,在讲解中播撒真理火种、矢志拼搏奋斗的故事。

《共产党宣言》展示馆是复旦大学老校长陈望道的旧居。100 多年前,陈望道翻译了《共产党宣言》首个中文全译本,将马克思主义思想火种传遍中国。复旦大学将其旧居修缮并打造成《共产党宣言》展示馆,长设 " 宣言中译 信仰之源 " 主题教育展,于 2018 年 5 月开馆,同时成立了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

在学校的号召下,大批学生主动报名参加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 星火 " 一词取自 "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 与 " 聚是一团火,散作满天星 ",寓意每一名服务队队员都能成为传递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的 " 火种 "。2020 年 6 月,服务队全体队员给总书记写了一封信,汇报了参加志愿讲解服务的经历和体会,表达了做《共产党宣言》精神忠实传人的信心和决心。

收到回信后,这群年轻党员志愿者倍感振奋、深受鼓舞,坚持边学习、边研究、边宣讲。

" 我是一名中共党员,志愿服务他人,是我义不容辞的责任。" 复旦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2022 级博士生赵颖是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早期队员,她认识到,要想在求学路上行稳致远,必须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做支撑。三年多来,她始终将总书记在回信中提到的 " 认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 " 的殷切希望作为自身追求。党的二十大召开后,赵颖和其他队员们把伟大建党精神等理论精华及时融入到讲解中。

" 每一次讲解、服务,都能收获成长。" 复旦大学公共卫生学院 2021 级硕士生翁冰冰三年前加入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她说,近年来,"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在队伍建设、全流程培训和 " 传帮带 " 机制上不断完善。队伍不断创新宣讲形式,牵手 " 小火苗 " 开展大中小一体化主题思政课,将 " 红色巴士 " 打造成 " 移动式课堂 ",在《望道》电影放映前上微党课等。" 传承信仰与热爱,我们将积极讲好老校长追寻真理的故事,把传播马克思主义理论‘坚持做下去、做得更好’。"

" 得知总书记回信时我正在读大一,当时心情非常激动。" 复旦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2019 级本科生冀凌宇说,受到总书记回信感召,他坚定了加入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的决心,经过严格的培训、考核,2022 年成为了队伍的一员,还入选了学校 " 卓博计划 "。" 作为 00 后,我们是幸运的。接下来,我将加倍努力学习,多向前辈学习、向书本学习、向实践学习,力争用深入浅出和参观者喜闻乐见的方式讲好红色故事,播撒红色种子。"

三年多来,这个由青年教师、博士生、硕士生党员组成的 " 学霸级 " 队伍由 30 人增加到 78 人,服务了来自学校、社会各界参观者 10 万人次,年均讲解 700 多场。每一名队员都立志成为 " 火种 ",尽己所能把《共产党宣言》昭示的 " 真理之光 "" 信仰之源 " 传播开去,将红色火种撒向更广袤的土地。

" 星火 " 党员志愿服务队的队员们从回信中进一步汲取力量、挺膺担当,引领更多青年在学思践悟中坚定理想信念,在奋发有为中践行初心使命,为实现 " 两个一百年 " 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智慧和力量。

" 心有所信,方能行远 ",这是赵颖、翁冰冰、冀凌宇的青春 " 信 " 念,更是千千万万青年党员的青春 " 信 " 念!

现代快报 + 记者 卢河燕 史童歌 / 文 顾子臻 李艺婷 / 设计

指导 中央网信办网络传播局

出品 中共江苏省委网信办

制作 现代快报 +

特别支持 中国互联网发展基金会中国正能量网络传播专项基金资助支持

(校对 张红霞)

相关标签

复旦大学 马克思主义 短视频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