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胡荣 杜霞 记者 李楠 )今年是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诞辰 132 周年。近日,在陶行知先生创办的南京晓庄学院,该校幼儿师范学院 2020 级学前教育专业的 " 小陶子 " 冯聿璟以纽扣为原材料,创作了一幅陶行知先生像。
△陶行知像 受访者供图
据介绍,作品用了 10 种颜色、4800 颗的纽扣。10 种颜色象征血洒雨花台的 " 晓庄十英烈 ",4800 颗纽扣象征每年从晓庄学院毕业的约 4800 名学子。他们在这里学做真人,走向社会,报效祖国,将行知精神代代传承。
谈起创作的初衷,冯聿璟说:" 我妈妈也是一名人民教师,在育人岗位上一直学习和传承陶行知教育精神,我从小耳濡目染。" 进入南京晓庄学院,她先后三次参观了学校的师德教育馆。在聆听讲解的过程中,她了解到 " 晓庄十英烈 " 的感人故事,被行知先生 " 为人民教育事业鞠躬尽瘁 " 的大爱奉献精神深深感动,也感受到作为一名师范生的使命和担当。于是,冯聿璟萌生了 " 用一幅作品表现行知教育精神 " 的念头。
据了解,原材料历经水粉、颜料、稻草等多种尝试,最终冯聿璟选择了用纽扣进行创作。" 纽扣朴实无华又必不可少,象征着陶行知先生一生致力于平民教育,倾心付出,不求索取,一生清贫,无私奉献。"
在指导教师李影的帮助下,作品历时 1 个多月制作完成。
创作是为了铭记和传承。在假期里,冯聿璟还陪同爷爷一起参观了师德教育馆。冯爷爷是一名老红军,也很敬佩陶行知先生的伟大人格和高尚情操。他希望自己的孙女赓续红色基因,未来做一名人民教师。
在陶行知诞辰 132 周年之际,冯聿璟将这幅肖像赠送给了师德教育馆,希望能感染更多的人传承和践行陶行知教育思想。
据了解,南京晓庄学院行知园是陶行知先生的长眠之地,也是我国乡村师范教育的发祥地,这里不仅是追思园,更是对晓庄 " 后来人 " 进行思政教育、师德教育的大课堂。南京晓庄学院每名师范生心中都厚植 " 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 的教育情怀。拜一次陶墓、读一本陶著、看一部陶行知影剧、参观一次校史馆、听一次关于陶行知的讲座、写一篇学陶心得,是每一名晓庄师范生必修的 " 六个一 " 师德第一课。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