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02
柳诒徵与钱穆,两位文史巨擘有什么交集?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记者 裴诗语 文 / 摄)在 19 世纪与 20 世纪之交,江南镇江、无锡相继诞育了两位文史巨擘,对中国近现代学术思想都产生了重要影响。12 月 2 日下午,上海师范大学人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陈勇在镇江图书馆以《文化两昆仑——柳诒徵与钱穆》为题,介绍了这两位 " 江南大儒 " 的交往。

柳诒徵出身于镇江科举世家,17 岁中秀才,曾任教于江南高等学堂、江南高等商业学堂、宁属师范学堂、两江师范学堂、北京明德大学堂。抗战期间,先后任教于浙江大学、贵州大学和重庆中央大学,兼任国史馆纂修,曾主编《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图书总目》《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现存书目》。1922 年《学衡》创刊,《发刊词》即出自柳诒徵之手。改革开放以来,柳诒徵的学术思想和文化理念重新受到关注," 史学与哲学相结合,是其治学的特色 "。

钱穆 1895 年生于无锡,18 岁任乡村小学教员。他从没迈进过大学的门槛,更没有任何海外留洋的履历,但这并不妨碍他能消化吃透与国学有关的各类学科,直至一跃而起石破天惊。1930 年秋,钱穆被推荐至北平燕京大学任教。此后,他游刃有余地在清华、北大、北师大和西南联大等校任教。他在各领域均有真知灼见,所著《国史大纲》《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国学概论》等 57 部学术著作,堪称中国文化史上的传世瑰宝。

陈勇表示:" 柳诒徵年长钱穆 15 岁,对钱而言,柳是前辈学者。在早年钱穆眼中,柳是东南学坛领袖,是学界泰斗、前辈大师,他似乎只有仰望、崇敬之心。" 那么,柳诒徵与钱穆之间究竟有没有交往?

" 据柳诒徵日记记载,钱、柳二人在抗战时期的西南有一段交往。" 陈勇介绍,1941 年,钱穆在四川成都主持齐鲁国学研究所,受重庆国立编译馆的委托负责编写《清儒学案》。而此书的审稿者,正是柳诒徵。柳诒徵写成《审查〈清儒学案〉报告书》,对钱著有 " 体裁宏峻,抉择精严,允为名著 " 的评价。

当柳诒徵名重东南之时,钱穆正在无锡、苏州的中小学担任教职。钱穆的好友施之勉毕业于南高师,是柳诒徵的学生。另外,钱穆在无锡省立第三师范任教时,一校同事多毕业于南高师和东南大学,故他对柳诒徵的为人和治学也时有所闻。

陈勇认为:" 柳诒徵与钱穆都重视文化和国家形成中的作用,都认为中国文化是一个开放性的文化体系,是一种包容性和同化力很强的文化,对外来异质文化并不是一种深闭固拒态度去加以排斥,而是以一种海纳百川的胸襟去加以融合会通,表现有容乃大的文化气魄。" 中国文化向何处去?中国文化的发展应该走什么样的道路?陈勇表示,这既是柳、钱研究文化的立足点,又是他们研究文化的归宿。" 两位巨擘都主张中国文化的发展,不能自外生成,绝不能凭空翻新,绝无依傍。"

(校对 张红霞)

相关标签

江南 镇江 图书馆 重庆 江苏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