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吉林 2023-12-03
破译1个甲骨文奖10万元?吉林大学2人入选获奖名单!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破译一个甲骨文可以获奖 10 万元的 " 悬赏令 ",近日公示了第二批获奖成果名单。

中国文字博物馆 11 月 30 日公布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 获奖名单公示》,全文如下:

按照《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现将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获奖名单予以公示。公示时间为 2023 年 11 月 30 日至 12 月 6 日。

经甲骨文释读专家委员会评审,拟入选第二批征集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共 5 项。

其中,一等奖 2 项,分别为:

1. 复旦大学陈剑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金文的 " 徹 " 字异体——据卜辞类组差异释字之又一例》;

2. 吉林大学周忠兵提交的考释文章《出土文献所见 " 仆臣臺 " 之 " 臺 " 考》。

二等奖 3 项,分别为:

1. 首都师范大学王子杨提交的考释文章《甲骨金文旧释 " 競 " 之字皆当改释为 " 麗 "》;

2. 复旦大学谢明文提交的考释文章《试论 " 揚 " 的一种异体——兼说 " 圭 " 字》;

3. 吉林大学李春桃提交的考释文章《释甲骨文中的 " 觴 " 字》。

公示期内,如有异议,请以书面方式向中国文字博物馆反映,并提供必要的证据材料,以便核实查证。提出异议者须提供本人真实姓名、工作单位、联系电话等有效联系方式(我们将予以严格保密),凡匿名、冒名或超出期限的异议不予受理。

据中国文字博物馆 2019 年 5 月公布的《关于征集评选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的奖励公告》,奖励标准提到:

1、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 10 万元;对存争议甲骨文作出新的释读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单字奖励 5 万元。

2、对破译未释读甲骨文并经专家委员会鉴定通过的研究成果,经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审核后,可认定为承担 1 项国家社科基金年度项目。

此前,因发布了破译一个甲骨文可以获奖 10 万元的 " 悬赏令 ",这一推动甲骨文研究的活动曾受到社会舆论高度关注。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文字博物馆于 2016 年 10 月至 2019 年 10 月先后开展了两次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征集评选工作:

截至 2017 年 9 月 30 日第一批收到论证报告 65 篇,经过专家初审、终评,最终评选结果是:复旦大学蒋玉斌先生获得优秀成果一等奖 1 篇,奖励资金 10 万元,清华大学王子杨先生获得优秀成果二等奖 1 篇,奖励资金 5 万元。

截至 2019 年 10 月 31 日,第二批收到论证报告 84 篇,目前,第二批甲骨文释读优秀成果初评已经结束,正在推进终评工作。

据新华社此前消息,经过多年考证,复旦大学古文学学者蒋玉斌得出结论:甲骨文、金文中用在某些方国名字前的 " 屯 " 字,应该释读为蠢动的 " 蠢 " 字。例如," 屯夷方 " 应解读为 " 动乱的夷方 "。

蒋玉斌说:" 当时在商王国的周边,方国林立。有些方国不服商王朝的管治,兴兵作乱,就被称作‘蠢某方’,加以征讨 "。经过这样解读,文句一下子读通了,也提高了反映王朝与方国部族关系资料的利用效率。

据学者统计

目前已发现的甲骨文单字共 4000 余个

取得共识的破译字约占三分之一

" 容易的已经被破译了,

没能破译的都是‘硬骨头’,

大多既复杂,又不成文。"

蒋玉斌说,考释甲骨文字

难在已知信息太有限

难以架起从已知到未知的桥梁

更难的是要坐冷板凳、下大功夫

" 如果缺乏兴趣,缺乏持之以恒的毅力,

就很难取得新突破。"

目前,国内已有多所高校

开设古文字学相关本科专业

后备人才队伍逐渐丰实

蒋玉斌希望

在考释甲骨文字的艰苦道路上

有更多年轻的身影加入

一起前行

来源:中国青年报

编辑:王奇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

相关标签

甲骨文 复旦大学 吉林大学 博物馆 首都师范大学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