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句承诺,牢记一生,於如桂给 10 位牺牲战友的父母当了 38 年的共享 " 孝子 ",被父老乡亲传为佳话。 38 年来,於如桂累计拿出 500 多万元改善烈士亲属生活,上千次走进烈士家中为父母们尽孝。近日,於如桂被江苏省委评为江苏 " 最美诚信之星 ",於如桂的老连长、连指导员及 30 位战友纷纷来到现场列队登台,为於如桂送上惊喜。
△ 於如桂被评为江苏 " 最美诚信之星 "
於如桂出生于 1964 年,是江苏爱邦钢铁有限公司董事长。1986 年退伍回到家乡,1989 年自主创业,从战场到商场,他始终守信重诺,用最优质的产品和最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
对战友信守承诺,兑现生死契约
为兑现当年在战场上 " 谁活着,就要为牺牲的战友代为尽孝 " 的庄严承诺,於如桂决心为 10 位牺牲战友的父母当 " 孝子 ",38 年来从未中断为烈士父母尽孝。只要逢年过节,於如桂都会陪同烈士父母吃饭,帮老人做家务,和老人话家常,带年岁已高的战友父母去医治身体。即使再忙,於如桂都坚持到烈士陵园祭奠牺牲战友,每年他还拿出 30 万专项经费慰问烈士亲属,协助烈士亲属就业。
△ 於如桂的战友们来到现场为於如桂送上惊喜
对需要帮助的战友,於如桂都会伸出援手。战友吴如银是於如桂的同乡,在得知他下岗后生活陷入困境,於如桂成了吴家的常客,一边劝解开导他放眼长远,一边在生活上关心资助。为了让老战友自谋生活,於如桂几经找寻,自掏 5 万多元,购买了当时最先进、操作简便的数字洗车设备送给他。靠着洗车,吴如银的生活越来越好,吴如银时常说没有於如桂的帮忙,就没有他们家的今天。多年来,他帮助了 200 位战友走出生活困境。
讲诚信,把信誉看得比生命都重要
退伍转业后,於如桂分配到原金沟供销社工作,1992 年,为减轻企业负担,他自主创业下海经商,从小本生意做起,收购糯米,换醋,销酒,做化肥生意。从厂家采购两千吨尿素,按市场价格销往当时的洪泽县,每吨差价在 130 元左右,可赚 26 万元。恰在此时,县供销社购进的尿素出现烧苗、死苗现象,急需一批优质化肥保证农民补种,为帮助农民群众摆脱困境,他毫不计较个人得失,按采购原价转卖给供销社,为此倒赔付 5 万元违约金,维护了供销社的信誉,传为一时佳话。1994 年,於如桂应聘到江苏省粮食局下属宝应物资中心上班,由于勤奋工作,业绩突出,他被聘任为法定代表人。其间,国家规定事业单位不得再开办公司。为了使国有资产不流失,他主动承担原公司的所有债务,最后有 80 多万元未收回,他自己打了欠条慢慢还,最终还有 5 万多元是他自己垫付的,100% 回笼了国有资产投资。
於如桂一直奉行尽责、团队、创新、奉献的企业精神。2002 年 6 月,他创办江苏爱邦钢铁有限公司," 诚心、贴心、细心、耐心、放心 " 是爱邦的服务准则,经过数年的艰辛打拼," 爱邦钢铁 " 用优质的产品和完善的服务,赢得了广大顾客的信赖,在钢材销售、户外广告传媒、农林开发、房产投资等众多领域崭露头角。他承诺员工工作满十五年,可在原户籍所在地为其购买 100 平方米的住宅,中途有老员工辞职单干,他仍兑现了当初的诺言。
奉爱心,只为当初的一句誓言
经过战争的洗礼和商场的磨炼,於如桂始终牢记家乡人民的养育之恩和部队与地方各级领导的培养。1998 年,县委、县政府决定建淮河入江水道金湖大桥,於如桂拿出了家中全部积蓄,又东拼西凑筹了 3000 元捐到大桥筹建指挥部办公室。於如桂倾尽所有,却还觉得捐得少了,2009 年和 2012 年,他再次为金湖二桥等路桥建设捐资 40 万元。对于家乡的哺育,他始终心存感恩,30 多年来,於如桂累计为公益事业捐款捐物 2000 多万元,救助困难群体 1000 万元以上。
於如桂先后荣获 " 全国模范退役军人 "" 江苏省道德模范 "" 江苏好人 "" 江苏省首届退役军人创业之星(社会贡献奖)"" 江苏慈善楷模 ""CCTV 中国影响力企业家 "" 淮安市优秀共产党员 " 等荣誉称号。
通讯员 李秀军 冯必武 刘卉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子璇
(春阳 摄 校对 季林巧)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