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是车辆抛锚事故的高发期。12 月 6 日,现代快报记者从南京交通运管集团获悉,11 月的下半月,南京应天大街隧道、定淮门隧道、江心洲大桥 " 两隧一桥 " 交通流量环比上半月增长 1.37%,日均处置事故(含抛锚)23 起,事故环比前半段增长 13.8%,单日最高处置特情 40 起。冬季驾车出行需掌握哪些安全常识?通过这些事故案例来看看。
△应天大街隧道小车冒烟事故
起火、碰撞,冬季这些行车事故高发
11 月 27 日中午,应天大街隧道出城方向隧道内,一辆违规闯入的小货车在行驶过程中冒出大量烟雾。运管集团调度处置中心视频巡查定位车辆行驶情况,并一键启动应急预案,联动消防、交管和公司应急力量赶赴现场处置。8 分钟后,运管集团应急力量、驻地消防陆续到场,做好事故车辆后方安全防护和交通疏导。经消防部门确认车辆无安全隐患的情况下实施清拖作业,事故处置共用时 12 分钟。
△江心洲大桥货车侧翻
11 月 28 日凌晨,江心洲大桥进城方向,一辆载货面包车行驶至主桥时碰撞护栏发生侧翻,占据第三车道。运管集团调度处置中心第一时间发现特情,快速通知正在后方开展道路巡查的养护人员前去救援。1 分钟后救援人员到达,确认无人员受伤后实施后方交通安全防护。随后,运管集团应急力量、高速交警十大队陆续到场开展应急救援和交通疏导,将车辆扶正,把散落在地的货物完好驳载。38 分钟后事故车辆清拖和货物驳载完成,现场恢复正常交通。
11 月 28 日中午,定淮门隧道出城方向隧道内,一辆小轿车撞击右侧防撞墙,驾驶员受伤。运管集团调度处置中心通过过江隧道一体化指挥调度系统一键启动应急预案,联动运管集团应急力量、交警五大队、急救中心赶赴现场处置,同时更改道路交通安全提示。10 分钟后,应急人员到场,紧急联动急救中心救助驾驶员,并迅速开展车辆清拖作业。
△应天大街隧道货车货物起火
11 月 28 日中午,应天大街隧道出城方向隧道内,一辆蓝牌货车装载货物起火燃烧。运管集团调度处置中心一键开启火灾应急预案,及时启动隧道消防喷淋。起火 1 分钟之内,正在沿线道路巡查的运管集团应急力量到达现场,立即利用隧道内和车载灭火器快速实施先期灭火处置,有效控制初期火情。随后交警、消防等一路多方单位相继到达现场,应急人员配合交警对应天大街隧道实施临时交通管制,并对现场车辆进行有序疏散。经各单位应急联动,4 分钟明火被扑灭,消防确认安全隐患消除,整个事故快速高效处置,总用时 18 分钟。
防事故、保安全,更多举措保障市民安全过江
南京交通运管集团相关负责人表示,随着天气转冷,南京雨雾、大风及寒潮天气增多。上述 4 个案例均发生在降温后的一周内,均是天干物燥、人员疲惫的秋冬季节容易发生的交通事故。
运管集团将根据早晚高峰期、重大活动及恶劣天气等特殊时期出行特点,通过增设应急机动点位、加大安全巡查力度,协同查处交通违法行为,形成一键联动应急处置组,提升突发事件快速响应速度。针对应急处置薄弱环节开展专项案例复盘,组织专项标准化处置培训,提升多通道突发事件联动处置能力。细分急弯道、互通段、桥隧结合处等重点路段通行特点,分类建立易结冰、易积水,易拥堵、易发事故点位工作清单和预案信息,加强实时监测,通过关注天气预警信息,及时跟踪掌握恶劣天气和路况变化信息,提前预判、提前应对,保障冬季过江安全。
运管集团同时提醒,秋冬季节大风、降温、雾天、降雪等恶劣天气频发,驾驶人要时刻关注天气变化,提前选择出行路线,恶劣天气驾驶车辆,要正确使用灯光,降低车速,保持车距,谨慎驾驶。雨雾、霜冻等恶劣天气情况下,会造成路面摩擦系数降低,影响车辆制动效能,容易发生侧滑。因此,驾驶人在驾车通过易引发滑转的道路时,要严格控制车速。
此外,驾驶车辆要时刻注意观察前方道路情况,不接打手机,不查看发送短信、微信,安全文明行车。恶劣天气驾车要保持 " 慢 "" 稳 ",注意文明礼让,遇有情况提前减速,切忌急打方向、急踩刹车。(通讯员供图)
通讯员 顾雯 现代快报 + 记者 李娜
(校对 张静超 编辑 王鹏)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