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07
从讲故事到成为故事中的人,南工大这场演讲比赛正能量满满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现代快报讯(通讯员 朱琳 记者 李楠)" ‘时钧精神’究竟在哪里?我看到它闪耀在我们每个人身上。" 南京工业大学生工学院研二学生张啸涵没想到,当初上大学前还对时钧一无所知,但七年后的如今,发现身边早已形成了努力践行时钧精神的良好风貌。

△张啸涵

近日,南工大第十届 " 时钧精神 " 演讲比赛决赛现场,10 名学生从我国化工高等教育一代宗师、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南京工业大学已故教授时钧先生的事迹说起,将身体力行 " 忠党爱国、淡泊坚韧、求实惟先、扶掖后学 " 的 " 时钧精神 " 的故事娓娓道来。

"1938 年时钧怀揣教育救国、科技报国理想,放弃良好的深造机会和优越的生活条件,辗转回到战火纷飞的祖国,先后创建了我国第一个水泥专业、化学工程专业。" 动情之处,张啸涵不禁提高了声音。

2019 年,张啸涵读完大三后选择参军入伍,用参军报国的形式追随时钧先生的悠悠爱国情," 军营的训练项目都是难啃的硬骨头,但是先生‘坚韧’的精神常常激励着我。" 退伍回校后,选择考研的张啸涵遇到了新考验,在陌生的专业课和紧张的复习中,他一直保持着军营中的作息,成功考取本校研究生。

△李玮宁

围绕 " 矢志求实,敢于惟先 " 的主题,南工大化工(英才)班大三学生李玮宁深入浅出地道出了自己循着时钧先生的足迹,初探科研、求实惟先的故事。大一就跟着导师进入实验室的李玮宁,闲暇时都泡在实验室里,近三年来,除了成绩名列前茅,还获得竞赛二等奖,参与的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获得省级立项,还发表了专业论文。" 在国家困难时期,时钧先生坚持带领学生创新实验,以解决当时物资缺乏的困难。他始终走在发展前沿,在吸收、干燥、膜分离技术和化工热力学等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他是我们最好的榜样。"

时钧一生勤勉,执教 67 载,留下 4500 万字传世之作;他桃李天下,门下弟子有 18 位两院院士;他淡泊名利,1998 年获 " 何梁何利奖 " 后将奖金全部分给团队成员,发表的 248 项科研成果中他的名字总是列在末位;他胸怀大我,90 岁如愿加入中国共产党,捐资设立 " 时钧奖学金 "…… 演讲比赛现场,化工学院博士生、" 时钧奖学金 " 获得者曹健表示,每一次聆听时钧的故事总有新的感动和收获," 我的导师冯新是时钧的弟子,我也时常从冯老师的身上看到时先生的影子,‘时钧精神’时常鞭策着我在求学道路上奋勇前行。"

△比赛现场

据该校化工学院党委书记鞠永干介绍,自 2015 年以来,该校已经举办了十届 " 时钧精神 " 演讲比赛,3000 多名学生参与其中,2 万余位学生现场聆听,在学生中引发了 " 学习时钧精神,做时钧精神的践行者 " 的热潮。

" 时钧先生是全校师生内心深处的一座高山,先生虽然已经故去,但他为学、为事、为人的风范已经形成了一种文化,在一代又一代南工大人身上得以延续。" 南工大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夏侃说。(通讯员供图)

(校对 张红霞 编辑 王鹏)

相关标签

导师 院士 南京 求学 科研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