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
西安市发改委公布
第八批市级服务业集聚区
认定名单
本次,西安市共有
7 个集聚区入选
↓↓↓
2023 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提出着力壮大支柱产业和新兴产业,其中包括创新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做优做强,推动生产性服务业扩大规模,拓展服务领域,向专业化和价值链高端延伸。加快建设西安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推进创建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和国家骨干冷链物流基地。
本次入选的 7 个集聚区
有哪些亮点?
又取得了哪些成效?
临潼区
西安临潼现代物流集聚区
西安临潼现代物流集聚区是以现代服务业为主导产业的新的经济增长区域。目前已形成钢贸物流和城市配送两大核心业态,是全市商贸物流产业体系中重要的功能载体,现已纳入西安市商贸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建设范围。
作为西安东部区域集钢贸、城市配送及高端冷链于一体,具备搬运装卸、仓储、加工等多种物流功能的物流产业聚集区,该辖区年均商贸物流业交易额约 150 亿元,工业产值约 18 亿元。
西咸新区
秦创原 · 金融港金融集聚区
秦创原 · 金融港集金融、商务、休闲、文化于一体,一期已建成近百万平方米的金融科创载体。目前吸引了 30 余家银行、保险和投资类机构,近 20 家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专业服务机构入驻。
为全面推动秦创原总窗口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西咸新区围绕秦创原资本大市场,打造秦创原 · 金融港金融集聚区和秦创原 · 金融中心核心承载区,积极构建多元化的金融服务格局。
西安临空会展产业集聚区
西安临空会展产业集聚区以空港新城临空会展产业园区为载体,已聚集会展及上下游企业 30 余家。依托西安临空会展中心等重要会展会议中心,累计举办中国航空维修峰会、西部数字经济博览会等展会活动 40 余场。
目前,这里打造了首个空港自主 IP 品牌展会 " 中国(西安)国际航空材料及装备制造展览会 ",出台了《陕西省西咸新区空港新城关于加快临空会展业发展扶持政策实施办法》,并着力打造会展人才发展平台。
秦创原软件
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
秦创原软件和信息服务业集聚区以沣东新城自贸服贸产业园为载体,是陕西首个以 " 自贸 " 为主题的园区。发展至今已形成国内国际贸易、信息与技术服务和生产性服务业 " 三大产业方向 ",大宗贸易、进出口贸易、时空信息、数字化应用、网络安全、自动驾驶、金融科技、专业咨询和科技研发 " 九大细分领域 " 的 " 3+9 " 产业发展模式,促进了产业之间的协同发展。
截至目前,园区累计培育规上企业 97 家,高新技术企业 119 家,500 强及行业龙头企业 28 家,科技成果转化企业 28 家,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47 家,产值过亿企业 12 家。
灞桥区
华阳城商贸服务业集聚区
华阳城商贸服务业集聚区地处灞桥区规划的商业 " 黄金走廊 " 新寺商圈内,是涵盖购物、超市、影院、餐饮、运动健身等多种业态的商业综合体。
该集聚区充分发挥 " 15 分钟品质文化生活圈 " 效应,周边辐射范围达 32.39 平方公里,目标消费辐射人次达 135 万人,全年销售额超过 8.5 亿元,周均客流达 30 万余人次,极大带动了区域内商贸和服务业的发展。
长安区
西安常宁新区
现代物流集聚区
西安常宁新区现代物流集聚区是西安城南唯一的商贸物流产业基地和工业园区、货运枢纽。园区凭借招商引资、建设运营、服务保障等管理机制及优良的交通区位优势,通过深入挖潜、积极谋划培育,在现代物流业发展方面形成了聚集效应。
园区 2022 年产值约 55 亿元,主导产业营业收入占比约为 98%,从业人数 960 人,全年完成税收约 5000 万元,有效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产业带动和社会就业。
曲江新区
浙文创 · 新势力
科技服务集聚区
浙文创 · 新势力科技服务集聚区以浙文创 · 新势力创意中心为主体,立足于文创、互联网等产业,为企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孵化服务,是以 " 文创 + 科技 + 互联 " 为特色的中小企业创业创新载体。
该中心与企业管理、人力资源管理、融资担保、商业法律、知识产权等十余个服务机构达成合作,积极培育和吸引中小企业入驻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孵化企业 100 余家,认定科技型中小企业 14 家,孵化高新技术企业 13 家,获得知识产权 163 件,多家优质企业先后获得千万级的融资。
服务业的聚集发展
率先发展、突破发展
也将进一步为
西安高质量发展
增添新动能
加油!
来源 / 西安发布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