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快报+ 2023-12-11
《上海吃客》:读懂饭局里的老上海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近期,上海女作家石磊继《上海饭局》后又推出系列新作《上海吃客》,由学林出版社出版,在今冬上市。这是一部有情致的上海文化生活回忆录,带领读者看上海人、听上海事、品上海物,回味上海繁花似锦的美丽往事。全书围绕 " 吃客 " 二字展开,于饭间闲谈中,邂逅上海层出不穷的人杰,听挚友名人讲述波澜壮阔的经历、岁月积淀的家教,辅以原汁原味的沪语,呈现出上海独一无二的气质。散文笔触细腻,带着上海老派的讲究,以及故旧优雅的上海滋味。跟随书中色彩纷呈的油画,以及珍贵保存的家庭老照片,得以窥见近百年来上海这座城的文化记忆。

△《上海吃客》 石磊 著 学林出版社

看上海人:寻觅老上海的家教与珍贵回忆

书里用 " 拾珍 " 两个字来形容老上海的家教,不仅专门花费一个章节的笔墨描写上海旧日的家教规矩,拾起那些值得书写的个人回忆,也以人物为单篇,通过《上海杨家》《乔老爷,乔奶奶》等篇目细致地讲述上海多位名人的家庭往事,让人不禁赞叹上海竟有如此多藏龙卧虎的人杰,端庄优雅的文化。

作者从最简单的吃饭穿衣说起:" 上海人的家教里,讲得最多的,总是一个吃饭,一个穿衣。老法规矩,吃饭,只吃自己面前的菜,筷子不往远处伸的。穿衣服,我们三兄弟从小养成的习惯,每晚睡觉前,一件一件衣裳脱下来,叠得四骨方正。"

讲到从前的体面,又举音乐学院的老院长为例," 中山装扣子扣得整整齐齐,胡子刮得干干净净,皮鞋闪亮,裤子两把刀。走路从来不走马路当中,客客气气走在路边,看见学生微微一鞠躬,或者微微侧身,从来不会老远老远哇啦哇啦跟侬打招呼,都是轻声轻气的。"

这份老上海的讲究,在书里保留了一个完整的角落。同时随文收录 20 多幅历史老照片,包含 20 世纪的人物全家福、一张手写菜单、戏剧唱词等,无不带领读者回到那个岁月积淀的年代。

听上海事:记述吃客们繁花似锦的精彩往事

本书以 " 吃客 " 为题,围绕 " 食 " 与 " 客 " 展开,穿梭在一个个活色生香的饭局间,生动记述懂经吃客们的闲谈话题。这些话题内容天马行空,汪洋恣肆。既可以谈吃,比如争论葱油拌面的葱是绿色的好,还是黑色的好;也可以谈风雅,比如上海名家的字画,一段才子佳人的陈年往事,回忆评弹说书的老先生正当年的风神。

更可以谈谈吃客们自己的传奇经历,比如上海人远赴敦煌考古,在 20 世纪没有手机和微信的时代当 " 人肉手机 " 传递消息,来回几公里往返于考古现场和国外专家的帐篷," 坐的是当地老乡的侉子,一个车斗,牛拉着,人坐在车斗里,结果侉子翻了,人掉进沟里了 "。还有一部分跌宕起伏的 " 看病记 ",讲述上海数位友人轰轰烈烈、起死回生的看病经历,作为独立主题单列成章,为纷繁的上海故事增添精彩绝伦的一笔。

品上海物:品味茶余饭间、诗书食画的丰富雅兴

上海的饮食美馔,醉心好物,数不胜数。" 吃好每一餐饭,善待每一个碟子 ",是吃客谦退雍容的态度,不仅是吃,对待万事万物都如此。在书中,字里行间都能发现上海的珍稀物事。

食物方面,有考究少见的菜肴,如 " 荤粉皮 ",实则是蟹粉煨甲鱼裙边。这个菜名真是取得好," 一副家常小菜的派头,素描淡写,举重若轻,带一点江南的噱,半唇的笑意 ";讲到日常伴粥小物,笔触也新鲜灵动," 甜酒腐乳软媚无度,浓郁得杀人。秘制酱瓜深邃幽怨,一根筋直入心灵死角 "。

茶余饭后,又带来其他丰富见闻,如参观茶室:" 水阁静,竹窗闲,千叠暮山稠,螺蛳壳里的清雅道场,苍苔朵朵,轻烟澹澹。" 又比如赏画:" 我在这幅仅得一个香烟壳子大小的画面跟前,只觉雪意磅礴,寒气凛凛逼人,画中透出的极寒、极静,那种清气盘空,野云孤飞,真真高华无匹。"

作者从食物延伸开来,遍及风流风雅、诗酒文化。即便是日常生活,也能于转角处与诗意蓦然相遇。

讲上海话:用地道沪语 " 谈谈山海经 "

全书由大量生动的闲谈对话组成,并且在行文中保留了大量原汁原味的沪语。这些沪语方言延续了作者一贯的文风,比如 " 腰细垮了 ",带有女性作家独有的婉转幽默的特色。书中将上海的男人与女人写得鞭辟入里,作者形容," 男人都是高中生 "," 上海的这一辈末代少爷,一辈子不再有机会变成老爷,他们的气质,永远定格在少爷那里,一生一世 "。而形容上海的老阿姨们,也充满风趣," 从上海去日本、韩国、中国台湾,一个礼拜跑一遍,这种邮轮在上海卖得最好。上海老阿姨都是随时可以拉个箱子就登上邮轮泛海一个礼拜的伟大游客 ",但是只去一个国家的邮轮," 上海老阿姨不喜欢了。出去坐一趟邮轮,只去了一个国家,回来跳广场舞的时候,没办法跟舞伴豁胖,格多少致命伤?"

在讲讲闲话、谈谈山海经的饭局里,上海地道的人与事,生动地跃然纸上。

读上海书:《上海吃客》《上海饭局》,系列打造海派文化精致小书

《上海吃客》与《上海饭局》为同系列讲述上海腔调、上海文化的风物志。本书的装帧设计与《上海饭局》相似,封面采用纹理斑驳的艺术纸,真实还原油画质感,内含 6 组彩色插页,收录 31 幅摄影家、画家夏书亮的精美油画作品,描绘武康大楼、华山路、愚园路、延庆路等上海经典场景及静物,颜色饱满绚丽,展现上海风貌。

《上海吃客》还收录 35 幅黑白照片,除历史老照片外,也包含作者石磊拍摄的上海城市街景,记录充满意境的生活瞬间,如新乐路的 " 洋葱头 " 地标,一个有鸟笼和绿茶的清晨,街上执子之手、正在散步的一对老人,富有烟火气息的杂货铺、理发店,等等。图文相得益彰,为全书的上海腔调作了艺术的注脚。

老派的情致,老派的讲究,老派的上海滋味,是属于上海这座城市珍贵美好的记忆。在日新月异的今日,或许渐渐淡薄。本书正是一份老上海的忠实记录,留存与书写这些原汁原味的上海味道,将海派的记忆用文学的方式传承下去。

现代快报 + 记者 白雁

(出版社供图 校对 张静超)

相关标签

风雅 方正 上海 风神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