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江苏省档案局、江苏省档案馆组织南京、常州、苏州、南通、镇江等地档案部门联合编纂的《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丛书,由中华书局正式出版发行。该丛书是《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系列丛书的新成果。
△《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丛书
700 余组调查档案,反映人口伤亡、财产损失
《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丛书共 19 册,其中综合卷 5 册,南京卷 1 册,常州卷 7 册,苏州卷 1 册,南通卷 1 册,镇江卷 3 册,其他地区卷 1 册,收录了江苏省档案馆及南京、常州、苏州、南通、镇江等地国家综合档案馆馆藏的 700 余组(件)江苏和南京地区抗战时期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调查档案。档案形成时间起自 1937 年,迄至 1949 年。
丛书不仅收录了民国时期江苏和南京等地相关档案,还保留了民国时期属于江苏的今上海市部分辖区及安徽萧县等地的相关档案,从不同角度记录了日本法西斯的历史罪恶,真实、客观地反映了侵华日军给江苏人民和长三角其他地区人民造成的重大人口伤亡、财产巨大损失,比较全面、真实、客观地揭露了侵华日军的凶残暴行。
△首都电厂战时被灾损失略情(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人口伤亡、财产损失调查档案实证侵华日军累累罪行
" 人口伤亡调查档案 " 记录了因侵华日军实施各种残暴行径导致的江苏部分地区伤亡及失踪人口情况,还记录了被俘、被捕以及劳工、灾民中的伤亡和失踪人口情况;" 财产损失调查档案 " 则记录了国民政府和江苏部分机关、团体、单位及各行各业、居民个人种种公私财产损失。
其中,南京市档案馆保存的 "1937 年 8 月至 10 月市区遭遇侵华日军敌机空袭所受损害详报表 ",记载了死于敌机轰炸和扫射的平民百姓伤亡名单。名单显示,死者身份不同,既有来自黄冈的学生、涡阳的小贩,也有泰县的皮匠、宁波的铜匠 …… 死亡地点各异,茶馆、浴室、学校等非军事场所均遭到空袭,造成了平民的重大伤亡。
△ 1937 年 12 月 15 日当天,首都电厂工人伤亡调查表。表中备注写到:以上各工人均系敌军侵入南京时用机关枪扫射而死,尸体无处查考,大半均抛入江中,年龄无法查考,所有存册人员皆为敌毁。(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1946 年 3 月 4 日,江苏省金山县善后救济协会致政府的呈文中,记录了当年日军登陆金山卫的一幕。据呈文记载,日军于 1937 年 11 月 5 日 " 从县境南端金山卫海滩登陆,长驱冲入,所向无前,直达县治所在地之朱泾镇,放火焚烧 …… 顿成火海,历三昼夜不息 "。朱泾镇原有住民约 6500 人,上下两塘街原有房屋 3370 余幢。此次袭击,被毁房屋多达 2460 余幢。
这些档案真实地反映了侵华日军在江苏犯下的滔天罪行。
△ 1946 年 1 月《溧阳县死伤人口统计表》(江苏省档案馆馆藏)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系列丛书已出版 89 种 550 余册
《抗战时期江苏和南京地区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档案汇编》全书四色高清印刷,采用影印出版的方式,呈现档案原始面貌,还原历史真相。该丛书是江苏省档案部门积极参与国家级档案编纂重大工程 " 抗日战争档案汇编 " 的重要成果。
2016 年,国家档案局启动并实施《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编纂工程,组织全国各级综合档案馆全面开展馆藏抗日战争档案的梳理、鉴定和汇编工作,分年度影印出版《抗日战争档案汇编》系列丛书。
截至 2023 年 12 月,已出版 89 种 550 余册,收录范围涵盖政治、军事、外交、经济、文化、宣传、教育等多个领域,内容涉及抗日救亡运动,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斗争及抗日根据地建设,日本侵华罪行及日伪反动统治,人口伤亡及财产损失,学校、工厂战时西迁,抗战宣传、兵役、后援、救护、抚恤及设施建设,审判战犯、惩治汉奸等方面。
通讯员 朱芳芳 现代快报 + 记者 刘静妍
(图片来源:江苏省档案馆提供、" 江苏档案 " 微信公众号)
(校对 张静超)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