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文脉 2023-12-11
龙行龘龘,龙辰辰本尊竟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2024 龙年春晚含 " 宝 " 量十足的吉祥物 " 龙辰辰 " 一公布,就登上了热搜。

春晚主题 " 龙行龘龘,欣欣家国 ",也带火了生僻字 " 龘(dá)"。

在《说文解字》中,龙被形容为 " 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 " 的 " 变形金刚 "。

宋朝的画家制定了 " 九似 " 画龙准则。龙的角似鹿,头似驼,眼似兔,项似蛇,腹似蜃,鳞似鲤,爪似鹰,掌似虎,耳似牛。这样一一对照着画,才能画出一条像样的龙来。

龙到底长什么样?

让我们翻开古籍,走进博物馆,去寻龙!

《山海经》里有 14 种龙

根据干支纪年,2024 年是甲辰龙年。

《说文解字》上说:辰,震也。三月,阳气动,雷电振,民农时也。

闪电曲折而细长,且一闪而逝,而龙也行动迅速,身姿矫健。

是不是可以猜测," 龙辰辰 " 的原型就是闪电?

其实,不仅因为龙的形象和闪电神似,龙的出现往往带着电闪雷鸣。于是,古人在看到闪电时,认为天上有一种能呼风唤雨、电闪雷鸣的神灵,并且根据雷声,把它称为龙。

当然,这只是龙原型的众多说法之一。

△《图像山海经不分卷》清康熙刻本

在众多说法中,最有影响的是龙的原型是蛇。中国近代著名的文学家、教育家和思想家闻一多在 20 世纪 40 年代考证,龙图腾的最初原型是蛇图腾。

也有人提出,河马、鳄鱼在龙的形成中起到重要作用,甚至有人提出了 " 猪龙说 "。

△《图像山海经不分卷》清康熙刻本

要想探讨龙的原型,恐怕还得从上古文字中找答案。

在南京图书馆馆藏的《图像山海经不分卷》清康熙刻本中,文脉君看到了这种神秘而灵秀的传奇生物。

△《图像山海经不分卷》清康熙刻本

《山海经》中,有 14 种龙的形象,各有各的特点。比如 " 应龙 " 背生双翅," 虬龙 " 角尖身小," 青龙 " 浑身苍青," 蟠龙 " 身伴祥云 …… 网友们开玩笑说,感觉龙的原型就是一个侏罗纪公园。

△影印明万历本《山海经释义十八卷图一卷》

《山海经》对应龙的描述简短但很震撼,应龙具有超强的战争能力,击杀了蚩尤、夸父这样的强大对手,是黄帝的得力助手,横跨了蚩尤、夸父两个时代,被民众视为雨神而作像求雨。

江苏最早的玉龙,5000 岁

龙是中华民族的象征之一,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龙有着至高无上的地位。古代的帝王甚至将它 " 占为己有 ",作为自己的御用形象,皇帝穿的袍叫龙袍,皇帝坐的椅子叫龙椅,皇帝又自称真龙天子。作为龙的传人,关于龙,我们都知道哪些?

" 龙是农耕社会,人们根据对自然、天文、农时的观察幻化出来的神灵。" 浙江大学艺术与考古学院教授、中国考古学会大运河考古与保护专委会主任林留根说,龙的起源和中华文明的分布传承一致。

△查海堆塑龙

我国已知发现的最早的龙文物是辽宁查海堆塑龙。距今 8000 年前的辽宁阜新查海文化遗址,先民们在聚落中心广场上,用红褐色砾石堆砌成一条长 19.7 米的龙,龙头朝向西南,屈身弓背,呈腾飞状。

△湖北黄梅焦墩遗址

距今 6000 年的湖北黄梅焦墩遗址,先民们用鹅卵石摆出一条 4.5 米长的龙,龙身呈波浪状如同腾云驾雾。

江苏发现的最早的龙文物是一件指甲盖大小的玉龙,距今 5000 多年。它的头部有既长且宽并上翘的吻、一双突出浑圆的眼睛,两只角贴在颈背上,龙身卷曲成一个玉环 ……

△玉龙(常州青城墩遗址出土)

这件玉龙,被认为是长江以南发现的最早玉龙之一,被誉为 " 江南第一龙 "。林留根介绍," 玉龙出土于常州青城墩遗址 71 号墓,被放在墓主的胸前。" 玉龙彰显了墓主的身份,据推测他应该是当时整个族群的掌控者。在当时,玉龙代表神权,拥有玉龙表明自己是神在人间的代理人,自己的权力来自神的授予。

博物馆里各种神奇的龙

故宫博物院的玉龙、辽宁考古博物馆的玉猪龙、三门峡市虢国博物馆藏的龙纹壁、南京博物院藏噬尾玉龙佩 …… 南京博物院正在举办的《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展,聚集了全国最厉害的玉器,在这里,一展看遍中国 5000 多年以来的各种龙文物。

△红山文化 玉龙

故宫博物院的玉龙以一整块黄绿色的闪石玉雕琢而成,整体呈长圆柱形,身体弯成 C 字形,有着优美的虹形曲线。展览策展人、南京博物院研究员左骏介绍,这是 5000 年前的 " 红山文化 " 祭祀玉器,实属中国最早的玉龙,也被称作 " 中华第一玉龙 "。华夏银行的标志,就取材于这件玉龙的形象。

△红山文化 玉猪龙

辽宁考古博物馆的 " 红山文化 " 玉猪龙,猪首蛇身,撅嘴瞪眼,萌萌哒。

南京博物院的噬尾玉龙佩,距今 2000 多年,龙张着大嘴,一口咬在自己的尾巴上。

△西汉新莽 噬尾玉龙佩

除了玉龙,龙在金银器中也很常见。最威严的龙,当属南博馆藏、清乾隆时期《纪绩嘉诚》玉册上雕刻的金龙,腾云驾雾、张牙舞爪,给人一种威压气势。

在苏州博物馆,也收藏着一对金龙。龙首高昂,龙嘴大张,身躯细长,遍身鳞甲,兽足虎尾,姿态轻盈。

△唐 金龙

这对金龙是薄片对折而成的,为什么会是这样的造型?原来,隋唐时期,帝王为祈雨求福,常举行 " 投龙仪式 ",以期金龙驿传,上达九天。

△明 双龙首金镯

在南京市博物馆内,还有一对龙首金镯,扁圆形,镯首两端为锤鍱而成的双龙首,龙须由金丝弯曲而成。龙双眼圆睁,长髯后飘,龙口微启。镯身内嵌红、蓝宝石,也显得更加气宇非凡、奢华之至。

△元 霁蓝釉白龙纹梅瓶

说起龙文物,怎么能少了扬州博物馆的元霁蓝釉白龙纹梅瓶?它是扬州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全世界仅有三件,且只有这件最完美。梅瓶身上,一条白龙正在追赶一颗火焰宝珠。白龙环绕瓶身一周,龙头上仰,双角后翘伸展,龙眼突起,炯炯有神。

龙行龘龘

欣欣家国

甲辰龙即将腾云驾雾

在旭日东升之初奔腾而来

文 | 现代快报 + 记者 胡玉梅 裴诗语

图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部分图片由南京博物院、南京市博物馆、苏州博物馆、扬州博物馆提供

视频摄制 | 现代快报 + 记者 钱念秋 宋经纬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