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咣 ……" 伴随着三声深沉的钟声,和平鸽振翅起飞,翱翔在南京上空。12 月 13 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上,6 位社会各界代表共同撞响和平大钟,久久回荡的钟声表达着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的哀思和对和平的向往与坚守。
△魏巧
第十四届全国人大代表、江苏润果农业发展有限公司企业首席专家魏巧是撞钟代表之一,她说:" 作为新农人代表,参加国家公祭仪式,撞响和平大钟,深感使命重大,责任在肩。我将不忘国耻,与国家共命运。"
2017 年,担任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助理研究员的魏巧与北京大学深研院博士后丈夫孙振中,双双辞去工作,回到江苏,成了数字化大田种植的行家里手。
在魏巧眼中,是国家培养了她," 有国才有家,我深感作为农业人的责任和使命,我将带领更多的新农人,扎根一线,做支农爱农为农的新时代新农人,积极推进乡村振兴战略,我的‘强农梦’矢志不渝,我将带动更多农民,共同发展,共同富裕,作出属于我们这个时代的新农人的表率。"
△鲁照宁
参与撞钟的美籍华人鲁照宁已经是第七次参加国家公祭仪式了,但却是他第一次撞响和平大钟。他说:" 在这个庄严的时刻,撞响和平大钟,有很重要的意义,警示我们不要忘记这段历史,珍爱和平。"
鲁照宁是土生土长的南京人,2004 年 3 月,他第一次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也是从这一年开始,鲁照宁便一直在国外搜集、打捞和南京大屠杀相关的资料、史料和文物,至今已经坚持了 19 年。截至目前,他已经向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捐赠史料超 2600 件(套)。
他说:" 我还会继续努力收集相关资料,让更多人了解这段历史。因为历史证人在逐渐减少,我们有责任继续把历史证据展现在人们面前。"
△卢建林
南京大学医学院附属苏州医院副院长卢建林告诉现代快报记者,这是他第三次来到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 在国家公祭仪式上撞响和平大钟,我的心情很沉重。"
卢建林表示," 作为一名医务工作者,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要以仁心仁术服务大众,不断提高医疗技术能力、提升医疗服务能力,为健康中国建设贡献我自己的力量。"
△郭宏新
" 回荡在耳边雄厚的钟声,是对南京大屠杀死难者、无数抗日先烈的一种告慰,更是警示我们要以史为鉴,珍爱和平。" 中圣集团党委书记郭宏新作为科技企业代表参与撞钟,他表示,科技是和平的捍卫者,科技强、国家强,作为一名科技企业家,深切感受到和平发展来之不易," 我们要牢记使命,扛起责任,我将带领我的企业和员工,脚踏实地地走科技自立自强之路,走国产化的创新之路,为科技强国、制造强国贡献自己的力量。"
△黄飞龙
南京外国语学校高二学生黄飞龙是 6 位撞响和平大钟代表中最年轻的一位。作为 00 后,他在历史课上学习到南京大屠杀惨案这段历史,之后他查了很多资料,对自己生活的这座城市有了进一步的了解,对于南京曾经遭遇过的苦难感到十分悲痛。" 如今我们生活在一个强大的国家,我感到十分骄傲。" 黄飞龙表示,要更加珍惜前辈们用鲜血换来的和平生活,时刻保持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铭记历史、珍爱和平,同时树立远大理想,不断通过学习增长才干。
现代快报 + 记者 黄艳 张然 徐苏宁 卢河燕 徐梦云 / 文 顾炜 刘畅 / 摄
(校对 李凯波 编辑 蒋文嘉)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