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AKER贵阳 2023-12-13
【寻仁迹】两官豪夸海口修路
index_new5.html
../../../zaker_core/zaker_tpl_static/wap/tpl_font3.html

 

清朝晚期,仁怀九仓镇铁匠坪官豪陈焕章与川地佘家坪 ( 属四川古蔺县 ) 官豪王茂山有深密交往。某年,茂山寿诞,焕章带随从一行十余人前往祝寿。一路沿六七十里羊肠小道艰难跋涉,特别是到了笆竹沟至鄢家渡深山峡谷的溪沟里,要左右跳跃小石礅或踩溪水而过,被行人戏称为 " 二十四道脚不干 " 一段就更为难走。

这一带是川黔接壤地,崇山峻岭,层峦迭幛,峡谷沟壑之多之深是天地造就,交通极为闭塞,给这一方百姓黎民带来的无疑是贫穷落后。这条羊肠小道,是川盐川布黔运,解决川黔两地部分山民衣食紧缺的一段旱运捷径。成天数以百计的贫民百姓人背马驮,百姓吃尽苦头,也使一些乡间官绅尝到苦辣味道。

王茂山寿诞之日,热闹非凡,备有美酒佳肴款待为他祝寿的四方名流,乡邻戚族。席间,杯过三巡,酒兴大作,猜拳行令,谈笑风生,好不热闹。此间,陈焕章与同桌作陪的王茂山话题一转,叙及一路行程坎坷和艰辛,两人便夸下海口,王先出言 :" 你陈焕章能修通笆竹沟用石板铺就通往黔地金沙 ( 打鼓新场 ) 的这条路,我王茂山就能修起鄢家渡的大石拱桥。" 陈焕章亦非等闲之辈,不甘示弱,随之允诺,接受挑战。两人当即立下约法 , 许下诺言,力争如愿以偿。这样,陈焕章便立即策马回程,返回故里,马不停蹄四处奔忙,积极筹措修路之事,力求尽量把理想变为现实。

修路之事,陈焕章不仅四处奔走呼号筹措钱粮,雇请能工巧匠,而且自己还捐出数以百计的谷米银两,接着就开山凿石,修筑路面、桥梁。特别在修建黎民禹王宫脚下的一座石桥时,精工细錾,石头扣榫连接拱成。此路从佘家坪修至茅坝石梁坝一带,时达三四年,约 80 里,一律规范为 1 米多宽毛石板路面,完成整条路的百分之七十左右。在修筑笆竹沟至马颈子 ( 渡口处 ) 深险峡谷这段,逢崖凿崖,遇沟壑砌填沟壑,多凭双手,原始办法一钻钻,一石石地搬运砌填,工程的艰辛令人难以想象。

这段路的修通,给川黔这一带的部分百姓互市贸易、川盐等物入黔,改善民众的出行带来了诸多方便。这条路的修通,近 100 多年来一致受到当地及方圆百里民众的称誉。

这条路途中的黎民禹王宫脚石桥竣工通行时,王茂山曾亲临踩桥并赠语 :" 禹王脚下好修桥 , 千年修起万年牢。" 虽是一句违背客观的夸张赠语,但他却给桥以美好的祝愿和寄托。但可叹的是,美好的祝愿成了泡影。不久 , 因受封建迷信的影响,风水先生的指戳愚弄而遭厄运,被当时黎民一地霸武装头目赵清河毁于一旦。

这条路虽已完成了大量工程,终因世事混乱多变,致使鄢家渡桥和整条路面没能如愿得以圆满。这样,陈焕章和王茂山就落得个名成功不就的结局。尽管如此,它毕竟还是一段有口皆碑的史实,给后代子孙留下了难忘而有意义的史话。他俩掷下的赌注两败俱伤 , 最后各丢出 8 石 ( 10 斗为 1 石 ) 地产,以作鄢家渡公渡开销至改革开放前夜。

来源:本文为吴明江口述,吴天琪记录

编辑 邓文盈 /编审 李枫 / 签发 蒲谋

相关文章
评论
没有更多评论了
取消

登录后才可以发布评论哦

打开小程序可以发布评论哦

12 我来说两句…
打开 ZAKER 参与讨论